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路径 百货业新10年扩张路径 本土服装品牌有望受益



  3月26日至27日,第八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如期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调整、组合、创新”。来自商务部、沈阳市政府、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日本百货店协会、韩国百货店协会、马来西亚零售集团、美国零售商联合会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货企业决策者、品牌商经理等近500人出席了本届论坛。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代表协会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在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保民生的措施下,国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5460.79亿元,同比增长13.36%。这一年,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促销成为行业营销主题词;企业门店数量持续增加,行业队伍不断扩展,行业经营状况整体向好。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针对行业发展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在扩大内需政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未来10年,中国百货行业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迎来新一轮繁荣。

  继续坚持连锁经营以求做大做强,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业态、管理、经营模式、服务等多方面的创新,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对于零售企业的重要促进作用,深入挖掘二三线城市市场,寻求百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百货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百货业的这一发展过程中,作为供货商的中国本土服装服饰品牌也将迎来更多机会。

  百货业迎来新繁荣 

  将更紧密团结本土服装品牌

  从2010年~2019年的新10年,是中国百货业非常重要的10年。这10年,中国百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第八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优秀商业企业代表的共识。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分析指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散去,下一个10年,中国百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扩大内需已成为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次。应当说,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惠及民生系列工程的建立,都为当前以及未来加快中国百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在这一关键时期,借鉴先进国家零售业的发展经验,加快创新,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乘势而上,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百货业将迎来新一轮繁荣

  一个国家百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可用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以及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量大致衡量出来。

  从人均GDP角度看,2008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一些发达城市的人均GDP更是陆续突破1万美元———2007年,深圳市实现GDP为6765亿元,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10628美元;继深圳之后,2008年,上海和杭州的人均GDP也突破1万美元大关。随后,2009年北京的人均GDP也突破了一万美元。

  从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角度看,多年来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都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消费将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愉悦和享受,注重体验感的获得。现代百货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倡导体验型消费。

  在人均GDP从2万美元向3万美元迈进的时期,是百货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例如日本,其人均国民收入处于2万美元至3万美元发展期时,百货店的增长是最快的。

  从这个角度看,强大的经济后盾为中国百货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扩内需政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10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消费对于GDP的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大。这使百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出8个多百分点。这在世界零售史上少有的,在国内也创下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扩张路径 百货业新10年扩张路径 本土服装品牌有望受益
  2009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农村市场增幅比城市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具体到零售企业看,2009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5460.79亿,同比增长13.36%。

  事实上,从过去5年的整体数据看,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某些年份出现微幅震荡,但总体呈现持续、快速上升趋势。从2004年至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最低为12.9%,最高为21.6%;2009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也保持了15.5%的增幅。6年间的平均增幅为15.85%,均远高于GDP增幅。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最终消费支出对于我国GDP的拉动作用也不断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0.6%,首次超过投资和出口,拉动GDP增长达5.3个百分点。2009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消费对于GDP的拉动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达到了4.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了52.5%,比2008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

  2010年以及未来10年,在国家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前提下,消费对于GDP的拉动作用还将持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以百货行业为主力军的大型零售企业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更紧密联手本土优秀服装品牌求共赢

  未来10年,在国内百货业继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更多的服装服饰品牌也将迎来新的机会。双方更加紧密联合,实现共赢。

  2008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文件第十三条明确指出,要“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该条还明确提出了“名品进名店”的概念,指出要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

  这里说的“名店”,是指商务部针对国内零售企业开展的分等定级工作评定过程中评选出的达标店和金鼎百货店。全国范围内符合这两个标准的百货店共有几百家。而“名品”则是指在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民族品牌。

  事实上,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百货店中,自主品牌均占主导地位。在美国的百货店中,通常会有专门的一层或者几层楼用来销售美国本土的设计师品牌或比较有特色的品牌。著名的连锁百货店梅西百货,就是以销售美国本土的各类品牌为主的。在日本著名的百货店伊势丹中,虽然一楼一般都用来销售欧洲的化妆品和奢侈品品牌,但在其男、女装楼层里,支撑起其丰富货品的依然是日本本土品牌。在日本东京银座的一些高端百货店(如和光百货)中,甚至看不到西方国际大牌的踪影,它们只销售日本本土的各类高端品牌。

  其实,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对北京多家百货店经营状况的实际调查,民族品牌在国内百货店当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大家印象中的那样差。

  调查表明,在北京几家知名的百货店中,国内各品类的优秀品牌对于其销售业绩的贡献率最低的超过了30%。在参与调查的当代商城、蓝岛大厦、翠微大厦、甘家口大厦等不同类型的百货店当中,都凸显出这样的状况。即使在燕莎、赛特这样的精品高档百货店中,民族品牌所占的销售比重也达到了30%。只是在这当中,各品类所占的销售比重不尽相同。

  在赛特,国内女装品牌对于其整体销售业绩的贡献率为45%;国内男装品牌的贡献率为54%;国内童装品牌的贡献率为42%;国内食品品牌的贡献率为40.68%;但是,国内化妆品品牌的贡献率为零,由此拉低了总体贡献率。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分析指出,无论在哪一类百货店当中,国内品牌在其整体销售中所占的比重都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中高档品牌百货店和社区百货店,都是以销售民族品牌为主的,支撑起其销售业绩的大多数还是国内的知名品牌。即使在精品百货店当中,走量比较大、销售比较好的主要也还是民族品牌。

  未来10年,“名品进名店”活动将会加速推进。从百货业方面看,本土百货店将逐渐减少对于国际大品牌的过度依赖。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将会更加理性,倾向于从自身企业定位、个性化特色塑造、自身货品特色营造等多个更加科学的角度,更加紧密地团结起一批在设计、营销、管理、文化等多方面都具有实力的本土商业品牌,尤其是具有鲜明特色、风格突出的设计师品牌,寻求共赢发展,真正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品牌方面看,经历了此前10年的高速发展,国内在各个品类当中已经成长出了一批优势本土品牌。未来10年,这些品牌所属的企业集团将进一步长大、扩张,实力进一步增强,优势品牌无论从设计水平、品牌文化、营销理念、渠道建设、管理水平等哪方面看,都将再上一个台阶。

  红蜻蜓鞋业集团董事长钱金波分析认为,未来10年,中国时代将会到来。中国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化,具有中国元素、同时又融合国际时尚理念的东方品牌未来大有希望。未来10年,中国的“80后”和“90后”将是主力消费人群。这两代人,生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对于商品、对生活、对购物的理性程度也将增加。这些都给本土服装服饰品牌以及百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百货业探索自营模式 

  更多成长型服装品牌将获益

  经历了2008年下半年、2009年全年的打折狂潮,百货业经营模式创新成为众百货企业和专家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而在经营模式创新中,最为百货业界关注的就是自营问题。

  百货店与服装品牌间的联营模式受考验

  曾经作为创新模式的联营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实比自营模式有很多好处———不占用流动资金,缓解了当时一批百货店没有商业资本的烦恼;没有库存压力,烦恼由供应商来承担;特别是人力资本很低,因为卖场上的员工都是供应商的员工。对于中国百货企业初期的快速发展,联营模式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百盛刚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的是完全的自营模式,其商场环境非常高档。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其商品并不适合消费者胃口,经营情况一直不佳。几经调整,百盛从中国一些百货店聘请了管理人才,转而采取联营模式,重新对商品进行调整布局,销售才逐渐旺了起来。

  计划经济时期,短缺经济造成了商品供不应求,商品匮乏。在当时的零供关系中,供应商地位很高,因为商品供不应求。那时候,百货店的业务人员能把产品采购来就是好采购员。

  改革开放后,商品市场快速发展,迅速达到供需平衡,甚至已经供过于求。这样一来,在商品极大丰富、零售资源还没有跟上的时候,所有服装品牌供应商都在追逐有限的几个百货店。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零售商开始逐步放弃采购权。这样,百货业就一步步放弃自营,实行联营,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如今,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年,商业地产数量呈几何方式增长。大量的商业地产投入市场,必然引发对优秀的服装服饰品牌的争夺。

  依据百货店当前挑选品牌的标准,没有那么多成熟的、有市场良好表现的服装服饰品牌供应这些大型商业设施。由此,零供关系就发生了变化。零供关系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和供求关系是一样的。供过于求,其价必低;供不应求,其价必高。

  变幻的市场环境下,联营模式对于百货店发展的种种制约也日渐凸显。

  联营模式下,由于中间环节多,进驻到百货店当中的服装服饰品牌经历了多层代理商,各级别代理商层层加价,而且品牌定价权在服装服饰品牌,而不在于百货店自身,这使百货店的赢利空间受到挤压。

  联营模式下,服装服饰类商品经营都由品牌供应商操作,百货店不承担商品的经营功能,自然也不承担对商品风格的选择和百货店整体商品风格的把控。由于丧失了对于商品的鉴别,百货店只负责引进品牌,而且,在引进品牌的过程中,只选择那些在市场上销售得不错的品牌。当众多百货店都追逐同样的一批品牌,自然就会造成“千店一面”的同质化顽疾。

  联营模式下,百货企业由于丧失主导地位,影响到百货店自身品牌建设。

  联营模式下,百货行业的经营能力或者业务能力在退化和萎缩。有的专家把目前的百货业态称之为“食利型企业”,而不是“赢利型企业”。这种“二房东”的角色,使百货店已经脱离了商品从生产到流通的整条产业链。由于脱离产业链,在产业链条中也不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容易丧失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危机感较强的百货店负责人已经开始思考重建自营模式。

  百货店或涉足自营 成长型服装品牌有望获益

  自营模式下,百货店自行采购品牌,省去了多个中间环节,不但可以把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还可以提高利润。同时,由于百货店自行采购商品,依据各自定位进行不同的商品组合搭配,可以选择符合各自百货店整体定位和风格的商品,而不再只是单纯地引进畅销品牌。这样一来,困扰企业多年的同质化顽疾就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国内百货店探索自营还是会遇到很多难题:

  例如观念问题———联营模式对于百货店来说并不承担风险,多年来的经营惯性,使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模式。还有体制问题———国有体制下,接受不了业务经理的收入达到总经理的水平,这将使有买手潜力的人才到一定程度就会流失。现在很多做服装品牌代理的人,其实就是此前在百货店做采购业务的人。再有,国内连锁百货集团的规模相比国际零售巨头尚有很大差距。

  尽管还有如此多的问题,但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对于自营模式的探索不能停止。北京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北京市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高以道认为:“自营可以说是中国百货业当前的天大的题目,但并不是不能碰的题目。具体怎么操作,得依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前行。”

  事实上,一些百货企业和专家在这方面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思路。

  当代商城总裁、党委书记金玉华指出:“百货店寻求一定比例的自营,可以尝试与那些品牌成长性很好、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有设计能力、有生产能力,但渠道能力和终端运作比较差的品牌来合作。百货店可以尝试向上游延伸,来迎接它们进店。至于合作方式,可以是自营或者说是‘伪自营’的方式。当前,商场真正自己拿钱进货可能还有难度,但是可以在合作方式上有一些交融。比如,人员、装修都可以由百货店出,但商品是不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以后,再花钱?总的来说,这种方式可以尝试。”

  从这个角度看,一批成长型的、具有设计和经营特色、产品质量非常不错、但在渠道方面尚未打开局面的品牌都有可能从中受益。

  百货集团连锁扩张加速 

  服装品牌区域代理制渐成制约

  未来10年,连锁经营依然是国内众多百货零售企业应该执行的战略思路。

  事实上,连锁经营在国外已经有着1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30%到40%;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

  在我国,连锁经营在近10年间的发展非常迅猛。至当前,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众多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发展形式,也成为它们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路径。

  百货集团探索集中采购 加速跨区域扩张

  全国性的零售集团,如大商集团、王府井百货集团、上海百联集团,以及区域百货的典型代表,如广州的广百集团、武汉的武商集团、山东的银座集团、合肥的百大集团、湖南的家润多集团和步步高集团等,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连锁扩张之路。

  例如,大商集团目前拥有大型店铺160家,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包括北京市)的50多个城市,总经营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2009年销售突破700亿元;合肥百大拥有14家百货店,在省会城市有6家百货店,2009年实现销售额200亿元,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7%,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68%。

  武汉武商集团总经理刘聪对此分析认为:“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大流通时代,百货业单体经营模式不能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百货企业必须走出去,必须规模发展。我认为,小型百货企业将走向专业化,大型百货企业将向购物中心发展。这是今后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遵循连锁发展这样一个组织形式———大型零售商业开始突破单体商场,发展为品牌化、专业化的百货连锁集团,以此寻求更大的空间。连锁经营是百货业今后发展和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

  此外,面对愈加残酷的商业竞争,在继续坚持连锁扩张路线的同时,为了提高货品的丰富度,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也为了对同质化弊病进行求解,各百货店目前已经深刻意识到,需要尝试进行集中采购。

  当前看来,一批资金雄厚的国际化的外资零售企业都在实行集中采购,有的甚至实现全球联采。

  本土零售企业要想在家门口与国际零售巨头抗衡,甚至寻求全球化发展,就必须跨出这一步。

  事实上,国内一批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始有所动作。例如,王府井百货、上海百联集团都开始尝试针对品牌的集中采购。

  服装品牌区域代理模式凸显弊端

  百货店继续连锁发展、跨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探索集中采购模式也同样是大势所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模式受到了服装品牌渠道运行机制方面的制约。

  在服装品牌区域代理模式下,连锁百货集团的跨区域扩张,无法实行客户资源的共享。

  如果一家处于A省的百货店去B省扩张,开新的连锁店铺,这时,招商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供应商资源、人才资源、客户资源等都无法跨区域共享的问题,从而给跨区域连锁扩张带来不少难题。

  某湖南连锁百货龙头企业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他们在江西市场开连锁店时就因供应商省级代理的问题遇到一些难题。而某全国知名连锁百货企业在昆明市场的连锁店铺,也因供应商资源的不同步跟进问题,使发展受到一些影响。

  服装品牌的区域代理模式,也对百货集团探索集中采购形成制约。

  这种模式下,某一区域市场的店铺的拓展、货品的选择权都掌握在区域总代理手中。例如,长沙商场的某服装品牌,由该品牌的湖南总代供货。这样,一家全国连锁的百货店要想针对品牌实行统一的集中采购,对它分布在全国的店铺进行配货时,就会与品牌在不同区域的总代理发生冲突。

  例如,现行体制下,王府井百货太原店是由多个品牌设立在太原的总代理供货的。如果王府井百货集团实行统一采购,太原店也由集团统一配货,就会对多个品牌在太原的总代理的业务形成冲击。

  此外,区域代理模式也使百货店的货品齐全度受到一定影响。当然,如果百货店今后实行自营,这一问题就不存在。但是,在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联营模式都还将是主流的运营模式。这使代理模式也受到考验。

  区域代理模式下,某一区域的货品由品牌的区域总代理订货。代理商对于货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代理商审美眼光、资金实力、利益权衡和当地实际消费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代理商习惯于只订自己认为好销的产品。受到资金影响,一些有实力的代理商会选择品牌当季的新款产品,而如果代理商资金实力不够,往往会选择一些款式保守的大众化产品。

  多数代理商并不能从品牌整体形象建设、品牌在某一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角度来思考问题,由此带来了他们订货的局限性。这样一来,百货店当中的品牌货品的丰富度通常与品牌实际的产品开发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一位百货企业的负责人在参观完奥康后,感叹不已。“代理商供应给我们的奥康鞋的款式品种有限,我们根本不知道奥康的设计、开发能力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产品是如此的丰富。”

  由此分析,未来国内百货零售集团的连锁扩张之路要想加速推进,还需要品牌供应商渠道运行体制的同步改革和跟进。否则,除了百货店全国性扩张会遇不小难题,众服装品牌也无法从这场大战略中获益更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11382.html

更多阅读

低成本营销案例 为什么低成本营销能让企业多活10年?

全国每年新成立企业15万家,同时又倒闭10万家,在中国能存活10年的企业不到10%。许多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甚至是不产出,早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心头之痛了。市场的风起云涌,更是使得几家欢乐几家愁。有钱的企业,一掷千金,呼风唤雨;没钱的企业,

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价值

未来10年(2014-2024年)中国消费者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将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这个群体在中国大约有5亿人。 今天如果企业抓住了这一消费族群,可以说就是抓住了未来10年最重要的消费力量。最新研究认为(2014),今天的

cmd盘符路径切换 淘品牌舍6成收入切换新路径

先打造人气单品,再带动关联产品,然后塑造品类品牌,这条支撑做大的希冀之路,似乎行不通了。   彩妆淘品牌YangSang在天猫上的表现一度让人羡艳,2009年9月6日品牌上线,然后自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天猫彩妆销量冠军。在双十一战场上,它也曾一

黄金近10年走势图 风驰电掣的黄金10年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电动自行车行业(以下简称电动车)迎来了黄金发展契机。从此,在国家政策滞后的情况下,该行业以“野蛮生长”的方式高速发展,最终成为一股显赫的商业力量,造就新日、爱玛、雅迪等一批领军企业。  

财政收入增幅对比 靠什么让财政收入10年增23倍?

     河北廊坊固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肖建忠谈固安产业创新  10年前,固安园区建设刚刚起步,钓具、滤芯、塑料、肠衣等4个传统产业苦苦支撑着固安工业的发展,当时,全县财政收入不足9000万元;10年后,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现代装

声明:《扩张路径 百货业新10年扩张路径 本土服装品牌有望受益》为网友淩望夜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