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展业发展 上海会展业发展行动方案



   会展业是上海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会展业是贯彻“两个率先”和打造“四个中心”,落实“两个坚持”和“两个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兴产业。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胡**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改革开放、服务全国”的会展业发展趋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上海会展业发展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深化上海会展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举措。

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会展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议和展览。               展览是指举办单位(包括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以招展的方式在固定的场馆及预定时期内举办的,通过物品、技术或者服务的展示进行信息交流、促进科技、贸易发展的商业性活动。会展业具有商业信息和机会的集聚性、展示商品和技术的前沿性、现场交流和洽谈的直观性、展台设计和布置的艺术性、各类展会人群的互动性以及促成交易合作的高效性等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下,上海会展业实现了重大发展。国际性展会数量已经接近德国,上海正在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回顾上海会展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三个阶段:

(一)上世纪80年代是起步阶段,主要特点是会展主体和会展项目数量少、规模小,软硬件建设亟待优化。当时在上海的专业展览公司只有几个,从事会展相关领域的企业也是寥寥可数,每年举办的项目只有十来个,而且规模小,影响小,未形成产业体系;在场馆方面,只有建于五十年代的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农展馆,可供展的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米,软件、硬件都无法满足现代会展业的发展。

(二)上世纪90年代是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上海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会展数量和质量迅速提高,一批逐渐成熟的品牌展会崭露头角。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海的展览和国际会议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1999年,上海的会展数量达150个,是 1990年的的近4倍;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和上海世贸商城先后建成,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也相继投入使用,上海会展业可供展的面积达到近10万平方米。模具展、汽车展、华交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逐渐成熟。 

(三)2000年后,上海展览业进入提升阶段。主要特点是会展项目呈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上海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上海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是会展数量与面积历史性地增长。2004年前11个月,上海地区共举办了284个国际展览会,展会总面积达306.5万平方米。其中,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展会100个,占展会总数的35%以上,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国际展会也达到了8个。

二是经营主体突破性发展,结构呈现多元化。涌现出一大批中外合资展览公司,外商独资展览公司以及民营展览企业。截至2003年底,全市在工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包含“会展”、“展览”、“展示”或“展销”的公司有近8000家。其中常年以会展为主业的有184家。

三是场馆建设呈大型化、智能化趋势。全市现有可供进行各种展览、展示、展销活动的场馆、场所12个,可供展示的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可供举办较大型国际展览会的场馆有8个,总面积达到18.26万平方米。全市会场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会议场馆共有138个,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其中拥有3个以上超过200平方米会场的场馆有17个,面积为3.8万平方米。

 上海会展业发展 上海会展业发展行动方案
四是基本形成了一批会展品牌。迄今为止,全国通过ufi认证的展会有19个,其中上海有中国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国际林业展、国际包装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国际酒店展和上海国际汽车展等7个展会通过认证。

五是会展项目移植活跃。外国会展企业充分利用世界性业务网络,将一些国际名牌会展项目移植到上海,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汉诺威、杜塞尔多夫等国外知名展览公司在上海先后举办了199场展览会,其中50多个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展事,2003年十月汉诺威五大品牌展同时亮相上海成为当时一大热点。此外,2001~2003年,仅北京的全国性协会或展览企业在沪办展就达162个。近两年,外国机构或团体自行来沪举行会议分别占本市国际会议总数的12%、19.8%和25.2%,上升趋势明显。

上海的会展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成效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推动经济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先进技术交流,增加了社会就业和国家财政收入,并促进国际交流,加强了经贸合作与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上海举办国际性会展的配套服务设施日益齐全,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二、上海会展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会展业作为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正受到国家和各省市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在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的15项全国大型展览项目中,上海有三个展会名列其中,包括上交会、秋冬全国五金交易会和皮革展。与此同时,会展经济作为国家贸易经济的桥梁和载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展览业产值是80亿元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与2001年相比翻了一番,可以说,中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机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机遇。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接近或超过10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该地区得以强势增长,并发挥相关的积极作用。

如今的上海已经具备了让会展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条件。近年来,上海将无污染、高效益的会展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翼来扶持。“十一五”期间上海人均gdp将达到8000美元左右,上海将发展成为一个中等发达水平的经济体。这将为上海会展业在“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方面实现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上海扩大开放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和cepa的全面实施,上海将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对外交流和重大活动日益广泛,参与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资源重组和配置更加深入,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对接的需求不断增长,这都将对具有关联性、系统性和强大带动性等特有作用的会展业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对wto的“履诺时间表”中,2005年开放的重点是服务贸易,而服务贸易的开放必然对会展业的进一步开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cepa协议中18个将会受惠的服务行业中,会议展览名列第二。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发挥大都市的聚集功能,推进包括会展业在内的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三是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影响深远,世博会带来的机遇表现在:1、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将会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根据规划,整个世博园区可以提供将近二百个展览场馆,世博会举办前、举办中以及举办后都将为上海的会展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为世博会配套的上海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整整提前十年,有利于增强上海会展的吸引力和辐射力。2、世博会需要大量人才的加快培养,将为上海会展行业储备和积聚人才。目前已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理工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11所高校和中专、职业学校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此外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内德斯堡大学等正与上海的大学考虑合作开展会展专业学科,这些人才将挑起会展发展的大梁。3、依托世博会,推进会展项目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世博会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选择、材料的应用、展会的规划和管理都应该是第一流的,这将为展览品牌的发展提供样板和标准,使中国的会展进一步和国际接轨,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上海世博会的运作模式也将促进会展管理体制创新。

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上海发展会展经济,将增强对华东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度和整合效应。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会进一步密切。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正在形成以沿江、沿海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南京、合肥、苏州、南通;宁波、温州、义乌、杭州等城市均以上海为龙头,各自发展区域会展经济。各城市的会展定位明确,优势资源互补,形成整个长三角会展区域品牌的联动。

尽管上海会展业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就会展业的规范性、竞争力和效益水平等方面而言,与发达国家会展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会展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会展业市场体系形成。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对国际展和国际会议仍实行审批制,国内展实行工商登记制。会展业的资源配置、管理和运作对行政的依赖度还相当高。

2、会展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目前,上海会展企业规模较小、创新不足、自主品牌少,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滞后。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对手、多元化的竞争领域以及激烈化的竞争程度,上海会展企业竞争能力相对薄弱。

3、会展专业人才不足。与会展规模的迅速扩张相比,会展专业人才规模增长较慢;国际会展公司的人力资本输入明显小于经济资本输入;业内会展在职培训层次不高,深度不够;人才聚集效应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差距。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展览业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复合型会展人才不足100人,上海展览人才市场调查,52%的人只接受过会展培训。

三、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探索建立上海会展业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市场机制,大力推动会展项目市场化、会展企业经营和会展产业制度建设及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上海会展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进程。到2010年,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重要会展中心城市之一。会展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0.2%,相当于目前发达国家水平。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的原则  为推进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逐步淡出对会展活动的微观参与,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聚焦、增强服务意识、搭建发展平台,承担起健全规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职责。

2、市场运作的原则  继续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会展资源的作用,形成经济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和适度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全力推进会展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3、改革开放的原则  按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题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大会展业领域的改革和开放力度,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学习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引进新型的会展业态,吸引更多的国际会展机构和品牌项目落户上海,加快融入国际市场。

4、服务全国的原则  上海会展业必须在服务全国中扩大市场、保持领先,构筑国际会展中心,要支持会展企业通过管理输出、合作办展、资源整合等各种手段服务全国。同时,大力欢迎全国各地的会展企业及会展品牌项目入驻上海,充分发挥上海会展业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带动作用,使上海成为会展业创新发展的平台,服务全国的桥梁。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前,上海会展业的软、硬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将较现在有长足进步,具体目标如下:

加快会展场馆建设。至2010年,会展硬件设施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展馆总面积达40-50万平方米,居亚洲之首,大型国际会议中心达到5000人规模。与此同时,新国际博览中心将与2006年完成其所有17个展馆的建设计划,室内展览面积将达到25万平方米。

提升会展业水平。至2010年,国际展览会在500个/年以上(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10个;规模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览会有2—3个),专业性展览占主导地位; 1000人以上的大型国际会议达到1000个/年,其中百人以上的大型国际会议达到100个。

拓展上海会展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会展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系数应达到1:10的水平,上海会展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至少应达到现行发达国家的标准即0.2%,会议产业规模达到80-100亿元人民币。

四、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在全面推进会展业发展的同时,抓住发展重点,着力解决一系列有助于全面实现发展目标的问题,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上海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局。

(一)形成六大重点会展区域

按照会展业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要求,通过会展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会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根据功能特点和空间布局对上海会展场馆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六大重点区域,支持对会展资源的合理化分工和会展企业的错位经营,体现上海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特点。主要工作重点是:

1、构筑世博园多功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特大型会展区  结合世场馆的规划,加强软、硬件建设,主要举办世博会等特大型会展活动,并集中发展自主优势会展项目,扩大核心项目展览规模,加强综合性展览项目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拓展会议论坛、各类展览、会展服务、场馆管理等业务。

2、完善陆家嘴-花木国际会展聚集区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场馆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服务环境良好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依托,以陆家嘴地区拥有的国际会议中心、金茂大厦等一大批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基础,吸引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和服务企业入驻浦东,举办国际国内一流的专业和综合的大型展览和会议,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乃至环太平洋地区著名的国际文化交流、会展旅游聚集区之一。

3、打造徐汇-静安小型会展区  依托徐汇、静安的人文底蕴、涉外经济、综合服务等方面优势,以上海展览中心、光大会展中心、东亚展览馆为核心,拓展政府类重大会议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类中小型展会项目,进一步带动徐汇、静安商圈都市型服务业的发展。

4、形成虹桥多形态展览展示区  结合虹桥商圈 “以会展为中心、以商务为主、商业为辅”发展战略,拓展世贸商城常年展贸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突出国际展览中心以国际会展为主、农业展览馆以国内展览展示为主的功能定位,形成多元化的会展格局。

5、建造临港国际采购会展区  依托洋山深水港区、国际航空港及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优势,以位于上海南汇区,毗邻临港新城的五角商城为主,引进全球6000家知名供应商和跨国采购集团入驻,搭建一个集常年展示、短期展览和批发交易于一体的多功能、强辐射、集约化、网络化大型展贸采购平台。

6、建设安亭国际汽车专业会展区  依托上海国际汽车城,加快推进汽车博物馆、博览公园、会展中心等功能性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汽车为主题的专业展览、展示、会议和贸易活动。

(二) 形成会展业的多形态发展格局

1、促进定期展的发展  展览会的定期化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客商和展商群,对于提升展会的质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会展业在发展定期展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加强对定期展的宣传和提升国际化程度;提高工博会、华交会、汽车展等大型定期展的质量;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优势创新展览形式和内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定期展项目。

2、重视常年展的发展  常年展弥补了定期展受时间、场地限制等局限性,为入驻商户采取持续性的营销策略和周期性的产品更新提供了便利,其展贸合一的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商户的重视。上海要重点扶持世贸商城常年展示平台、安亭汽车城、世贸五角商城等以常年展示为形式的会展活动;引进适合国际商贸需求的新常年展贸主题和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常年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推动网上展览会的发展。网上展具有受众面广、形象清晰、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费用低、信息容量大等特点。目前网上展览还只是实物展览的补充和配角,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网上展览有望成为现代展览业的主体之一。上海会展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大型展会要通过互联网,开展网上展示和洽谈活动,形成永不落幕的网上展览会;一些规模较小但信誉较好、管理经验丰富的展览馆或展览公司,可以凭借网上展览开拓发展空间。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创新和发展,竞争和合作”是上海展览工作的主旋律。落户上海的展会越来越与上海市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城市目标相关联,汽车、环保、it、建筑和生物制药已成为上海会展业的五大热点,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和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上海会展业在更大范围内与相关产业实现对接,在更大范围内对国内外会展业实现对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海会展业要真正与国际接轨,必须:

1、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或世界知名展览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国外发布上海会展业的会展信息,以及时掌握全球会展业最新动态;

2、与国际展览联盟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联系,学习借鉴国际展览

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吸引世界性组织、国际行业协会、上海友好城市和著名跨国公司把年会、董事会、论坛、订货会、展览展示、交易博览、品牌发布、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放在上海举办;

3、上海展览也要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在重点开拓市场举办大型的、高水平的上海商品展览会,精心办好沙特展、印尼展等重点出国展览项目,扩大上海会展在国际上的影响。

五、上海会展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上海会展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环境变化,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会展业发展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在新一轮会展业发展中实施以下举措: 

(一)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和管理

尽管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但在现行体制下,政府的作用仍然是决定性的,政府的职能应实现“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管理所属单位”向“服务全行业”转变、“多头管理”向“统筹服务”转变,更多的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协调、监督和管理服务。具体如下:

1、建议成立上海市会展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全市会展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本市会展业发展重大问题。

2、在国际会展项目审批制未取消的情况下,“按授权审批、按行业管理”的管理制度,理顺会展发展体制。

3、明确会展项目后置管理社会化的分工责任主体。按照“一业一责”的原则,会展安全保卫工作由市公安部门、市消防部门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会展秩序由市、区工商部门负责;会展的知识产权工作由市知识产权局、工商局负责。各责任主体应研究制定本行业对会展业发展的保障推进规划和相应政策举措。

4、强化会展行业协会“服务、代表、协调、自律”四大职能,充分发挥协会在本市会展行业中的作用。

5、制定和实施促进会展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借鉴发达国家支持展览业的惯例,为上海会展业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根据展览业发展规划布局,完善产业政策。在海关、通讯、海关、商检等方面,为有关区域发展会展业提供便利。

(二)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

1、加快会展业立法进度。建议市政府抓紧审核出台《上海市规范与促进展览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展览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办法、展览活动主体,以及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展览活动的透明度,规范展览市场。

2、制订上海会展企业行为规范,引导会展经营主体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维护会展市场秩序。

3、建立科学有效的会展评价体系,一是充分利用当前的统计指标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对各类会展数据加强整合与共享,指导上海会展业发展;二是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会展业发展评价体系,不仅要统计成交额、营业额结果性指标,也要探索对市场需求、会展的社会效应及市场诚信度等会展业可持续发展性指标的统计评价方法,全面评价上海会展项目;三是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和有关咨询机构、研究机构对上海会展发展的专项问题进行研究,提供数据,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三)放宽市场准入,实现会展业体制突破

根据我国加入wto服务贸易承诺开放的领域,结合上海会展业发展特点,加大会展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会展市场的开放度。

1、大力吸引国际知名的会展公司和配套服务企业入驻上海,鼓励外资、民资通过重组、拆分、兼并、收购等方式参与会展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深化会展业的中外合资、合作试点。

2、以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引导上海会展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集团,鼓励有实力的会展企业在资金、运作、人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争取早日上市。

3、调动各方面办展积极性,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支持办好能在本地常年固定持续办下的展会,除了要继续全力以赴办好已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展览会之外,还应鼓励相关会展企业积极策划、组织有市场、有创意、有效益的展览活动到本地举办。

(四)强化会展业品牌建设

1、瞄准国际著名会展企业,在工商、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会展品牌项目和会展企业落户上海。

2、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展览品牌,利用国际展览的资源,将中国单独展与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8064.html

更多阅读

?上海2040年规划设计方案图! 上海2040总体规划

2014年9月10日, Sea-Hi!上海2040总图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召开,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组织,市规划协会夏丽卿、毛佳樑、蒋宗健及市规划学会叶贵勋等专家、市规土局团委以及市规划院全体职工参加。一张总图,描

异业联盟合作方案 运营商异业合作,新的突破口

最近运营商的异业合作项目可谓是遍地开花。   比如两个星期前,电信跟余额宝的合作项目在广州上线。广东的余额宝用户授权电信冻结余额宝账户里的指定金额,便可以免费申领一台手机。当然,用户需要承诺每月最低消费。除此之外,没有其

年底高送转 公布时间 “健康服务业发展”配套方案年底公布

     《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于10月发布后,约十五项重点工作任务正由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十余部委分头推进,制定落实的相应配套政

声明:《上海会展业发展 上海会展业发展行动方案》为网友周末画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