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超市卖场里日渐走红的“进口食品”似乎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昨日,记者走访了京城几大商家发现,虽然卖场内都专门设立了“进口食品”专区,但是面对其偏高的价格,消费者多望而止步。
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家乐福、沃尔玛、欧尚等外资零售企业外,很多内资企业如物美、京客隆等超市都设立了“进口商品”专区。虽然这些商品在卖场内日渐走红,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但是由于这些产品的“洋身份”,使得其价格均比同类国内产品高出30%-50%,消费者鲜有问津。
昨日,记者在沃尔玛宣武门店的“进口商品”专区发现,消费者均是看的多买的少,偶有年轻顾客选购10元左右的进口巧克力尝新,也有消费者比较后选购了50-60元左右的进口咖啡。而更多的顾客均是拿起新鲜商品斟酌一番后便物归原处。在家乐福国展店,进口食品专柜中的奶酪等食品也颇受外国顾客青睐,中国顾客少有购买。
据调查发现,卖场进口专区的商品多为巧克力、咖啡、曲奇、沙拉酱、罐头、橄榄油等商品,而这些商品在卖场中的国内同类产品应有尽有,且促销活动多,价格比进口食品至少便宜30%。如同等规格的千岛酱进口商品出售价格为37.5元,而国产同等产品为20元左右;进口商品货架上的一款矿泉水标价6元,是同规格国内商品平均价格的6倍。
一家外资零售企业北京负责人没有向记者透露进口产品的销售业绩,仅表示,设置进口商品旨在丰富卖场内的产品种类,给消费者新的尝试。而昨日,记者从进口经销商处了解到,进口产品在卖场的销售业绩并不稳定。
一位经销商向记者透露,进口商品定位中高端,业绩随周边消费群变化较大,有的定位合适的卖场一年可以销售约150万元商品,有的则连千元都不到。当记者问询其商品利润是否较大时,一位经销商透露,经销商的毛利率约为16%,而卖场超市内的利润可以达到为20%-3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