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卖“新鲜空气”赚百万

 创业故事:卖“新鲜空气”赚百万


既不是售卖木材,也非开发旅游项目,近日,一块涉及我省理县、茂县、北川、青川、平武5个县的21个乡镇28个村境内的共计2251.8公顷的新造林即将预售它所产生的无形价值——这是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EB)成功注册的,全球第一个基于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CCB)标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CDM-AR)项目,将在本周内与香港一家公司签下“工作协议”,预售它20年中的“碳汇工作”,即吸收约46万吨二氧化碳,预计售价上百万美元!

  我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有望本周敲定,川西北部2251.8公顷新造林将预售今后20年“新鲜空气”

  “碳汇”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可卖上百万美元

  森林所带来的“新鲜森林空气”也是一种资产!本周内,这块总面积为2251.8公顷的森林也将预售“新鲜空气”,接招的是一家香港公司。若按照目前国际市场森林碳汇项目6.5美元/吨CO当量算,这片新造林20年吸收约46万吨二氧化碳,“劳务费”可达300万美元。

  这块总面积为2251.8公顷的新造林地块,布局在我省西北部的理县、茂县、青川、平武和北川。就在几年前,种树的地方还是荒山。“这里属于岷江干旱河谷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荒山必须得到治理。”当初曾亲手种下树种的大渡河造林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涂绪中记得,森林碳汇项目是2005年10月启动的,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国际、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支持下,由省林业厅组织、大渡河造林局为业主单位的全球第一个基于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CCB)标准的森林碳汇项目,名为“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

  要“打工”20年

  300万美元将买森林“新鲜空气”!这个交易着实让人不解。“卖的不是空气,而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服务功能。”为本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项目协调员邓强算过账:这样一片新造的森林,20年中预计将吸收二氧化碳约46万吨。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森林无疑是最好的‘大自然武器’。”邓强解释。据测定,森林每生产10吨干物质,就能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2吨氧气,以我省常见的云杉为例,一棵云杉在30年内能吸收100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与此同时,森林还能够有效地吸收其他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因此,公司购买的可不是“新鲜空气”,签下协议后,意味着新造林将为全球气候“打工”,付出其20年内的碳汇功能。

  农民可分四成收入

  由于这片森林将提供20年的碳汇工作,如何确保树木在20年内不被非法砍伐?“按照森林的生长规律,只能当树木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一定量的间伐。”涂绪中说,在项目设计初期,根据地方不同、土壤等环境的不同大渡河造林局选择了不同树种,包括光皮桦、红桦、马尾松、杉木等共12种树木,目前长势喜人。

  但新造林涉及到我省西北部一共5个县,共21个乡镇28个村,且造林地块之间并不互相连接。“农户也要参与分成,他们不仅提供了这片森林的土地,也是森林的管护者。”涂绪中介绍,项目通过当地农户和社区提供土地、大渡河造林局投资造林的形式展开后,确保农户能得到分成。因此,森林本身归当地所有,且农户或社区将得到60%的木材收入和40%的碳汇收入,并享有全部的非木质林产品收入。

  我省另一碳汇项目洽谈中

  “本项目的新造林也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对栖息地的保护也起了作用。”陈宗迁介绍,本次的碳汇项目不仅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还可以通过提高保护区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能力,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将产生多种效益。

  省林业厅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宗迁说,虽然我省森林已达2397.4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9%,但在凉山等地还有不少荒山。“目前,在我省西北部,还有不少适合碳汇项目的土地。”据介绍,本次即将进行预售的碳汇项目将开创四川森林碳汇项目的先河,今后还将继续推动我省碳汇项目的发展。据透露,目前,已有另一个双边森林碳汇项目正在洽谈中。

单边模式开全国先河

  “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实施各方在省林业厅的碰头会,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但比起这一项目长达5年的长跑,这算不了什么。如不出意外,本周内这个项目将成为继“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后,国内第二例注册并实施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其单边模式则开全国先河。

  全国第二例碳汇项目

  “这也是我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的一项重要工作。”昨日下午,省林业厅节能

  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宗迁在参与本次协议准备工作会议上指出,继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全国第一例履行《京都议定书》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人工造林项目(碳汇项目)后,此项目成为了全国第二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注册的基于CCB为标准的造林再造林项目。

  省林业厅直属国有林业企业大渡河造林局是这一项目实施的业主。为实施这一项目,该局投入了大量资金。碳汇的补偿收益将与项目实施地的林农共同分享,林农占大头,项目所在地5个县的12745名农民将从中受益。

  先完成项目再找买家

  目前全球的碳汇交易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双边模式,中国第一例林业碳汇项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即事先找好买家,双方共同完成项目。第二种即是目前我省首先尝试的单边模式,即业主投资完成项目,再寻找买家。与第一种模式相比,单边模式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一方面需独立投资完成项目,并独立承担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得承担市场风险。

  在目前国内并没有成形的碳汇交易市场的情况下,该项目预计在本周内的签约具有破冰意义。

  想卖“碳”先申请注册

  但也并非每一块森林都能拿到这笔“气候打工劳务费”。“首先得符合《京都议定书》中的标准,以森林碳汇项目为例,必须是1990年后的新造林。”负责本次项目技术工作的邓强说,项目还须通过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认定的DOE机构的核查。

  “项目需要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邓强说,虽然项目在2005年就启动了,但在2008年4月通过联合国授权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DOE)核查,2008年11月通过国家主管机构(DNA)审查批准,11月16日正式注册完毕,编号为2700,其间历时不短。因此,虽然同样发挥着吸收二氧化碳的环保作用,“森林”们却并非一定有“劳务费”。

  全球变暖催生“碳交易”

  为何碳汇项目会成为产品进行碳交易?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并对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催生了“碳汇交易”,也称“碳交易”,而发达国家通过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合作称为清洁发展机制(CDM),本次碳汇项目正是CDM项目:“通俗地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方式来履行减排义务。”

  据科技部专家预计,2008年-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交易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13371.html

更多阅读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我在北京一家写字楼内上班;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在12点以后回家。经过一晚上的工作;肚子到12点就开始叫了,不得不买点夜宵充饥。昨天晚上;我偶然发现公司附近楼下的一个推车买煎饼的生意特别好。卖煎饼的人是位2

小女子刘伟红创业故事:1年拼下千万家产

小女子创业系列:身怀200元 小女子孤身闯深圳 开栏语: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正回为如此,你身边成功者的经验显得弥足珍贵。阅读她们,走近她们,感受她们。本报将陆续推出烟台女性创业故事。 她曾是招远一名普通的农家女,丈夫事业非常成功,她

nokia创业故事:他不成功谁成功

中国五金企业有近十万,但大多以中小型为主,刚踏入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占据着比例也不少,作为初创业者,我们应该借鉴以前的别人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下面给大家分享是全球手机巨头NOKIA的创业故事。北欧一个并不显赫的国家,在这个国家的一个小

刘子龙网络创业故事:六年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1)

首先这是一个创业故事,但是这也是作者利用网络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所以希望读者用心去体会。 序: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现实中创业成功,一般需要经历打工、开店、然后是开公司的三个阶段,大多数人不可能从校园里刚出来就有自己的

声明:《创业故事:卖“新鲜空气”赚百万》为网友青春万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