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消费者购买决策随其所商品价格高低而变化。较多的决策往往需要购买者反复权衡,多人参与决策。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消费者购买行为可分为四种。 一、习惯性购买:对于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较小的商品,消费者不需要花过多时间进行选择,购买行为最简单。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出于熟悉而购买。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可以用价格优惠、电视广告、独特包装等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试用、购买和重复购买。 二、寻求多样化购买:有些商品品牌差异明显,但消费者并不愿意花较长时间进行选择,而是不断变换所购商品的品牌。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对商品不满意,而是为了寻求多样化。针对这种购买行为,企业可采用促销和占据有利位置货架等办法,鼓励消费者购买。 三、化解不协调行为购买:有些商品品牌差异不大,消费者不经常购买,而购买时又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一般要比较、看货,只要价格公道、购买方便、机会合适,消费者就会决定购买。购买以后,消费者也许会感到有些不协调或不够满意,在使用过程中,会了解更多情况,并寻求种种理由来减轻、化解这种不协调,以证明自己的购买决定是正确的。经过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消费者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针对这种购买行为类型,企业应注意运用价格策略和人员推销策略,选择最佳销售地点,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评价的信息,使其在购买后相信自己是做了正确的决定。 四、复杂购买行为:当消费者购买一件贵重的、不经常购买的、有风险的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产品时,由于产品品牌差异大,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因而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广泛了解产品性能、特点,从而对产品产生某种看法,最后决定购买。对于这种复杂购买行为,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消费者了解新产品性能及其相对重要性,并介绍产品优势及其给购买者带来的利益,从而影响购买者的最终选择。
![京东商城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购物心理分析](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41012223673.jpeg)
在任何一种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都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引起需要:购买者的需要往往由两种刺激引起,即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企业应注意识别引起消费者某种需要和兴趣的环境,并充分注意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了解那些与本企业的产品实际上或潜在地有关联的驱使力;二是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并且被一些诱因所触发。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善于安排诱因,促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并立即采取购买行动。 2、收集信念:一般来讲、引起的需要不是马上就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寻找某些信息。消费者信息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家庭、喷有、邻居、熟人)、商业来源(广告、推销员、经销上、包装、展览)、公共来源(大众传播媒体、消费者评审组织等)、经验来源(处理、检查和使用产品)等。企业应对消费者使用的信息来源认真加以识别,并评价其各自的重要程度、以及询问消费者最初接到品牌信息时有何感觉等。 3、评价方案: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都是建立在自觉和理性基础上的。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涉及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品牌信念(即消费者对某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看法)、效用函数(即描述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满足感随产品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函数关系)等问题。根据《中国经营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消费者在选购日用品、家用电器、办公用品、自行车、家用小汽车、保健品时,依厂家的信用程度进行选择是消费者最普遍的观点。而在购买食品、饮料、个人服饰和化妆品时,则主要看是否与自己的口味、品味和感觉相吻合。 4、决定购买:评价行为会使消费者对可供选择品牌形成某种偏好,从而形成购买意图,进而购买所偏好品牌。但是,在购买意图和决定购买之间,有两种因素会起作用,一是别人的态度,二是意外情况。也就是说,尽管二者对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偏好和购买意图并不总是导致实际购买。消费者修正、推迟或者回避做出某一购买决定,往往是受到可觉察风险的。可觉察风险的大小随着冒这一风险所支付的货币数量、不确定属性的比例以及消费者的自信程度而变化,企业必须了解引起消费者有风险感的那些因素,进而采取措施减少消费者的可觉察风险。 5、买后行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满意感或不满意感,进而导致一些买后行为,因此,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消费者根据自己从卖主、朋友以及其他来源所获得的信息形成产品期望,如果卖主夸大其新产品的优点,消费者将会感受到其优点不能被证实的期望。这种不能证实的期望会导致消费者的不满意感,产品期望与产品可觉察性能之间的差距越大,消费者的不满意感也就越强烈。所以,卖主应使其产品的优点真正体现出其可觉察性能,以便使购买者充分了解产品,减少因对产品的误解而产生的不满意。事实上,那些有保留地宣传其产品优点的企业,反倒使消费者产生了高于期望的满意感,并树立起良好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