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汉堡开餐馆 凡是国内到过德国汉堡的朋友,大多知道离火车站不远有一家地道的湖南菜馆“潇湘饭店”,什么“红烧肉”、“酸豆角”等有特色的湘菜,在那里都能吃得到。潇湘饭店的老板叫王建国,见人总是一脸和气,人直心快,所以不少客人都和他交上了朋友,回头客很多。可是,有谁又知道这位王老板曾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毕竟,教书和开饭馆隔行隔山,是怎么也挨不上边的。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位王老板的故事吧。 大学教师变业务能手 王建国生于1957年11月,出生后没几年就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艰苦的岁月至今仍留给他深刻的印象。到了上学的年龄,没多久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身边的小伙伴们根本没心学习,成天疯玩,只有他一门心思地只知道读书。机会终于来了,高考恢复,王建国凭借着平时的努力轻而易举地考取了湖南大学。这时候,他们才发现王建国并不“傻”。在填报专业时,王建国曾经犹豫过,但最终他选择了英语,因为他相信中国在闭关锁国多年后,非常需要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因而掌握一门外语是必不可少的。 1982年大学毕业后,王建国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湖南财经专科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在当时,大学教师是一份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王建国自己也很喜欢教书,所以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深受同事们和学生们的好评,还数次被评为系统先进。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今天的王建国应当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授了。可是,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或许这才是生命精彩所在吧。当王建国为人师表5年后,一次正常的工作调动让他永远离开了他所喜爱的讲台。那是在1987年,王建国所在的经贸系统进行人才交流试点,在大学表现优异的他被作为青年人才交流到了急缺外语人才的湖南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医保),担任直销员。除了偶尔上医院,平时几乎不碰药品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命运会和自己开这个玩笑。虽然在外贸公司挣钱要比在大学教书多得多,旁人羡慕还来不及,可生**静的王建国总惦念着执了五年的教鞭。直到今天,王建国依然认为:从他自己内心来说,是愿意教一辈子的书,但这却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王建国最后还是接受了现实。从对医药保健品的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这中间所经历的艰辛不是旁观者所能体会到的。不过,王建国就是一个生性要强的人,他下定决心:既然已经做了这行,就得干出个模样来。在王建国的刻苦钻研下,很快他就成了公司里的业务能手。 开拓市场远赴德国 三年后的1991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欧洲市场的湖南医保决定在欧洲设点,直销产品。于是,这项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懂外语和业务精的王建国和另一位同事身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派出国工作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从上大学起就一心想着到国外走走看看的王建国非常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出国前,他和同事们认真做了行情分析,决定把办事处设在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的德国汉堡市。当时,他们对在欧洲的市场前景很乐观,满以为前脚踏上欧罗巴的土地,订单就会雪片似地跟过来。可等王建国真正到了德国,一下子傻了眼。人生地不熟,周围也没有什么朋友,更糟糕的是:办事处开张半年后,竟然连一笔生意也没有做成。同事有些气馁了,可王建国却不甘心认输。他对同事说:“我们干脆主动出击,广撒网,我就不信一条鱼也捕不着。”于是,他们按着电话本和商务通讯录上的公司名单,一家一家地写信发传真,寻求贸易合作,联系了上百家公司,不是没有回复,就是两个令人心寒的英文字母“NO”。王建国还是没有灰心,把写了“NO”的答复撕了,重头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几家愿意合作的德国公司,公司的业务逐渐稳定了下来。
但天有不测风云,国际医药市场的行情风云突变,湖南医保再也经不起折腾,眼看着就要经营不下去了。这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回到国内的湖南医保,要么想方设法在德国站稳脚跟。 自谋生路拿起菜刀 考虑到儿子此时正在德国上小学,如果回国,肯定跟不上国内的进度,因此,为了孩子的学习,王建国毅然选择了挑战性最大的第二条路:留在德国。可是,在德国生存谈何容易。很显然,办公司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王建国自己又没有多少资金,唯一能够行得通的就是华人在海外最易谋生的三把刀———剪刀、剃刀和菜刀。前两把刀没那技术,只有后一把刀还凑合,因为王建国在国内跑业务时和客户没少下饭馆,久吃嘴刁,加上自己来到德国后,妻子不在身边,又吃不惯西餐,平时自己也爱捣鼓着做些中国菜,所以对做菜还有两手,自然而然就把在德国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了开餐馆上。 恰巧就在这时,汉堡的老字号中餐馆“亚洲饭店”因多年亏损急待转手。王建国一来觉得它的名气响,二来也是为生存所迫,所以就在1999年春天匆忙接手。可是,从未经营过服务行业的王建国因为对行业不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饭店刚开张即尝到了“下马威”的滋味:生意最惨淡的一天,从上午11时30分开门,到晚上24时打烊,全天只卖了两份外卖便当,没有一个客人在饭店用餐。 绝不气馁的王建国在困境中摸索,结合自己湖南出身的特点,为饭店量身定做了地道的湘菜谱,并由国内聘请的一级大厨掌勺,精心制作;同时在汉堡的各大华文报纸广做宣传,并特意举办了一次免费自助餐活动,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汉堡有一家“潇湘饭店”。这些措施果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饭店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而且在饭店内就餐的大多是中国人,杯斛相交,谈笑风生,乍一见,恍然回到了国内。后来,不少外国人在中国人的陪同下来此就餐,也对地道的中国饭菜赞不绝口。 一年之后,“潇湘饭店”在汉堡的华人中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不少中国驻汉堡的公司都把自己的工作餐搬进了“潇湘饭店”,更有不少了解中国的老外也要时不时地过去打打牙祭。特别是到了周末,“潇湘饭店”经常爆满,请客吃饭提前一周预订一点也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