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危机的光顾为多年来华人百元店经营转型提前敲响了警钟,华人百元店被百货店所逐渐取至此已经露出端倪,如此,华人百元店的生命力还能维持多久呢?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经历经济危机风暴的冲击,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旺于本世纪末,衰落于本世纪初的华人百元店终于真正出现颓势。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遍布西班牙城乡的该类华人经济形式效益普遍产生不同程度滑坡,这其中以500平方米以下经营面积的店效益下降幅度最大,一般在30%到50%左右。产生如此波动固然有经济危机因素的外因作用,但多年来百元店经营性质所造成的局限性却是主要内因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危机的光顾为多年来华人百元店经营转型提前敲响了警钟,华人百元店被百货店所逐渐取至此已经露出端倪,如此,华人百元店的生命力还能维持多久呢?
特殊环境为百元店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
在欧洲诸国中,只有西班牙才孕育诞生了如此庞大的华人百元店群落,此后葡萄牙出现的一百店虽然有西班牙华人百元店的影子,但却是小巫见大巫,不能与西班牙百元店相提并论。那么,为什么百元店在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就没有向西班牙那样生根开花呢?
从宏观上看,作为在中世纪崛起的大国,历史因素使此后衰落的西班牙在欧洲成为吸纳移民最多,也是移民政策最宽松的国家。如此导致大量移民、包括中国移民开始涌入西班牙。移民潮带来消费市场个体价值取向的变化,那种上档次,价格较高,比较适合当地人消费心理的西班牙人百元店让移民不敢问津,由此大量移民及低收入西班牙人的生活日用品消费市场就产生了空白。在此情况下,物美价廉的中国小商品趁机进入西班牙市场,售价均在100比赛达的中国人百元店开始出现,而且发展迅猛,一个人开数家百元店已经不稀奇。在竞争中,中国货的低价格终于让西班牙人无法坚持,最后不得不退出了市场。此后十几年,华人百元店越来越兴旺,成为华人经济形式中的支柱产业,形成一统西班牙城乡的格局。
从微观上讲,西班牙华人百元店能够成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有着当地的社会条件和基础。上个世纪在西班牙大的超市不多,少数华人百元店开起来后,就适应了一些西班牙老人、妇女就近购物,方便生活的心理需求,而且中国人的东西又比超市便宜,百元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发展起来的。目前在西班牙各地,只要是大超市之间无法辐射的经营区域,都会有中国人百元店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元店经营的是大店无法吃到的东西,或者说是大店比较松散的那一部分才被百元店吃掉,这种特定的经营性质和经营环境就决定了百元店不可能做大。随着当地人经营的大型超市不断增加,中国人的百元店也在不断增加,百元店经营环境就发生了变化,如果还用过去的模式继续经营下去,路就会越走越窄,就向人们说得那样,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竞争加剧导致百元店逐渐向百货店演化
市场实践表明,从管理模式和经营性质上讲,百元店这种经营形式只能是一段时期的产物,并不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固定的经营模式。
百元店从诞生到发展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但发展势头却是惊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班牙华人百元店已经发展到8000余家,给人的感觉中国人都是做百元店的高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华人百元店兴旺局面的形成,移民消费群体从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调查中记者发现,当地人消费心理使支撑中国人百元店的消费群并不均衡,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小部分是当地老人、妇女和孩子;大部分则是外来移民。2007年前,当地经济形势的兴旺暂时掩盖了华人百元店经营局限性对其发展造成的影响,廉价的中国小商品成为移民消费的首选,依此带给人表面的虚拟繁荣;2007年后,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大量移民回国,失去移民消费市场,过去隐藏在背后的经营局限性开始显露出弊端,百元店从此失去了过去的火爆。加之同类店越开越多,中国人惯用的价格竞争让一些经营面积小、商品花色品种不多的百元店日趋冷清。
处在向百货店演化过程中的华人百元店。从照片上看服装、乐器已经超出百元货范畴。
在此情况下,不甘心退出市场的华人百元店商家开始逐渐改变百元店经营性质,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小到音像制品,大到乐器、衣服、鞋子、小型家具开始出现在百元店,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是什么赚钱买什么,全然不顾政府的百元店经营范围界定。进入2008年后,食品、蔬菜、水果竟也出现在百元店中,百元店俨然演变成一个似超市非超市、似百货店非百货店,似百元店非百元店的一种“四不像”的新颖的经营形式雏形,在这样的店中,只卖100比赛达(0.60欧元)的百元货不再一统天下,价格大到几十元,上百元的商品开始担纲主角,此举果然对商家经营效益产生一定推动。但同时也让百元店在不觉中 “改变了颜色”,向百货店逐渐过渡,过去的华人百元店影子已经找不到了。
采访中一位经营百元店多年的温州籍侨胞夏景科对记者感叹说:“你看每个店门口都挂着TODO CIEN的牌子,可你走进去看看,有多少是买100比赛达的东西?叫它三百店、四百店我看都行。”
华人百元店性质被迫产生演变,此举并没有让商家感受到经营形势的严峻。如果没有经济危机,华人百元店也许还要在这样的状态中维持更长一段时间。但经济危机偏偏在这个时候来临,在重创西班牙经济的同时,演变中的华人百元店开始挺不住了。
经济危机为百货店崛起营造了基本条件
不管商家愿意不愿意,百元店眼下已是徒有虚名,实际上已经靠近百货店边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济危机带来后,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是经营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华人百元店,800平方米以上的店影响并不大,究其原因,大店充裕的百货商品与百元货互相调剂,起到了优势互补。而百元货唱主角的小店则没有此优势。
就向一位商家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经济危机带来经济上的萧条,但也给我们带了各种过去不能有的机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的西班牙经济萧条就似一付良药,有效遏制了华人百元店恶性膨胀,让处于演变中的华人百元店提前进入转型阶段。
2008年后,被侨胞冠以“大百元店”、但实际上已经是大型百货店,经营面积在数千平方米的百货超市开始出现西班牙城乡。在这样的“大百元店”中,各种大型家具等大宗商品开始出现,百元店在开始与自己的过去告别。
在西华联下属大型企业国贸集团,廉价百元货商品比重在逐渐减轻,而各种包装精良的百货商品、各种五金、厨具商品成为经营中的重头戏。
对于华人百元店向百货店发展的经营趋向,国贸城董事长高平先生是这样诠释自己企业作为的,他说:“经济危机的到来促使国贸城开始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百元货已经不是企业经营内容的全部,过去那种廉价的,不带任何包装的百元货也要淘汰。形势逼迫我们去开拓新市场空间,在百货领域有一番作为。对此我们首先在中国义乌成立了一定规模的包装公司,对所有的百货商品精包装,一改过去国贸城商品旧貌。这是国贸集团的一个新举措,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但此举有效提高了商品档次与市场竞争力,夺得义乌包装市场大部分份额,让国贸城开辟了一个新经营领域;其次是开辟了五金与厨具市场,在此方面国贸集团生产的厨具无论是从质量还是外包装几乎可与家乐福、ALCANMPO等当地大型超市的商品媲美,具备了与当地大型百货集团的相互抗衡能力,为华人百元店转型,为百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借助经济危机的推动,演变中的华人百元店已经迈进了百货店的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