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经营团队的反复无常,管理者的变幻,势必会引起经营思路的无常,这样就很容易把品牌和企业引向了深渊。 顺便说一说我与健力宝和娃哈哈曾经的故事,我一直关注这两个企业,1994年年底,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分别写信给宗庆后和李经纬,说出了自己对于两个企业的担心,当时宗庆后让开发部的人员给我回了信,谈到了娃哈哈下一步的计划,并且热诚感谢我的关心。而给李经纬的信则石沉大海,也许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财经时报》:中国曾经涌现过无数优秀的品牌,但真正成长起来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说,这是中国品牌过于短视造成的,您觉得呢? 李玉国:简单的把品牌失败归结于短视是片面的,因为品牌的塑造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客观地讲,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品牌,但是大部分没有逃脱倒下去的厄运,这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A.缺少系统的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的理论体系支撑,因此虽然品牌通过广告的手段建立起来了,但是缺少发展后劲。 B.创始人和经营者头脑发热,过于乐观,以至于让自己栽了跟头,中国市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时间非常短,昨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的成功,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只有自我否定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胎换骨和持续发展,这也是品牌跨位所必须的。 C.缺少品牌必须的专注精神,蒙牛的董事长牛根生说一生只做一件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中国企业家缺少专注,这样也就把原先的品牌引向了灾难。 D.品牌的经营者和所有者要责权利分明,不明朗的产权关系对于品牌很多时候是一场灾难,这话不断被验证着。 《财经时报》:从健力宝这一案例上,中国的企业在运作品牌方面应当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 李玉国:第一:品牌的所有权归属要明确,并且要稳定长久,不能频繁变更;第二:品牌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善于否定自己,否则只会让自己落后于竞争对手;第三:品牌的经营者应该受到重视和尊重,并且应该享受到品牌经营的成果;第四:政府过多地干涉企业的运营,很多时候会对企业和品牌的发展造成伤害和不利影响。

健力宝大事记 1984年6月健力宝诞生 1985年7月26日健力宝饮料被评为首届全国最佳运动饮料 1986年11月5日健力宝获全国运动饮料评比第一名 1987年4月10日广东运动饮料有限公司改名为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 1988年组建改名为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 1991年9月为第七届全运会赞助300万元,并被指定为运动会 专用饮料。这一年健力宝饮料厂在全国饮料企业中,产量、利税上排名第一 1993年6月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评为“1992年中国500家大型工业企业”之一,排列165位 1995年8月健力宝系列饮料获95年中国轻工产品(饮料)排行榜中饮料类的首位 2000年1月健力宝列入国家重点企业 2001年6月健力宝集团以4540万元收购了广东国信所占公司的15%股权。至始,健力宝饮料公司已占有75%的股权 2002年1月15日浙江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收购健力宝签字仪式在健力宝山庄举行,健力宝集团由国有转民营 2004年11月16日健力宝集团与北京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的收购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汇中天恒直接拥有健力宝集团68%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6年董事长张海被佛山公安局拘留 2007年2月健力宝出售国有股权,自此,健力宝完全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