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2010年7月26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名为《“狗日的”腾讯》的封面头条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腾讯QQ帝国一时间被推到风口浪尖中,“山寨大王”“狗日的”“超级模仿秀”恶名不绝于耳……
后来《计算机世界》出来道歉,事件基本就偃旗息鼓了。如今,事件开始到现在将近一个月了,相信很多人仍然坚持腾讯是“山寨大王”的观点,当然也有不乏腾讯的支持者,更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计算机世界》的炒作罢了。
其实,加入到腾讯是否是“山寨大王”的辩论意义并不大。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腾讯为什么能做大?腾讯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成就“QQ帝国”?
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山寨”企业能做大,山寨手机的疯狂程度不亚于网络山寨。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诺基亚、苹果、三星依然高歌猛进。互联网也是如此,腾讯确实模仿了不少网站,但是为什么腾讯做大了,很多先驱倒下了?
我们要回到一个话题,什么是“山寨”,大概可以这么概况“抄袭、模仿、恶搞”。不得不说,腾讯一直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腾讯现在所染指的团购、IM、游戏、电子商务、微博、搜索引擎等产品几乎都是模仿而来的。如果这样判断腾讯是“山寨大王”,那就错了。
国内互联网企业中,腾讯、百度、当当、美团、网易等无不模仿国外企业发展而来的。
国内如此,国外亦如此。最早做搜索引擎的不是GOOGLE,但是GOOGLE成其大;最早做PC的不是IBM,但是IBM成其大;最早做门户的不是雅虎,但是雅虎成其大。关键问题不是模aihuau.com仿,而是“成其大”?为什么腾讯能做大?
腾讯、当当、凡客诚品、百度等都是通过创新做大吗?显然不是,他们开始都是模仿别人。
中国传统“二元思维”影响了我们的判断,《“狗日的”腾讯》一文引发了“山寨”与“创新”的论战。其实,山寨的反义词并不是创新,而是“非山寨”。有个词语叫做“微创新”很好解释“成其大”的原因。
虽然腾讯推出安全产品让周鸿祎很受伤,但是他提出的“微创新”规律恰恰解释了腾讯为什么能从模仿中做大。
他认为互联网“微创新”规律有两点:第一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快速出击,不断试错。
周鸿祎自己都承认,QQ本身就有很多微创新,比如QQ文件传输速度比MSN快,这就打动了用户的心。
总结起来,腾讯公司虽然每次都不会第一-爱华网-个去吃螃蟹,但是模仿之后的“微创新”才是腾讯成功之道。腾讯公司会根据用户需求,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而“微创新”。不管是游戏、团购还是其它产品,模仿不是关键,而“微创新”才是王道,最起码中国的互联网竞争亦是如此。
腾讯公司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平台,后发制人。那么小企业该如何生存?
互联网小企业同样依靠“微创新”生存。互联网“微创新”规律二: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小企业需要先发制人,虽然有可能被腾讯的后发优势吃掉,但是这是中国互联网小企业唯一的生存之道。利用小企业灵活好调头、快速出击、敢于冒风险、不怕试错的优势,快速占据一席之地。
在中国,我们呼唤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对于互联网人士而言,这个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中国互联网人士必须明白两个真正改变的观念:一、模式并不存在抄袭,模式是可以共用的。如,搜索引擎模式、团购模式,并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二、“微创新”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一句话总结,与其说腾讯是“山寨大王”还不如说是“微创新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