“2007年,中关村有一批新的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如碧水源公司的污水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占据全国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的70%……”在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工作会议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这样评价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7月,历经6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关村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代表,成为污水处理和废水资源化技术开发领域的冠军。颇有深意的是,碧水源的创始人、董事长文剑平曾经是科技部的一名官员,从政道路上的他从科技部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副主任的位置上辞职下海,创业道路同样一帆风顺,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出国留学圆梦 常思产业报国
文剑平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话却是直来直去,很少绕弯子,如果不是他自己介绍,很难看出他有着长达9年的官员背景。
文剑平1989-1994年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环境处任职,这使他对于环境问题有着切身感受,对于环保技术也有着独特认识。1994-1997年,文剑平到中国国际科学中心任副主任,这一经历又使他有机会接触了很多前沿技术,开阔了眼界。在科技管理部门的从业经历,带给文剑平最大的收获是观念上的转变,他看到了我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性,他的理想也由原来的搞科研变为产业报国,由做科学家变为做企业家。
本着这种想法,1997年,文剑平果断地辞去公职,远赴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选择了市政工程水资源管理专业,而此前,他在国内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分别是林业和生态环境。
缘于国内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经历,文剑平在国外求学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业,关注最多的就是国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因为他的想法很明确,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
2000年悉尼奥运会,悉尼采用了膜技术来处理污水,这对文剑平启发很大。早在科技部任职时,文剑平就发现,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最好的水处理技术,能够把污水变成资源。此时,创业的方向已经在文剑平的心中敲定。博士毕业后,他随即回国开始创业。
文剑平说,办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追求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另一种是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实现人生价值。文剑平选择了后者。他意识到,水资源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选择国家需要的领域创业就有可能做出成绩。
瞄准国家需求 实现人生价值
北京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这几乎人人皆知,但文剑平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把城市污水处理成可再次利用的高品质再生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北京市的“水荒”就可迎刃而解。
本着这种思路,碧水源公司自主开发出核心产品——膜组器。传统的污水处理是把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排放,这样虽然消除了污染,但是白白浪费了很多水资源;而利用膜组器进行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可以作为工业用水甚至景观用水实现再利用。就是这个膜组器,把污水处理厂由工程化变成了产业化,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也摇身一变,成为高品质再生水厂。
在创业之初,受到建造成本高等因素影响, MBR污水资源化技术难以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为此,碧水源选择以示范项目作为市场突破口,建设了北京怀柔再生水厂和北京中环广场中水回用系统。通过这些示范项目,MBR技术得到了市场特别是政府的充分肯定。到2005年,碧水源建设的工程规模逐渐扩大,日处理污水能力由数百吨扩大到数千吨,并且屡次在政府相关项目的招投标中中标,公司实现了跨越发展。目前,碧水源已经相继承建了国家大剧院水处理系统、引温济潮奥运配套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龙形水系自然水景工程等重大工程。
就在市场前景看好、公司发展如日中天时,碧水源又再接再厉研发高抗污性、低能耗的新一代膜组器,并使其有更好的性价比。文剑平有着自己的想法:“有污水的地方就需要MBR技术,我要让有需要的地方就要用得起MBR技术。”文剑平的梦想是在2年之内让MBR技术在全国普及,惠及更多人。这与他最初的创业目标一致——瞄准国家需求,实现人生价值。“创业不只是为了赚钱,我要做出点事来。”文剑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