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定律:弼马瘟效应



什么是弼马瘟效应 

  两千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的人在马厩中养猴,以弼马瘟。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和体力不支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这样可以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能力。在马厩中养猴,以“辟恶,消百病”,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瘟”,“弼马瘟”所起的作用就是“弼马瘟”效应。 

弼马瘟效应的故事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银行家前来拜访林肯,正巧看见参议员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于是,巴恩对林肯说:“如果您要组阁,千万不要将此人选人,因为他是个自大的家伙,他甚至认为自己比您还要伟大得多。”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还知道有谁认为他自己比我伟大得多的?…‘不知道,”巴恩答道:“您为什么要这样问呢?” 

 管理定律:弼马瘟效应
  林肯说:“因为我想把他们全部选人我的内阁。” 

  事实上,蔡思确实是个极其自大且妒忌心极重的家伙,他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不料落败于林肯,最后,只坐了第三把交椅一财政部长。不过,这个家伙确实是个大能人,在财政预算与宏观调控方面很有一套。林肯一直十分器重他,并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减少与他的冲突。 

  后来,《纽约时报》的主编享利·雷蒙顿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提醒他蔡思正在狂热地谋求总统职位。林肯以他一贯的幽默口吻对亨利说:“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农场里耕地。我赶马、他扶犁。偏偏那匹马很懒,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时间它却跑得飞快,到了地头,这才发现,原来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他的身上,于是我把马蝇打落了。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告诉他,不忍心让马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就是因为有那家伙,马才跑得那么快的呀。,’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对亨利说:“现在正好有一只名叫‘总统欲’的马蝇叮着蔡思先生,只要它能使蔡思不停地跑,我还不想打落它。” 

  林肯所说的马蝇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弼马瘟”。由于马蝇的存在,马匹变得更勤快了。 

弼马瘟效应的启示 

  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组织类似于马群。而那些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是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中的“马蝇”,或者是“弼马瘟”。在一些组织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甚至上了“黑名单”,因为他们难于管理。 

  实际上在一个经济组织中,也应该配备“弼马瘟”式的人物,以增强员工的活力,避免疲塌和懈怠,进而增进整个组织的活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17023.html

更多阅读

管理定律:标签效应

什么是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

经典管理定律:奥格尔维定律

奥格威法则(Ogilvy‘s Law),也称奥格尔维定律、奥格尔维法则   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提出者: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

经典管理定律: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

经典管理定律: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简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

经典管理定律:贝尔效应

贝尔效应是由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他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

声明:《管理定律:弼马瘟效应》为网友隐世窥红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