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作为后危机时代的第一个年份,很多事情是始料未及的,通货紧缩并未如期而至,相反,由于央行的流动性“出笼”,全国上下的通货膨胀预期推高了资产价格。经济模式非但没有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移,反而因“保值”驱动而进一步扑向资本市场。百货业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佳绩,然而,一个隐隐的不详在大家的心头挥之不去。一年来,盘算一下,赚了流水,但是利润确下滑巨大,供应商方面也是怨声载道。这种顺利总是让业内人士觉得不那么踏实。与此同时,来自行业内和行业外的竞争似乎迫在眉睫,无形的压力也拥将上来。2010年的中国百货业恐怕将遇到更为巨大的挑战。
挑战一:消费力疲弱。
由于市场的挤出效应,消费市场将变得更加复杂。普通百姓的消费基金将进一步被保值基金所挤占。投资不动产、黄金、证券的比例将远远高于今年。同时,随着CPI的上涨,用于基本生活的支出也会迅速上涨,诸如:水、电、气、暖、粮、油等价格抬头的趋势已经确认,这将进一步挤压普通百姓的穿戴类商品的消费力。
另一方面,2009年百货行业大量的使用了SP企划手段,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价格认知,消费需求的弹性越来越差。百货公司将不得不使用更加剧烈的折扣幅度来对顾客进行刺激。
挑战二:百货公司盈利模式之伤。
久已被诟病的“二房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百货公司所谓的“食利”模式,将在2010遭到多方的挑战。
1. 来自门店的数量增加的挑战。由于大家的都是“扣点”模式,在多店竞争的情况下,同一品牌的争夺往往只能体现在“扣点”的优惠。这样,新开业的门店将不得不以更低的扣点出现以保证自己的招商优势。
2. 企划手段依存“折扣”度过高。在2008年底与北京昭邑有业务往来的百货的年平均毛利率在15~22%区间。而2009年截止11月,他们的毛利率水平下降到11~18%了。这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知道百货公司的隐形成本巨大,这样的毛利水平已经在亏损的边缘。
另一方面,从毛利到纯利的道路漫漫。百货公司的成本结构如何?为什么盈利?为什么亏损?一直以来就是个糊涂账,究其原因还是在成本控制上的随意性。经济形势好大家都发财,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亏损,似乎将原因往经济形势上一推就一了百了。殊不知这是百货成本管理失控造成的。其实,百货的成本不能预控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在客观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例如:一档企划活动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大家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或者凭经验做算术,很难算得准确。而这个成本中最大的是与供应商做企划谈判时产生的毛利损失。除此之外,大量的管理细节也是吞噬利润的黑洞,诸如:电耗、维修费、工程投标、收银损失、储值卡诈骗等。
挑战三:其他业态争夺百货份额。
2009年我们可以看到“B2C”网站大行其道,并且得到了国际风险投资的垂青。无论是“好乐买”、“京东商城”还是“当当”、“卓越”都大有争抢“珠宝”、“成衣”、“鞋类”、“运动”、“电器”等百货传统长项的趋势。2009年我们还看到大型的商业地产风起云涌,全国性的造店运动已经从核心商圈渗透到郊区商圈。各个大型社区中都有了“生活mall”的影子。这对百货公司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
挑战四:经历了快速发展的百货企业严重的“营养不良”。
2004年开始中国百货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到了2009年这个发展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但是我们看到却是大量的营养不良的新生儿。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连而不锁的单店模式依然大行其道。整体经营依靠门店总经理的个人能力,而非集团化百货的系统运营能力。
2. 职业经理人严重匮乏,大量的1~2年工作经验的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年轻人充斥在楼层经理、招商经理的岗位上,企业管理风险集聚。
3. 制度系统化、细节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很多百货公司管理抱残守缺,居然十几年前的老制度还在运行。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4. 信息化问题尤其是信息现代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ERP的普及尚未完成,很多百货公司的ERP不过就是个摆设,ERP数据报表纷杂确不能有效整合。商业智能系统更加是“闻所未闻”,而欧美、日本的百货公司早已进入商业智能时代。
挑战五:集团进、单店退。
2010年的百货业会出现国内大型百货集团快速整合单店的情况。百货的集团化经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们融资快,上市容易,可以快速聚合现金资源。这些资本优势将会使小型百货面临被吞并或被收购的境遇。
那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去思考。
首先,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百货管理系统,是当务之急。这个管理系统大概是分成这样几步来实施的。
第一步建立百货基础管理系统。它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信息系统。
n 人力资源系统我们大致可以分成几个模块
1. 人事架构模块
2. 招聘模块
3. 绩效考评模块
4. 培训模块
5. 薪酬模块
n 财务系统我们大致可以分成:
1. 财务
2. 投资
3. 审计
n 信息管理模块大致可以分成
1. 系统维护(ERP、OA、Ehr、BI等的系统管理和维护)
2. 网络管理
当基础管理系统完备后,我们的企业将在一个比较高效和安全的环境下运行。即便因人才流动、外部市场变化等突发因素发生也不至于马上就被击垮。
第二步建立百货经营系统。本系统围绕商品的经营和销售展开,也分成三个子系统,即,供应链系统(买手系统)、销售系统(卖手系统)、营销系统(企划系统)。
n 供应链系统(买手系统)我们也大致可以分成几个模块:
1. 招商谈判模块。主要集中在贸易条件的制定和谈判上。
2. 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供应商的汰换上。
3. 商品供应管理,商品结构管理。(注:目前百货业在这里是缺位的)
4. 商品库存控制。(注:目前百货业在这里是缺位的)
n 销售系统(卖手系统)模块组成
1. 卖手销售技能培训及督导
2. CRM信息的分享与贯彻。
3. 卖手的考核、激励和汰换。
4. 顾客满意度控制。
5. 销售信息对买手的反馈机制。
n 营销系统(企划系统)的模块构成
1. 预算体系
2. 营销战略与落实
3. CI输出
4. CRM信息的分享与贯彻。
5. 触媒管理
6. 与其他两系统的协调
第三步建立管理系统。本系统围绕成本和安全展开分成三个子系统。第一个是物业管理系统,第二个是总务采购系统,第三个是核算审批系统。
n 物业系统分成如下模块:
1. 日常管理模块,诸如:消防、维修、保洁等模块。
2. 消耗控制模块,诸如:电、暖、水等。
3. 大型项目招投标模块,诸如:工程、装潢、大型设备采购等。
n 总务采购模块:
1. 低值易耗品管理
2. 招待管理
3. 办公费用管理
n 核算审批系统涉及:
1. 预算制定
2. 审批权限
3. 内审和外审
当我们的系统建立之后。企业大致就走上了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增强很多。
其次,着眼当下还清旧债。欠的债总是要还得,2010年将是一个百货的还债年。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很多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今年恐怕是不还不行了。我大致说说我们急需快还的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详:
1. 培训欠账,尤其是对中基层员工的培训,一直被忽视。
很多营业员(卖手)仅仅是简单面试就上岗,全凭自觉学习,这样的团队怎么创造销售佳绩?营运主管也是这样的问题,培训时数年度都达不到30课时,这样的管理能不让人堪忧?至于中层经理的培训更加是应付了事,尤其在专业管理方面十分匮乏。
更有甚者,很多企业将培训成本推卸到员工身上,认为对员工的培训是多余的支出,培训好了就会跑到别的更好的企业去,其思维之落后真是叹为观止!
2. 企业信息化的欠账。
ERP系统的全面高效的使用,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了。至于BI、EHR等可以稍后一点。OA系统的全面应用应该实施。
3. 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梳理再造。
目前,管理制度陈旧是百货公司的普遍问题,很多制度都成为了制约百货发展的绊脚石。在欧美的零售企业,流程及制度梳理每年都会进行。特别是一些关键制度和流程都会反复推敲,务求整个系统的安全和高效。
4. 人力资源的大盘点。掌握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现状,寻求改进的突破,并借此制定新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5. 成本管理预算控制。找到企业成本黑洞,及时弥补。
综上,以本人的观点,百货2010的战略方向应该涵盖以下几个内容:
1. 集团化连锁发展战略。作为零售业的终极发展模式百货业态也不会绕不过这个圈子。将管理模式、品牌、人才、信息系统、资本资源整合在一起,迅速复制,以实现在规模上的整体增长。这样,既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诸如:人才、贷款、投资、政策倾斜等,又可以产生强大的议价能力,无论是土地或物业的购买还是对品牌供应商的招商谈判都会使企业处于优势地位。
2. 总部化发展战略。彻底抛弃原有的单店管理模式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集约化管理,实现整体管理成本的下降。其中,人才培训及流动、资金调配、税务政策、供应链搭建等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3. 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化发展战略。未来B2C网站与商业地产对百货的争雄之战在所难免,百货公司不得不在“一站式”购物的方向上向购物中心学习。百货旧有的消费功能将演变为体验、服务、购物、休闲等功能多为一体的综合体。这也使百货的体量不断变大,综合特业项目增加。从目前看,典型百货+生活馆+娱乐体验+辅助服务的模式将在2010年的新店中会成为主流,这就赋予了百货新的发展思路。而旧有的只在核心商圈核心位置开业的模式也将受到挑战,在汽车社会来临的前夕,我们更加希望看到的是与欧美相同的拥有便利交通和巨大停车场的现代百货公司在我们城市的郊外矗立起来!
4. 自营化发展战略。同样是来自于B2C网站,ZARA、H&M、C&A等服装公司、大型outlets的挑战(这些业态都已经或正在向买手制度转进),百货业态在穿戴类品类上不得不考虑自营的问题了。另一方面,国际精品和国际化妆品的经销模式,已经逼迫百货公司在这些品类上“被自营”化了。与此同时,残酷的企划价格竞争又促使百货业在折扣上寻求更大的空间。这就,推动了百货的“自营化”运动。我相信2010将是中国百货业“自营化元年”,自此以后不会再有自营还是联营之争,而转型为品类自营还是品牌自营之争。同时,百货买手的春天也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