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名牌够不着的地方:名牌被遮蔽的尴尬困境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来这里要干什么?以前做过什么?影视里常出现的“失忆”现象往往也能在县乡镇村三、四级市场中找到影子,通常扮演“失忆者”的大多数是中外名牌,名牌丧失记忆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受到了“乡土杂牌”的强烈撞击或刺激,从而导致“名牌神经中枢病变”——“脑坏死”变成“植物名牌”有名无实,而此时乡土杂牌军纷纷乘虚而入、借尸还魂,附在名牌身上“寄生”!而最终的结局是上演“二人转”或“二传手”,即“城市名气+乡土牌子”=“农村名牌”,说白了,也有名牌够不着的地方,那就是农村市场,这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耿耿于怀的多年之痒!名牌被遮蔽了!这尴尬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一、小农意识、实在消费 常言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方式决定消费习性,山里人不论贫或富,消费大都讲究经济实惠、经久耐用,实用第一、牌子第二!在他们看来,价昂质高的名牌消费是城里人的专利,而他们只认准当地便宜的同类产品,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去考虑使用的后果,买了再说、用了再说,过得去就行了!总之就是不愿多掏钱买贵东西,他们欣赏名牌,却不使用名牌。就算出于满足虚荣,他们也只会选用与名牌沾点边的“仿名牌或假名牌”。他们讲究产品的物理功用,而至于心理需要、社会层面上的因素他们都不看重。他们推崇“回到事物本身看事物”简单的消费观念,一切围绕功用来消费,注重内核、不重外壳,把包装、品牌形象力丢在一边。而不象城里人那种另类的由表及里爱屋及乌的“傻瓜消费”——先挑选打广告打得最凶的所谓名牌,然后精挑细选最后决定购买,他们往往带着期待视野,认为一旦选准了名牌,质量、服务等等一切都有保障,而乡下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务实消费”理所当然。 二、广告名牌、难得民心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白菜,各有所好!用来形容城乡名牌观的冲突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乡下人都讲口碑,就算地道乡下生产的产品,只要用过的人都说好,那么它就是好的!是乡下的名牌,而广告堆砌起来的牌子,不管其名气如何大,终究难于入乡随俗。另者,乡下人都有重众心理,他们都有一个“消费标杆”,消费档次、购买水平与亲朋好友或街坊邻居必须保持一致,大家买啥他们就买啥!根本不去攀风附雅向都市人看齐,这是乡村特有的“消费亚文化圈”给他们施加的无形压力,他们深知:只要周围同伴不认可,凤凰都会变成乌鸡,名不名牌乡下人才不吃那一套!特别是那些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新潮前卫的乡下人尝试使用“名牌”后的“感受”或“意见”,更是左右“名牌”的生死去留,倘若试用者说名牌“不砸地”,那么名牌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周遭的乡下人就会抵制它,并得出这样的消费结论:名牌贵过别的牌子,只此而已,“有钱都不买广告名牌”的意识在其心间潜生暗长;就算“新潮一族”给“名牌”下“真有两下”的论断,名牌由于价高还是难于普及,乡下人只能“望价兴叹”,名牌始终难入老百姓家里。此外乡下人还会流传这样的消费观念:精打细算过家家,竟相攀比谁的价格低,而不是牌子!只要买的同类产品比别人的便宜,自身就算会当家,而买贵了就被视为不够精明!因此宁愿买对的不买贵的!致使广告名牌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而口碑宣传的民间品牌却大行其道、深入民心!
三、营销蹭车、借力打力 就象二战后的日本“技术蹭车”那样诡,专门瞄准欧美国家技术的空白、细节疏漏进行技术改进、工艺创新、体系完善,然后申请专利,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他们决不会去发明一个轮子,但他们却会在别人制造的千万个不完美的轮子上“动刀”大做文章、画龙点睛!而县乡镇村“山寨工厂”生产的“杂牌”却精通“营销蹭车”,以假乱真李鬼打李逵,耍迷踪拳专点名牌的死穴,你家乐福名气大,我就开间喜乐福;安吉尔象天使般洋气十足,我就开挖乡下的安吉纯饮用水;擦汗用维达,我就出个维洁纸巾;洗发水有诗芬,我就弄个诗春洗头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营销蹭车”,多快好省、省力省心,你打广告,我做市场!你要名气,我求利益!你到哪我跟到哪,目的只有一个:“双龙会”混淆视听让消费者误以为“同属一个”,只要咬定青山不松口看你名牌哪里走!这种“藤绕大树”的寄生方式让名牌哭笑不得,它不同“假冒猥劣”厂商来得那样直接,容易定性,只消一场打假运动便可端掉它,它们往往有合法的身份,只不过是巧妙地打擦边球搭顺风车而已,你拿它们没办法。正是如此,登陆农村市场的名牌往往被它们纠缠得喘不过气来,最终被侵蚀得只剩下躯壳。 四、乡土名牌、登堂入室 相对“营销蹭车”而言,一些有志向抱负的厂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打造乡土品牌,它们利用“小米加步枪”(低廉的生产成本、廉价的劳动力、微乎其微的通路费)抵御名牌的入侵,它们采用快捷的直销方式,挨家挨户倾销,必要时花少量的钱做做广告,让自己的名气大起来。前些年风靡中国乡村的奇声家庭影院就是土生土长的名牌(位于东莞某镇),定位农村市场的奇声电子,狂飙突进,很有坚壁清野舍我其谁的气概,不让健伍、先锋等名牌进村。在飞速强占农村市场的同时,奇声也善于利用广告这把利刃铸造品牌,它从一开始就请来了亲和力极强的搞笑巨星陈佩斯作为形象代言人,横扫千家万户。但最终也许是扎根农村扎得太深出不来,也许是市场定位超前,农民的音乐细胞培养速度赛不过市场扩张的速度,也许是没能扭转农民的欣赏习惯:电磁冲击波往往抵不上高山流水、百鸟朝凤的天籁之音等等诸多因素而偃旗息鼓,但从它们这类“山里红”身上我们的确看到了一些乡镇企业树品牌创名牌的意识,同时我们还发现有一些乡镇企业具有“井水不犯河水”、“你进来,我出去”交换场地、“我出不去,你就别想进来”的独霸一方占山为王的排他心理。但最终由于乡土名牌缺乏战略规划、科研力量薄弱,普遍缺少造血、补氧,在三、四级市场独领风骚三五年后就俏然无声了! 五、渠道建设、进退为谷 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电影《红河谷》相信大家都看过,作为殖民统治者的东印度公司虽然一时象征性地占据了西藏,却无法获得牢固的统治权,为啥?因为西藏幅员太辽阔,根本管不过来!处于二三级的县乡镇村市场也同样,易攻难守!名牌拥有者都意识到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亟待开挖,但往往无从下手,是“空对空”广告狂炸?还是“地对地”以点带面渠道遍地开花?抑或“空对地”广告+渠道展开立体攻势?还是广告渠道轮换着上场,刚开始扔广告,而后建渠道,再其后拆炉灶撤退?还是委托第三方———当地的“地头蛇”,作为名牌的“伪军”帮助铺设据点控制渠道?很多外资品牌都有“鬼子进村”疯狂掠夺的心态,先确立某个“据点”空投一轮广告炸弹后,立马命令一支小分队入村搜刮战利品,然后撤退。然后再确立下一个“据点”,如此循环往复。而本土都市的名牌很有围剿农村的野心和抱负,步步为营、精耕细作、席卷八荒,导致据点激增、战线骤长、兵员匮乏、资金透支,最终不得不打退堂鼓。而乡村的“山里红”时不时采取“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攻略侵扰都市品牌的大本营,这也是洋名牌、大品牌无法安心开拓农村市场的原因之一吧! 六、变味传销、鬼子进村 前段时间被查封的广西“玛雅”公司就是一个典型,采用“利欲熏心”术,借“分红”的障眼手段对乡下人进行麻醉,开展变相传销,乡里人只要掏288元买一瓶劣质的植物营养液就能坐在家中等分红了,开始第一个月分回一百多元,一年后就能获利一万九千多元,天上掉馅饼大家争着吃(殊不知馅饼背后是陷阱),利字当头,谁不动心?非法传销机构往往抓住部分农民“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心理,他们勾结地下工厂生产“点金石”,大量兜售假冒猥劣产品,他们深知“一石二鸟”的微妙,农民既是产品的宣传者又是消费者,借助民间口碑宣传一传十、十传百,杂牌很快就变成名牌,而他们的钱袋也会旋即胀鼓。据好友介绍,他认识的某位在农村待了10年,走遍全国600多座县城乡镇,深谙农村市场规律的“营销高手”,正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他的手段更为高明,采用“天地人”网合一,电子网络+传统渠道的方式进行,“天”即电子商务(通过开办一家网站来实现)、“地”(上中下游合作渠道,即包括工厂、经销商、士多店等)、“人”,黄土地上大量富余廉价的劳动力。他先与全国各地的“山寨厂”签定战略联盟,工厂出产品他负责宣传包销,据说他合作的工厂已经生产出了好几种类似安利的营养品,正打算暗地里推向农村市场,渠道铺设主要来自对县乡镇千万家的“士多店”、“杂货店”的改造,“改造”完毕后让其加盟成为他的连锁店,陈列兜售他的一系列产品!市场主要由“人”构成,销售也通过“人”促成,即在全国各地的据点廉价聘用一批劳工,培训后便由他们去发展下线,队伍滚雪球般壮大,劳工的利益驱动主要靠累计优惠返利,发展的下线越多,获利越丰厚。而且,更令人叫绝的是,普通的商品购买者也有望成为“分红者”,买得越多,获利越丰,类似玛雅一些传销公司的举措。岂有此理?买东西还能分红获利,名牌产品你能做得到吗?何况还不知有多少非邪非正的商家正在打农村市场的歪主意呢?有这么多巧立名目的小鬼、大鬼进村挡道,名牌的“乡村之旅”怎能畅通无阻? 总之,在这鱼龙混杂、短兵相接的农村市场里,正儿八经的名牌到底能分到几杯羹,谁也说不清!那么对于上述“尴尬”,名牌商是不是只能束手无策?其实未必! 对策一:脚踏实地、打牢基础:许多名牌之所以在农村市场没户口,主要是未能获得实际的市场权力、渠道渗透力较弱、营销创新不强,它们都很狂燥,冒然跃进追求速度讲求规模,另者,他们没在资金、人力、物力、管理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调适。三株药业之所以能响彻大江南北,这与它不愠不火脚踏实地、精耕细作,省、地、市、县、乡、镇、村一级一级市场开发不无关系,在建设实在的自有渠道的同时,三株还随需应变,进行各项营销创新,通过传单、活动、专题等形式接触民众,支持各项公益,进行品牌渗透,铸造有生命力的品牌,最终创造了“神话”。不论成与败,三株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渠道必须牢牢地操控在自己的手中,必须在农村市场生根成长。现在有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展了来势凶凶的新一轮“掘地三尺”的乡镇革命,据媒体报道,家电大鳄TCL斥资2亿元计划三年内开设3000家“幸福树电器连锁”店,主要面向农村为主的三四级市场。实际上TCL早在1998年就针对农村三四级市场启动了一个千店计划,即在全国城乡开1000家专卖店。通过7年的摸索发展为TCL在三、四级市场开店打下了良好的渠道基础和群众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此同时,美的也斥资1亿建立万家网点,今年4月,美的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宣布:全面启动“乡镇空调普及革命”,攻占中国三、四级市场。志高也不甘示弱,斥资1.5亿打造千家样板店。就连技术先导型的海信也把地县级城市销量增长10%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看来,城市包围农村的风暴旋即刮起,市场逐鹿再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对策二:亲民路线、入乡随俗:真正的名牌不一定就非得贵(广告堆砌起来的名牌肯定便宜不下来),特别是上山下乡后,千万不能用城里人的消费习惯来要求乡下人,一定要尊重乡下人的消费习性,多生产些经济实惠、经久耐用的商品,万万不可高姿态摆架子,拒老百姓千里之外。另者,多挖掘好的农村素材,进行广告创意,决不能千篇一律地把城市文化硬塞给农民,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营销活动,接触民众、了解其需求。 这方面,我国酒生产企业就做到了家,如五粮液、剑南春、红星二锅头等厂家都推出了几元、十几元一支的杯装酒、瓶装酒。就连素来高姿态的洋品牌可口可乐也一改常态,在包装上融进了许多农村土著的元素,很受乡下人欢迎! 对策三:群众中来、群众中去:商家一定要研究吃透农村市场,彻底了解农民的需求,不能把城里人的需求当成乡下人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消费比重还是集中在衣食住行方面,而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其他需求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蛰伏,因此商家应该分析研究大部分农民的消费需求及其比例,了解群众疾苦,开发一些与其日常生活、劳作密切相关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切实为民办实事。感同身受,攻心为上方能赢得农村市场。 对策四:打假护牌、提升美誉:加大打击假冒猥劣的力度,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特别是对那些攀附寄生在名牌身上容易让人误解的合法牌子,更是不能姑息养奸,一定要启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的驰名商标,让李鬼无处藏身!同时,积极投身农村的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美誉度!
更多阅读
不死的老兵,邓肯加内特的十年经典对决 加内特和邓肯
曾经有人问我,篮球是什么?我曰:“江湖。”江湖就是血腥打斗,江湖就是刀光剑影,江湖就是侠义豪客,江湖就是一切传奇。在美职篮这块小江湖上,每天都诞生着无数的传奇,都能涌现出大量的青年才俊,但与此同时,每天也有这么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或许已经
都有哪些说不出口的分手理由? 请给我一个分手的理由
俗话说:就算死,也要死个明白。提出分手了,总要给恋人一个分手的理由吧?这是起码的礼貌;但是,就有些人和恋人分手了,连分手的理由都不给。本博主本月就遇到过两例:恋爱的时间都不短,分别是两年和四年,各自的男友突然提出了分手,却都没给出分手
英语学不会吗——一个失败者的经验 有英语学不会的人么
中国陷入英语热至少有30年。上千上万的人投入大量精力学英语,但是往往毫无结果:他们照样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推进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位英语专业出身的编辑私下对我抱怨:大学所学的语言技能工作时用不上,几年就荒废了。早知如此,当初
如何解决燃气灶小火正常外圈大火点不着的问题 老板燃气灶外圈不着火
燃气灶小火正常,不能点燃外圈大火,轻轻的吹口气,外圈燃烧也正常,说明:燃气正常、点火正常,怀疑:1、可能是外圈炉头盖的气孔堵塞(特别是外圈炉头盖的向内气孔或引火槽),
街头篮球15项能力,肯定有你所不知道的 街头篮球永久能力装
前言:关于能力的贴非常的多,我这篇相关的贴子与众不同,我阐述了一些颇有争议的能力,并给出我的解释,然后纠正一些非常荒谬的观点,抛块砖出去,不奢望引出玉来,也请大家给些支持。喷,请轻喷!基础能力:跑跳抗----------鞋子防守能力:板冒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