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渠道建设不仅是企业营销组织的优化改造,更是考核激励机制的创新。改革涉及面大,带来的思想冲击大,工作必须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渠道研究:渠道建设的五大要点](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511978529615.jpeg)
首先,转变员工观念,增强改革意识。营销渠道建设对原有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进行了重组,对管理者水平、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施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阻力。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员工尤其是管理者端正认识,积极投身改革,自觉提高素质以适应发展需要。 其次,细分用户市场,找准发展方向。要尽可能细分市场,准确划分责任。摸清市场和用户需求,开展拉网式城乡市场调查。充分调动全市社区经理、农村员工和代办人员调查走访客户,形成基本用户数据,摸清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合理划分社区板块和农村统包区及针对性营销奠定基础。 第三,强化技术支撑,进行科学管理。营销服务渠道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为及时掌握市场的一举一动,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营维合一”计算机管理软件,方便查询到营维社区固定电话、宽带号线资料、用户构成、消费情况、当月收入变化及欠费数据,为个性化服务和上门清欠提供条件,也利于社区经理间的评比竞赛和考核兑现。 第四,严格考核兑现,规范统一动作。科学的绩效考核是营销渠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突出针对性,发挥创造性和务实性,在建立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可采取多种营销策略,如社区经理制可实行百分制考核加计件考核。农村统包人员酬金标准可按山区平原和业务量大小分定,开办条件较差的采取“保底制”,条件较好的采取“计分制”,主要考核增量增收,以激发代办人员的营销热情。大客户经理80%的收入与大客户消费情况挂钩,以遏制大客户的流失。 第五,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保证营销渠道的健康发展,必须分批对社区经理进行上岗培训、考核,淘汰不合格人员。对社区经理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形象设计,统一着装、佩牌,统一基础资料。对农村统包网点门面布置和上墙内容实行标准化管理,树立企业在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形象。 除此之外,营业厅作为电信企业的经营服务窗口,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消费习惯的影响,营业厅仍将是服务客户的重要渠道,因此要发挥营业厅的推广窗口作用,对业务、产品和其他渠道的服务进行推介,同时要统一标准、改善服务,在条件允许的营业厅设立针对商业客户的专门窗口。 同时,社会渠道是电信企业四个营销服务渠道体系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通信消费需求并大大提高有效市场覆盖率。要积极拓展社会渠道,采取代理方式、分销方式、合作方式,加强对社会渠道的控制和管理,注意选择信誉好并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单位作为代理、分销或合作的伙伴。此外,注重培养部门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渠道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内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各部门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发扬团队精神,为前台营销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