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零售业人很早就进入国内了,这些年的变化给我们带了了很多的启示。
启示1:流行百货的大陆鼻祖,地位无可动摇
台湾百货是进入中国大陆最早的,从当年上海体育馆的中兴百货到南京西路的摩士达百货,无处不在的台湾人的身影。93年开业的太平洋百货更是带给那时传统思想浓郁的大陆百货一种全新的理念。所有早期在大陆开业的台湾百货可以基本定义为流行百货,当年流行的JONGJONG、LUKA、ICOK、伊谣等都是这些百货公司女装的顶梁柱,也是台湾在大陆投资的女装企业。
台湾百货进入中国,颠覆了原先将家电放在一楼的历史,并将自行车等冷产品赶出了百货店,并将形象良好的化妆品等放置在一层,并按照女装在下男装在上的规律依次布局整栋百货。迄今为止,国内绝大多数的百货公司仍按照此业种布局进行,可见台湾的流行百货的确是我们现代百货的鼻祖。
启示2:台湾式企划给我们带来了折扣风暴
买百送十,连环送,兑换小家电等等促销手段是当年太平洋百货最为推崇也是最实效的企划活动,也难怪在短短几年中,太百的业绩呈几何速度的递增,太百的牛气让众多的厂商望而生畏,太百几乎成为全中国百货店纷纷仿效学习的楷模。
迄今为止,我们仍保持着全场折扣、周年庆、送礼品等当年最流行的营销手段。当然还有背景音乐,促销花车,礼金券等等物品,这应该说都是当年台湾百货给我们留下的产物。
启示3:台湾人,演讲一流,执行三流
台湾人太会说了,也许是那个所谓民族环境中每个人被迫的一种选择,你不呐喊就会被别人的意志所取代。也许台湾人从小就有那种演讲的天赋,从而使基因遗传至每一代。几乎我认识的每个台湾人都拥有此天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满口:恩哈。。。,啊哈。。。的台湾腔。
但是台湾人说归说,做归做,倒是很难从他们表述的内容中发现一些切实落地的东西,也许这是老天赋予人类手嘴不能两全的功能吧。
启示4:台湾人,过份注重生活
很多台湾人来大陆几乎是单身或者说是暂时的抛舍家庭独身而来。想当年重庆太平洋百货的台湾管理团队号称在川全军覆没,纷纷娶了川妹子做老婆,难怪自台湾人纷纷来大陆工作之时,台湾的私家侦探行业迅速的发展。台湾人很注重与大陆MM的生活,或真或假的劳力士手表能够买回一颗蠢蠢欲动的芳心,进出一些高级消费场所,出手阔绰的小费。那时,从酒店的服务生到夜总会的妈眯,一看到台湾人都谄媚的奉献着无穷的殷勤。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深化,生活水平提升,人民收入增长,假的奢侈品已经不能在迷惑大多数人的眼睛。国内有钱人越来越多,加之有欧美文化背景的香港人,外国人,外籍华人以及海龟的冲击,台湾人开始慢慢的淡出了这个时代发展的社会中。
启示5:台湾人,太小气找不到好帮手
首先要承认早期台湾人对大陆女人从不抠门,但是绝对对大陆男人很抠门。能少给就少给,能不给就不给,因为男人只能为其干活,他不干还有人干,但是女人不但能够干活还能生活,从价值意义上而言,女人对台湾人的价值要高于男人,这就是他们在钱财上运用的理念。
台湾人的抠已经让他们很难在市场中找到能够帮助他们的人才。
启示6:台湾人,从大城市向农村进军
网络的发展使全球的咨询变的触手可及,善于鼓吹的台湾人可拿出来抖擞的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经不起推敲。沿海及内地的省会级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原来对台湾人崇拜转而拒以千里,更多的企业开始慎重运用台湾人,甚至明令拒绝接受台湾人。
大城市一线市场的失利,使他们转战进入了二线城市,甚至更多的在三、四线城市出现。这于当年以世界品牌自居的金利来,皮尔卡丹成为一样的结局。
台湾的零售业人给我们的其启事还很多,简单的总结一句就是,任何行业必须与其与时俱进,做享当年之勇也只能给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