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序兰亭”:跨越文化边界的雅集(1)



  东西方文化正在迅速形成新型交往方式。当我们能共同欣赏抽象艺术、线条艺术,欣赏书法线条的节奏、韵律等形式意味的时候,就存在可以共通的审美接受心理,就具备了欣赏和理解书法的文化心理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展览是当年发生在兰亭的那次文化聚会的当代回响,是中国文化和比利时文化、欧洲文化的一次跨越文化边界的雅集。

  安静的布鲁塞尔的晚上,难得看得到那么齐整,那么大片的灯笼亮起。就算是大皇宫,也只不过有一些彩灯在边缘勾勒。来旅游的十几岁的孩子们把书包扔起来,看着那大些大片的灯喊“乌拉”。10月份的晚上,天还是挺凉的,路过的欧洲人把脖子从大衣里钻出来,好奇地看看,又走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时候,心里的确是挺开心的。

  那片灯笼包在艺术山广场左侧的一幢建筑上,1958年,这幢建筑曾是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会议宫。灯笼是红黄两色的,全亮起来的时候,就成了一面灯墙,墙上,黄色的灯笼簇拥出一个红色灯笼组成的怪字,“茶”的字头下一个“食”字。建筑的大门,一早被做成了中式牌坊的模样。

  这是旅美华人艺术家谷文达专门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展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天堂红灯——茶宫”。这座叫做“王朝”的大厦,也是这次中国艺术节的信息中心,和艺术节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再往前走,就是布鲁塞尔的皇家美术馆。在这里展出的,是2009年10月13日“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用力推开沉重的、黄铜铸造的扶手,走过有高高玻璃天顶的大厅,转一下,看到熟悉的月洞门。从月洞门走进去,左手的壁上画着传统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每一样用具旁边,是相应的英文单词:“brush”,“ink”,“paper”,“inkstone”。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单词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墨迹特有的灵活与酣畅,带来了印刷体无法体现的生动和温柔,中西的小碰撞,就这样有了一个趣味性的开始。

  4个英文单词的书写者,正是中方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馆国际事务部馆员杨应时:“先用一些小工具,引起大家对中国书法的兴趣。”他笑着说。他认真研究过书法,是个书法爱好者,自己也能写一笔不错的毛笔字。

  中国书法的故事,从兰亭讲起

  走过写着“再序兰亭”几个大字的深红色背景板。策展方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处让人耳目全新的公共空间——兰亭情境。3张绍兴兰亭实地景观的巨幅图片铺满了整整一面墙。

  静静的兰亭两侧是缓缓流淌的溪流,生动地再现了古人兰亭雅集时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场景。空间中央搭建的平台上是以北京故宫流杯亭曲水流觞场景图片制作的大型投影装置,潺潺的流水声若隐若现,令人神往当年“群贤毕至,老少咸集”的场景。影像四围铺着来自中国的青灰石板,可供观众休憩静思。空间里还陈列着与兰亭雅集相关的书法、绘画和相关资料,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傅抱石的《兰亭图》的真迹。

 “再序兰亭”:跨越文化边界的雅集(1)
  “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感受兰亭雅集的风雅淡泊,还可以体会曲水流觞的闲情逸致。”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说。

  为什么中国书法展览要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入手?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是“再序兰亭”的总策展人,他认为:这是因为王羲之和《兰亭序》是一个故事,从这个极富传统文化的故事讲起,可以深入浅出地道出中国书法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幽雅。

  不同于传统书法展出单纯的“物件呈现”的方式,“再序兰亭”书法大展体现了非常明晰和开放的策展思路。书法展开幕式上,范迪安说:“我们中国文化的传播,确实要学会讲故事。其实我们看很多西方的经典,不见得都记得每个剧集作家的生平和内容,但是故事我们记住了,我想我们这次要给人家讲一个故事。”

  从一个故事讲起,展示中国书法的创造奥秘和丰富传统,是这个展览在策划上的独特思路。范迪安说:“纵观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在《兰亭序》光辉的照耀下,中国书法在不同的时代文化条件下,通过对传统的继承、转换与超越,形成了书法内涵和风格不断延展的长河。从中国书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古代到今天延绵不断的奥秘。这个展览题目‘再序兰亭’中的‘再序’二字,蕴含着一千多年来书法不断的‘再生’与‘再创造’的意义。”

  书法展上共展出120多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和其他公私收藏的中国书法、绘画和当代艺术精品,从唐朝褚遂良的《摹兰亭序》到明朝董其昌的《临柳公权兰亭诗》,从北宋米芾的《珊瑚帖》、宋徽宗的真迹《闰中秋月》到清朝金农的《自画像》等诸多传世精品。许多珍品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在海外展出。董俊新介绍说,《再序兰亭》,是1949年以来中国在海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书法展览。精品数量、作品创作的年代跨度,可谓空前。

  “最早谈起展览距现在差不多都两个年头了。”杨应时说,那时,他还在美国学习。“这个主意最早出自策展人之一柯廼柏先生,他很早就想在欧洲做点和《兰亭序》、王羲之相关的展览,但一直都只有想法而已。后来他碰到了范馆长(范迪安),范馆长本来也在筹划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中的一些项目,也不一定想到做一个书法的展览,柯先生提起之后就有点一拍即合。他们在欧洲就谈起来,刚好史蒙年、朱青生教授都在,几个人谈起来也不谋而合。”

  这里提到的柯廼柏,是1980年中国首批接受的来华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外国留学人之一。他会说流利的中国话,写一手好书法,甚至自己发展了一套创新书体“画书”。目前,他在法国东方语言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史。在策展中,柯廼柏提到了王羲之这个人物对于西方观众理解中国书法的重要性。

  最初的策展思路很传统,杨应时记得,他第一次正式参加策划会议的时候,还是一个线性的思路,讲述中国书法传统的发生、延续、发展。然而最终,大家跳出了线性思路的限制,将思维发散出去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书法的几个层面上。

  “用我们常规的思维去想问题,就觉得书法是写字,只要你不认识字,你就没办法欣赏书法,对不对?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就要打破这个概念,书法不是关于写字的。如果只是抄着写字,那么就是写字,不是书法。书法是有它的道理的,严格地说是有几个层面来研究书法的,一个是‘技’的层面,就是说书法是一种可以写很好很漂亮很优雅或者说很丑陋的字的方法或技巧,一般人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获得这种技能;另一个是到了艺术的层面就是一种‘书艺’,这就不是说一般人可以很轻易地达到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书法的名家、大师,名家和一般的人,水平就是不太一样,艺术的层面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还有一种更高的层次,就是一种‘道’的层面,比较哲学了,书法跟很多方面发生关系,比如宗教,人的心性、个性,人的修养、文学功底、身体状况,你还有书法里面更玄的这些道理,一些哲理性的东西。有些人在研究书法的时候能够联想到很多东西,比如说舞蹈,书法和舞蹈的关系,书法的线的运动、节奏感、韵律感,里面是有音乐的东西。还有很多方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7391.html

更多阅读

许兰亭:法庭质证和交叉询问的技巧

【按语】新刑诉法有关证人出庭的规定,将要求刑辩律师掌握更多庭上质证的技巧,即掌握更多交叉询问的技巧。在这个时候,不由得想起资深刑辩律师许兰亭这篇文章,相信读者尤其是作为刑辩律师的读者看了之后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是全文—

曲江新区:做文化改革的探索者

      2013年,曲江新区实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班子建设“五位一体”和“国家队、国际牌”战略,着力打造科学发展的先导区、文化建设的标志区、金融创新的领航区、产业聚集的核心区,继续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辐

“再序兰亭”:跨越文化边界的雅集(2)

  这些层面,都从《兰亭序》的故事发散出去。  “西方的观众,只要对中国书法有点兴趣,了解了一点书法的历史,一般人都听说过《兰亭序》、王羲之。不一定很了解,就从一个很小的故事讲起,讲一个中国2000多年前非常普通但是又非常高雅的

解读:山寨文化里的“似”与“不似”

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山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山寨手机”只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现象,从手机之外的其他很多行业中,其实都可以找到“似山寨而又非山寨”的现象。将这些现象与“山寨”进行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廓清哪些是“

声明:《“再序兰亭”:跨越文化边界的雅集(1)》为网友混江龙霸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