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新定位。目前便利店市场的服务对象概念十分模糊,基本上是定位在 12-40 岁之间的人群。而且商家企图为这一部分的人群提供所有服务。实际上,便利店到底能提供给什么人什么服务一直是便利店迫切需要解决而到目前依然没有答案的问题。定位模糊导致商品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毛利率较低,很难盈利。因此,便利店首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定位清晰之后,对商品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提高商品的周转率,从而达到利润的增长。
2 、拓展服务内涵。在市场渐渐成熟的时候,靠销售基本商品来获取高的毛利率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利用便利店的网点资源优势来拓展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大多数是利用自己的网点优势、 24 小时营业的时间优势和人力优势来实现的,因此利润能达到 50% 以上。然而,目前京城便利店从事这种高报酬的服务来提高毛利率的零售企业并不多。经过了解,其实,这种增值服务的拓展是相当有难度的。许多人津津乐道 7-11 的各种便利服务,例如代订机票、洗衣、送餐等等,而实践证明,各种服务的扩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对商圈内顾客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仔细研究,才有可能拓展出“双赢”的增值服务。否则,草率模仿其它商家的服务内容,其结果只能是作成一种“表面服务现象”——没有消费者愿意再来享受商家的服务,商家自然也是入不敷出。
3 、开发自有品牌,创造独特卖点。针对于整个零售市场来看,毛利率下降是普遍趋势。而开发自有品牌几乎是所有零售企业的曙光。自有品牌除了增强企业形象,达到宣传企业的效果外,更为本质的是提高毛利率和企业竞争力。剔除了中间环节费用的自有品牌商品成本比同类同质商品成本更低,销售价格自然有更多的空间,而以等同或稍低于同类同质商品的价格出售,便利店依然能得到更多的利润。另外一方面,自有品牌商品是企业自己开发的,在价格上没有横向比较性,其售价除取决于产品的品质外,更多的是依赖零售商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因此,在便利店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时,开发自有品牌可大幅度提高毛利率。便利店是满足顾客即刻需求为核心的,因此在冷饮、熟食、盒饭等即食品的自有品牌开发上比其它业态更具优势。
有资料表明,目前美国和日本便利店的毛利率为 30% 左右,而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调查表明,北京便利店毛利率只有 14% 左右。样本的纯利率 0.16% ,有些公司是经营性亏损。由此可见,国内便利店在提高毛利率上还必须下大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