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外贸原单尾货服装 库存服装尾货蕴藏大的商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570740816089.jpeg)
我国库存及闲置物资总量超过3万亿元,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但盘活的总量每年仅有100亿元。由于这一领域还缺乏更多的商业主体,大量库存品并没有被盘活。库存服装尾货蕴藏大的商机!在我省,一些企业已提前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 搜索国内比较重要的经营库存商品的网站,其中不少就是浙江企业办的。比如中国库存网、浙江库存网等都有相当高的人气。总部设在杭州的阿里巴巴更是把库存商品作为重要的交易门类,上面要求采购和供应库存商品的信息多达19000多条,其中大约有五分之一是出自浙江企业。在商品流通业发达的义乌,还一下子冒出了好几家专营库存品买卖的企业。有人初步统计,义乌至少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在从事着库存品买卖。 由于产品转型、经营不善或者流转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多多少少会有些库存品。据省统计局最新快报数据,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达1007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企业的库存也达237亿元。这些企业单凭自己很难消化庞大的库存量,如果有企业能够包销他们的库存,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记者发现,供应库存品的浙江企业比起采购库存品的企业要多得多。由于加工量较大,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往往是采购库存商品的重要地区。 一年多前开始在义乌做库存品买卖的黄慎君,现在一点也不担心卖家,他说,库存货“越多越好”。箱包、工艺品、服装之类的库存品一个月有好几个集装箱从他这儿出去,他在义乌租用的仓库就有好几个。据他介绍,这些库存货来自广东、福建等地,价格只有原价的五六折左右。因为浙江的销售渠道多,很多货受到吸引都流过来,但一般都是几千上万件的打包卖,中东、非洲的客商都非常需要,有时也有国内客户光顾,卖到购买力相对低一点的中西部或农村市场。国内最早经营库存品之一的中国库存网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经营的服装、电子类产品很多来自省内的外贸余单,价格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库存商品相关的旧货或处理品,其实也有不小的市场。浙江旧货流通业协会会长汤继水说,省内一些旧货交易市场中约有二三成是库存货,如库存家电,虽然款式过时,但基本功能并不差;其他还有一些是二手货,如棉被、家具等,颇受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者的欢迎。像杭州旧货市场一年的交易量在亿元以上,连一些价格便宜的新货也愿意在这里出售。 记者了解到,不少流通企业已十分看好经营库存商品这个新行业,反倒是一些生产企业,由于没有及时处理库存,不但积压了相当多的资金,而且占用仓库成了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