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商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作风和运营手法。 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温州商人在全国分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四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一个个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一旦他们发现某地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散兵游勇就聚到了一同,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也因而,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 没有不敢投资的地方。温州老板有个特点:年老、头脑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刻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老板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范畴。如今的温州老板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只需能带来利益,没有不敢去投资的地方。 不存款也能做生意。温州老板做生意很少从银行存款,他们有本人的融资渠道。一是好友互助。二是赊货变现。全国的参茸市场不在东北,反而在千里之遥的温州。温州老板做参茸生意的普通做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变现后的一年可以做五六回其他生意。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时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添加活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 不熟不做、不实不干。温州人不爱炒股,对此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脱日报》曾把“温州股票不热”当讯息。一向以头脑灵敏、精明无能著称的温州人,超前认识强、勤劳而不甘落后,事事都走在国人前头。可是,唯独对股市避而远之。尤其是那些“大款”,投入资金“炒股”的更少。这问题到了温州人这里解释极为复杂:不熟不做、不实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