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成功关键:卓有成效的仿效



  当今世界上,有运动场的地方必有耐克鞋。30多年来,耐克鞋在全球畅销不衰。然而,这家小作坊起家的公司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上,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像的艰难和奇迹,他们独到的模仿与虚拟经营策略也极具传奇色彩。

  1000美元起家

  菲尔·奈特是一位技术平庸的1英里赛跑运动员,鲍尔曼是俄勒冈大学的体育教师,对运动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1964年,鲍尔曼和奈特合伙,每人拿出500美元开办制鞋公司。鲍尔曼依据自己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的经验,精心设计出了田径运动鞋的图样。当他拿着图样找了多家制鞋商后,得到的回答几乎相同:“我们不想教你怎样当教练,你也别来教我们怎样制鞋。”鲍尔曼碰了钉子后并没有灰心,毅然当起了鞋匠。他走出学校,走进工厂拜制鞋工人为师,到街头请教补鞋匠,白天教学,夜幕降临之后便开始投入对运动鞋的研究。无数个不眠之夜,失败了又重来,终于在一次运动会上,鲍尔曼的学生穿上了由他亲自制作的样子虽难看,但却轻巧舒适的运动鞋,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藏在地窖里的精品鲍尔曼和奈特在街边销售他们的鞋子,便利店、中学的田径场和超市的停车场都是他们摆摊的地方。一批批鞋子生产出来,为了节约租用库房的开支,成品鞋一直放在奈特岳父家的地窖里。谁知,就是靠着街头叫卖,一年竟然销售了8000美元。

  1972年,他们给这种鞋取名叫耐克,名字依照希腊胜利之神而取。同时他们还发明出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简单的标识像是一个精彩的对勾,极为醒目、独特,每件耐克公司制品上都有这种标记。

  奥运会上受重创

  1976年的奥运会上,红了眼的制鞋商们不惜用大把的美元争取让各国选手穿上自己的运动鞋。耐克公司由于资金实力有限,他们争取到的惟一一个运动员在进入赛场的前一分钟脱下了耐克鞋。那一天,耐克公司的全体员工关上了电视和日光灯,全公司在黑暗中度过了永远难忘的一个夜晚。沉重的精神打击使奈特一蹶不振,卧床八九天。在挫折面前,鲍尔曼挺直腰杆给全公司员工做了一次“一切为了运动员”的企业理念演说,之后,他将公司的经营工作交给奈特,自己开始专心致力于运动鞋的研究和改进。他几乎走遍了美国所有的运动场,从不放过任何体育比赛的机会,收集运动员对运动鞋的意见。无数次试制,无数次改进,无数次试穿,直到运动员满意为止,耐克鞋的新产品不断问世,在运动场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打破产品组合观念

 耐克成功关键:卓有成效的仿效
  很早以前,耐克公司就开始重视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工作。公司致力于寻求更轻、更软的跑鞋。他们雇用了将近100名科技人员专门从事研究工作,公司还成立了研究委员会和顾客委员会,这些人定期与公司见面,审核各种设计方案、材料,改进运动鞋的设计。1980年,公司用于产品研究、开发和试验方面的费用约为250万美元,1981年的预算将近400万美元。对于鞋子这样非常普通的物品,进行如此重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可谓是空前绝后了。只见品牌不见工厂,耐克公司实施着对制鞋业而言极为有效的市场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是:集中力量试验和开发更好的跑鞋;为吸引鞋市上各方面的消费者而扩大生产线;发明出印在全部产品上的、可被立刻辨认出来的明显标志;利用著名运动员和重大体育比赛展示产品的使用情况,甚至把大部分生产任务承包给劳动力廉价的亚洲工厂。

  耐克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卓有成效的仿效。就跑鞋市场来说,长期以来阿迪达斯公司所施行的市场战略,是生产型号多样的鞋,在重大体育竞赛中让运动员穿用带有公司标志的产品,不断使产品更新换代。耐克公司把这一操作方法拿来,就等于在企业成长中掌握了现成的经营方法,也就是抄了一条近路,使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27477.html

更多阅读

创业企业的成功关键:人

 创业公司管理的实质,就是要用一大批并不完美的中层团队去创造高效率的执行结果。提起“人”这个话题,感觉要说的特别多,而又不知从何说起。    先说说创业伙伴吧,如果有几个互补的、优秀的伙伴,创业企业基本就可以安全度过早期阶段

耐克中超合同 鞋业巨头耐克“抄底”中超的秘密

 中超终于有了新的靠山。在一份长达十年的合约中,耐克承诺总共将向中国足协提供超过两亿美元的赞助。   现在等待的就是4家与其他品牌已经签约的俱乐部和对方协商2010年事宜。只要这些品牌同意在2010年不再优先和这些俱乐部续约,

服装销售不成功案例 必知 服装销售人员的10个成功关键

服装销售人员的工作是要找出具体销售工作中致胜的关键。只有找到销售致胜的关键,服装销售人员才能够有的放矢。    世界上最顶尖的优秀业务人员曾总结出10个成功的关键:明确的目标、健康的身心、极强的开发顾客的能力、自信、专

李宁和耐克的鞋码 李宁杀入耐克后院,能否成功?

       美国《每日财经》2010年1月5日文章:李宁杀入耐克后院,能取得成功吗?       中国运动鞋制造商“李宁”的商标不一定会让人想起那个熟悉的“swoosh”(耐克的商标,意味嗖的一声),不过它不可能不被拿来与耐克相比较:这家专

耐克签约球星 鞋企耐克球星营销手段带来的启示

   耐克除了利用产品科技含量为营销奠定良好基础外,其产品设计也尽量贴近体育明星的个性和风格。       很多中国体育用品公司也与明星合作,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并不多见。在勒布朗。詹姆斯的宣传广告片中,他鼓励年轻的

声明:《耐克成功关键:卓有成效的仿效》为网友陌夜痴人痴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