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府起初做广西家常菜,鲶鱼啊,五色牛杂等等,味道做得很纯正,又走的是平价路线,符合南宁人的消费能力,开业后生意一直很红火,生意好得让她有些意外。开张不久银荔食府已打出名头,不少南宁居民慕名而来,最高峰时,5点钟来的客人,等到8点半才有桌子。 经营了几个月后,班丰群明白只有菜品有特色,就能吸引人们驱车前来吃饭。这行当有做头,她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把食府做强做大。 当时她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到底做什么特色菜品,所以反复在选择。她想,鸡鸭鱼兔牛羊啊,啤酒鸭、柠檬鸭等菜,都已经流行过了,她想到三七鸡,这菜谱南宁人还没有做过。 既然选了一个好品种,就要把它做好。于是她开始潜心研究三七鸡。鸡用农民养的纯正土鸡,田三七从原产地采购,反反复复多次做试验。起初拿给客人品尝,客人都觉得一般。要想自家菜品没有竞争对手,就必须在味道上多下工夫,做到独此一家。又经过无数次试验,她最后决定通过严格确定调料比例和火候,一锅三七鸡制作要三个半小时以上的慢火熬炖,这样出锅后肉鲜嫩、汤鲜美,有着一种特殊的味道和香味,又有补血补气的功能,对中老年人来说真是美味佳肴。反复试验之后,三七鸡最终定型。 由于味道特别好,一传十,十传百,她的店由几张台扩展到三十几张台。里面坐不下的时候,就把桌子摆到外面。 顾客觉得这三七鸡吃下去,汤鲜嫩,嗓子很舒服,给人消除疲劳。 付出了,得到了回报,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更坚定了她做下去的信心。 生意就这样红火了。 两年后,银荔食府几乎在南宁家喻户晓。她不再满足于一家小店经营,希望更大的发展。接着她在周边开设分店。因为有以前老店的名气,一开业就有很多人排队等候吃饭。 她还是想更大规模地发展,可是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人员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员工有80%来自于农村,如果光是招人进来,没经过培训,肯定要遇到很多的问题。 班丰群开始对厨师、服务员、管理人才进行业务培训,进行规章制度学习和企业发展史的教育,提高人员素质,淘汰掉不能吃苦素质不高的员工。 她没有因生意好而降低分店三七鸡的质量,而是和老店的一样正宗。为保证质量,班丰群又在百色设置养殖基地和田三七原料基地,原料都是同一个地方来,以保证做到每道三七鸡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银荔食府带给她丰厚的回报,安排上百人就业,每年为国家纳税几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