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热点。低碳生活也慢慢由概念逐步进入寻常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有人节水、节电、节气,有人自备环保筷子、环保袋……但近日,许多行业、企业都在讨论“低碳经济”, 却一哄而上,全部是低碳企业了,甚至有部分人投机取巧说自己就是“低碳先锋”。
笔者认为这就中国人常犯的浮躁病。一哄而上,似是而非,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如果什么都低碳,那就等于没有低碳,就会泛滥成灾。所以,我们要正本清源,要回归理性。低碳也好,高碳也好,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这是东方的养生哲学,也是中国人的哲学。从哲学意义看,西方是以人为本,但是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高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
低碳首先减少气体排放,与绿色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相关联。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命的质量,生活的质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赶时髦,不管是否合适,拿过来就穿,如果这样就与过去“暴发户”一样,赚了一点钱,看城里人都穿着西服,他也穿着西服,完了服务员跟他讲光穿西服还不行,还要打领带,他就买领带,光打领带还不行了,说要穿皮鞋,他又穿皮鞋,穿完皮鞋还要理发型,这就是“暴发户”的“西服效应”。
现在低碳已经来了,流行性的“西服效应”也已经产生了,但是我们要从“西服效应”转为“荷花定律”。什么叫荷花定律?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要真正的理解低碳。第一是我们的价值观,就是不能因为是时髦,我们就赶时髦。不能因为时尚我们就追时尚,我们要高尚,而不是时尚,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不管是热点还是冷门,只要对环境有利我们就去做。第二我们要从源头开始做起,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从从采购、设计、生产、消费观念的引导,形成这样的一个评价指标,构成一个真正的低碳标准。而现在的-爱华网-低碳市场有点乱,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就是像我一位朋友讲的——“低碳变成地摊”了。表现为集体的盲目与盲从,企业一哄而上,全部是低碳企业了;产业一哄而上,变成低碳产业了;政府一哄而上,变成低碳政府了,然后就是个人也变成低碳达人了。但是搞笑的是有的人,一边大谈低碳,另一边就又抽烟,又喝酒,又开名车,住豪宅,这是高碳。环保专家给这些投机分子一个绰号叫“绿漂”。我们不要做绿漂,我们要做绿票,即绿色的票友,把行为中的“水份”挤掉,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爱好者、低碳践行者、环保先行者。纸要二面用,马桶加块砖,随手关灯,少用空调等,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集小成大。
作为一家企业,如果要做到低碳,最起码有五个环节——原料采购,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品牌推广、绿色采购,要做到有所改变。比如我们就举指甲钳来谈,指甲钳什么都没有改变,根本就什么都没动,就挂了牌子,贴个标签,就说是低碳,行吗?最起码你要动一下,原材料要变一下,这个工艺要改一下,哪怕做的低级一点,总之要改变。什么都没变,什么都没动,就变了一个名称,这个是不对的。但是aihuau.com现在大部分企业只是在品牌推广上挂了个“低碳牌”,其他的四个环节都没动,这就是泛滥成灾,如果动了三个,哪怕做的差一点,也比光说不练好一些。
低碳来了,低碳火了,但是在这股热潮中也带来一些混乱,如果不能在浪潮来临时筑好堤坝,任意泛滥,就会沙泥俱下。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给低碳热泼一点冷水,让大家清醒一下,做一个真正的低碳倡导者,建设者,反对低碳的假冒伪劣分子,反对低碳投机分子,这样低碳经济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