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小沈阳营销观察
据新京报报道,去年10月,小肠陈、爆肚冯、年糕钱、豆腐脑白、奶酪魏、茶汤李、羊头马、瑞宾楼褡裢火烧……这些令老北京人备感亲切的老字号小吃高调回到大栅栏。可是没想到大半年后,他们各奔东西,接连逃离。前门大街尚存的两家经营传统老字号小吃城,一家改弦更张,一家有20多个档口现在只剩下一个老字号苦苦支撑。
为什么?很简单,没钱赚!没有见到钱还跑的企业,不赚钱不撤是傻子。
但是为什么不赚钱?
传统北京小吃一直深受北京人喜爱,让外埠人向往,在有着老北京传统的前门地区竟然坚持不下去了,这里深层次原因是,错位!
传统意义的小吃已经不适合开在前门地区,或者说,如果想在前门地区做小吃生意,传统的北京小吃必须改革升级!
什么是北京小吃?一位北京老辈儿人的话揭了老底,那是过去穷人吃的东西!
可不是吗,炒肝呀、爆肚呀,全是当年吃不起大鱼大肉的人吃的东西,是街边小店和流动摊贩卖的东西。原料贱,价钱低,不上讲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有钱人吃的全反过来了,啃窝头,咽野菜……老北京小吃也跟着受宠起来。
受宠是受宠,消费者从来没有把它当碟菜,只是吃着玩。所以,老北京小吃也就至今上不了正席。本来嘛,它就不是上正席的东西。我们常常看着顾客端着碗站着吃,三五块尝个鲜儿,十多块吃个肚圆。
当老前门经过大改造焕然一新,从老旧城变成了现代化的步行街,这店面的身价翻了几番。可是老北京小吃没有与时俱进,几十年如一日固守着原生态,食品还是那些杂碎零食,价格却没有办法跟着房价想涨就涨,原地拔葱式的涨价就更没有人吃了。
老北京小吃要想活下来,路子无非两条,这两条都是改变自己。因为你改变不了外界条件,改变不了别人,只有改变自己。
第一条,将自己改变成便民式的、有特色的快餐连锁小店。还用老字号做店的名头,但是不止卖特色小吃,还卖家常饭菜。就像北京的“禾谷园”,但是比“禾谷园”多了特色。
北京早餐是各大城市中最不讲究的,甚至严重到根本无地方可吃,在北京吃早餐几乎全是在路边解决。如果有老字号特色小店定位在早餐和特色小吃(当然中餐晚餐也-爱华网-营业),开在北京的生活区,北京人的早餐问题解决了,特色小吃也找到了生存伴侣。
第二条,将自己升级为奢侈品,以特色小吃为招牌,将老北京特色小吃精致化、极致化,并以北京宫廷大餐为依托,以名贵讲究地形式向顾客呈现出来。这个定位是面向外国朋友、外地朋友和中高收入阶层的,这方面要学习川菜中的俏江南。
全聚德为什么在前门地区能够撑得住?现在青云阁小吃城,在经营传统小吃的同时也经营鱼翅这样高档的食品,虽然定位很不明确,但不也正说明了问题?
原生态老北京小吃,没有改革没有升级,直接进入高档场所,想提价提不上去aihuau.com,干耗又耗不起,不跑还等什么?前门地区已经改造完成了,原生态小吃已经不适合呆在这个地方,走了的想回来也行,起码要像“小沈阳”一样,卖“苏格兰”打卤面,没准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