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厂演绎新古典主义



 从和平门地铁上来,沿着两旁正在改造修建的南新华街一直往南,不到半站地的距离,路的右边就会出现一幢幢华丽的门面,那便是有名的琉璃厂西街,与之相对的就是琉璃厂东街。颇具古韵的早年建筑,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的招牌,淡淡的书香气质仍依稀萦绕在这条已经略显冷清的街道间。 

 

    日前,由宣武工商学会、宣武私个经济协会、荣宝斋、中国书店、北京市文物公司5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的宣武区琉璃厂经济发展协会正式挂牌成立,长期以来各自为战的琉璃厂商家开始重新汇集力量,共同打造琉璃厂的金字招牌。

经营萧条为哪般

    琉璃厂最后一次大规模改造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的59幢红梁青砖、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构成了现在东、西琉璃厂600余米商业街的主体。目前商业街共有商户188家,市场2个,其中北京市文物公司、中国书店和荣宝斋占有近一半的主要商业门面,其余分别为股份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大部分商铺经营的商品品种类似,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民俗工艺品等等,缺乏店铺经营特色。同时,东、西琉璃厂分属两个街道办事处,在规范管理方面也各有一套,缺乏统一口径。

    作为宣武区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社会团体,琉璃厂经济发展协会先后走访了60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了解情况,共同分析琉璃厂发展停滞、日渐冷清的真正原因。协会秘书长张化文告诉记者,目前反响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6个:

    1、乱停乱放——琉璃厂是宣武区较早划为步行街的区域,但由于周边缺乏停车场,对商户上、下货缺乏必要的规范,致使现在整条街道就是一个停车场,禁行的标志如同虚设。

    2、交通不便——在南新华街改造扩建前,东、西琉璃厂之间曾有汉白玉过街天桥。改建后,过街天桥被拆除,东、西琉璃厂之间不仅在商脉、文脉、人脉上形成断裂带,更是为游客埋下了交通隐患。

    3、街容混乱——过于现代化的广告、招牌唐突了整条街的明清风格;私搭乱建、沿街设点、小商小贩影响整洁;店堂广告杂乱,橱窗上乱张贴,大煞风景;街道缺乏绿化,没有必要的公共休息设施、规范的指示牌。

    4、标志不明——琉璃厂一直缺乏标志物,无论是在对外宣传还是地理位置上,都没有能代表琉璃厂精髓的标志建筑。白石桥拆除后,琉璃厂仿佛后退了几十米,更加遁入巷道深处。这里有建筑的原因,更在于整体宣传上的空白。

    5、缺乏规范——游商泛滥、“碰瓷”不断、扒手常见等方面,影响到琉璃厂整体品质的提升。

    6、缺乏特色——汲古阁原是专营青铜文物仿制,景昌地毯曾荣获巴拿马金奖,但现在都是多种经营,主营商品越来越模糊。这说明货源萎缩,经营退步、欠缺规划,直接导致整条街缺乏特色,经营慢慢萧条,昔日赫赫有名的店家如今一个星期开不了张也成了常事。

琉璃厂将来什么样

    针对琉璃厂的问题,专家学者以及商务、规划、交通、市政、城管、环卫、街道、工商等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管领导共同协商,提出了6条改建方案:

    1、在琉璃厂仅设立临时停靠站,在周边集中规划停车带,通过规范制度和严格管理,疏导解决停车困难。

    2、恢复并适当增宽东、西琉璃厂之间的过街天桥,建成同东、西琉璃厂一体的、仿古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连通东、西琉璃厂的人脉、文脉、商脉,形成琉璃厂新景观。

    3、利用地方规范限制和统一企业牌匾及户外广告,借鉴王府井步行街改造经验,严格城市管理、整修街道、增设公共休息设施、规范指示牌匾。

    4、组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好统一的对外宣传工作,引导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同打造琉璃厂的金字招牌。

    5、做好组织和交流工作,引导企业开创特色经营、专项经营,引进民俗手工业等,营造琉璃厂的特有氛围,形成集观赏性、游览性、休闲性、购物性为一体的民俗商业观光旅游景点。

    6、由有关执法部门牵头,工商、城管、公安、交通等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综合执法。

 北京:琉璃厂演绎新古典主义
    而在街容改造方面,4月初,琉璃厂西街的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104处占道经营的门前摊被取缔,腾退面积140余平方米;32个占道经营的遮阳篷、27个铁制货架子被拆除,腾退面积85平方米;此外还有23处违法建设、80平方米占道台阶被拆除。目前市政部门对已着手对琉璃厂西街道路进行整改。 

记者观察 

    都说东街是以古玩为主,西街以字画为主,但现在界限已经并不明显,许多店铺同时经营着古玩和字画、文房四宝等等,所谓古籍书店里的新版图书也相当多,许多老字号都已失去了往日特性,门前车马稀落。除了国内旅游者之外,人群中也不乏外国人,老店铺的店员几乎都能流利地与老外们讨价还价,但由于同样的东西太多,较之红桥、潘家园等地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顾客货比三家的心态加重,很少有人爽快掏钱。这里的店铺一般早上9点多开门,晚上五六点就关门了,刚刚傍晚,琉璃厂大街就已异常冷清。 

商报链接 

    琉璃厂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这一地段元朝是烧制琉璃瓦的官窑所在,因此得名。顺治年间,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各地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文化街,与之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九省精华汇一衢的盛况。1927年,这里修建了和平门和新华街,琉璃厂文化街分成了如今的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1985年,市政府对琉璃厂地区进行了彻底改造,两侧店铺依照清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2002年底,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工程动工兴建,总投资达100亿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10840.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商业地产新趋势:购物中心及写字楼向新兴商圈发展

盈石中国2014北京商业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中国商业地产的经营管理机构盈石中国发布报告称,北京商业地产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核心区增速在放缓的同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提速,人流、物流及产业发生转移,“大七环概念”促进了商业地产新兴商圈

北京琉璃厂文化商城上线 北京琉璃厂

北京琉璃厂文化商城上线 6688负责运营7月22日上午消息,北京琉璃厂文化商城(llc2010.com)今日正式启动上线。北京琉璃厂2008年4月正式归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列,同年11月完成产业发展规划,但琉璃厂老字号缺少集中展示的平台,面临

声明:《北京:琉璃厂演绎新古典主义》为网友卡吥奇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