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 外资油企抢滩中国不含糊



      当多年来卖方占据主动地位变为买方有了更多选择权时,成品油市场变得更加刀光剑影。各路诸侯跑马圈地的步伐加快,奇招迭起。这其中也不乏在华投资的跨国石油石化企业“忙碌”的身影。8月17日,天津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投资15亿—20亿元,以收购、租赁、新建、控股、参股、承包等形式在山东建立拥有200座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网络,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已将触角伸向山东。如今国企巨头、外资、民营等竞争主体进入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使得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出现,并日益进入“白热化”状态。

  抢占制高点

 外资企业 外资油企抢滩中国不含糊

早在2006年———距离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开放的最后期限不到一年的时候,跨国石油石化企业为抢占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后的市场制高点,已经开始陆续加大了在华“跑马圈地”的力度,其在华投入资金的策略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2007年1月1日起,《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实施,取消了经营企业的性质限制,代之以经营规模的限定,成品油销售只能由两大石油公司经营的垄断保护被打破,批发和零售两个市场正式开放。借着这股“东风”,近年来,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纷纷提升中国业务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将对华投入资金确定为亚洲发展战略的重点,并将中国业务融入其全球化发展格局中,更随着对华投入资金信心的不断增强,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在中国的投入资金由过去的小规模、短期性、局部的投入资金转变为当前更具主动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全面大规模投入资金,既投入资金上中下游的最终产品,也投入资金相关的中间产品;既投入资金生产性项目,也投入资金销售、储运等配套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链并趋于完善,与石油石化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的投入资金热点。除此之外,为了便于将在华企业真正纳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近年来在华投入资金项目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控股或独资办法,尤其是在中国已基本完全开放的下游化工领域。

  面对中国成品油销售这块“蛋糕”,除了我国国有大型石油企业,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在近几年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外,跨国巨头们更是见缝插针,通过多渠道合作方略加入竞争的行列。主要国际 石 油 公 司如BP、SHELL、VITOL、CHEVRON、EXXONMOBILE以及PETRO鄄BRAS、PDVSA等一些具有外国政府背景的石油巨鳄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开设了公司或办事处,主要经营贸易、储运、成品油分销加油站等业务。此外,他们在炼油项目和内资上也有一些初步的合作。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投资力度显著加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成为跨国巨头重拳出击的最明显的表现。跨国公司投资十几亿、几十亿美元的一批项目陆续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赛科乙烯项目、南海壳牌石化项目以及西气东输等大型项目金额都达几十亿,埃克森-美孚、壳牌不断增加其在华新增投资用于发展上下游一体化业务。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开始调整在华石油石化领域投资的布局,由过去小规模、短期性、局部的投资转变为当前更具主动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全面大规模投资。

  投放加油站

在跨国石油石化公司之间的国际化竞争逐渐转为国内化竞争的过程中,抢滩布点加油站就成为跨国巨头们最务实的选择。

  2007年下发的《成品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和《原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为外资企业在华建立加油站、批油和仓储企业,或在华并购加油站等油品经营企业提供指导,从而为我国原油、成品油市场打开大门扫清了最后的障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截止到今年3月份,仅北京地区壳牌和道达尔分别以18家和11家位居外资油企加油站的状元和榜眼。而跨国石油石化公司为能在中国全面放开市场前,先于竞争对手在华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营销网络,已经在华掀起了大规模本土化生产的热潮,其老对手们也紧紧相随,在中国摆开争夺的阵势,从而使其之间的国际化竞争转为国内化。

  据了解,目前,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等外企在华拥有千余家加油站。壳牌石油将在山东新建200座加油站更是会让山东市场竞争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壳牌此举将改变山东近9000座加油站的竞争格局,尤其是5500余座民营加油站或将迎来被整合的良机。”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据悉,目前山东约有加油站8940座,其中中石化2600座、中石油738座、民营加油站5547座。显然,目前山东成品油市场竞争主体众多,已由过去的中石化、中石油两家独大逐渐演变为中化集团加入、外资加油站抢滩及民营加油站混战的多足鼎立的格局。而外资加油站进军山东,壳牌并非第一家。据了解,自2004年12月我国宣布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之后,韩国的LG集团、烁眸石油株式会社、佳施加德士(青岛)能源有限公司、鲜京(SK)集团相继通过并购、新建等方式进入山东成品油市场。目前,上述外资企业已在青岛、烟台、济南等地开设了13座加油站,成品油年销量超过3万吨。

  事实上,众多竞争者的加入,也让山东省内成品油资源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全国成品油整体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山东成品油市场更加疲软,价格下滑,盈利能力下降。”中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在山东省政府日前举行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明确表示,随着山东成品油供大于求的矛盾日渐突出,其将加快天然气业务拓展,探索开展加油站充电业务。济南一民营加油站老板对记者表示,竞争者越多,民营加油站的日子越不好过,“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傍上国际石油巨头”。

  而对于跨国石油巨头在中国的“越战越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隗志安表示:“今后的成品油市场必然是走化工的老路,朝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多主体化方向发展,渠道来源越多,市场主体越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7485.html

更多阅读

日本长寿企业 坚持活着,中国诞生的长寿企业

      1998年,我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习,专家们对中国企业寿命是持悲观态度的:9年,这是中国企业管理专家们对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的结论。  歌德曾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真理之树常绿。  无数的中国企业在9年前就死去,也有很多的中国公司

光明乳业企业文化 外资乳企争抢中国乳业“蛋糕”

     9月蔓延的“奶荒”似乎并未痊愈,反而留下了原料成本高企、奶源供求紧张的“后遗症”。一边要破解奶源之困,一边是外资高调进入液态奶市场“虎视眈眈”,对于国产乳业而言,前路依然坎坷。  中国乳业市场永远不缺乏戏剧化的变

外资投行排名 外资投行眼里的“中国经济问题单”

     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7.6%的同比增长使外资投行集体下调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摩根大通将中国2013年GDP增长预期从7.6%下调至7.4%;同时将中国2014年增长预期从7.7%下调至7.2% 。野村证券甚至将中国2014年GDP增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日企踌躇“中国替代战略”

     “中国+1”策略潜行  从2012年10月底至11月,日本各大企业陆续发表了2012年度中期决算报告。日本电视台近期在分析各大企业决算结果时,分析了由于“中国风险”持续而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受到影响的行业,并将关键词设定为“中国

声明:《外资企业 外资油企抢滩中国不含糊》为网友遇见未来不躲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