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油漆匠 从“油漆匠”到“艺术家”的变迁



 文/肖虎

      油漆匠(painter)——画家(painter)——美术家(Artist)——艺术家(Artist),从汉语语义的解释,这几个词的链接十分有趣,而各种新的技艺手段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颇耐人寻味。

 两个油漆匠 从“油漆匠”到“艺术家”的变迁
      西方当代艺术之父杜尚,最先是科班学画的painter,年轻时模仿塞尚风格的油画,后来创作了《有胡子的蒙娜丽莎》。直到把小便器搬进了美术馆并美名其曰《泉》,臭名昭著却惊世骇俗。最后他连现成品都懒得去摆弄了,而整日饮酒对弈抽雪茄,无为而无。这却使他赢得了西方艺术史上无可替代的艺术成就。沃霍尔、博伊于斯,郝斯特,个个都是“不务正业”。然而通观他们一生的艺术实践都具有相似的艺术人生轨迹,那就是从Painter蜕变到Artist。他们放弃了画笔却赢得了整个艺术世界。

      科技促使现代艺术家们放弃传统的绘画工具而接受机械复制艺术的手段。早在上世纪初,由于摄影术的发明及电影的出现,就有人认为“绘画已经死亡”。西方六七十年代,正当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流派,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极少艺术登峰造极的时候,又有人惊呼“当代艺术已经死亡”!另一个极端接着出现了,新写实主义、超前卫主义、新表现主义、各种新流派纷纷应运而生。如果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史是一部艺术技艺的进化史那一定是大错特错了。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发展史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为核心成螺旋状扩散上升。外延无限扩张,而精神实质不变。

      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家的艺术探索,艰苦卓绝,成就非凡。包括我们熟知的徐冰、谷文达、蔡国强,还有英年早逝的旅法艺术家陈箴。他们以观念、行为、装置等综合艺术作品在欧美艺术界闻名遐迩,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家融入了国际上前卫艺术家的主流。他们都曾受到过良好的、严格的传统美术学院的技术训练,事实上他们也是从先前的一个Painter转向Artist的。中国艺术家徐冰早在80年代末就以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天书》成为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利用古代印刷活板刻字的技术,在梨木板上一刀一刀地徒手刻制出谁也看不懂的“错字”,然而印刷在宣纸上,手工之繁琐,工程之浩大,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后来他更将中国的“书法”发扬光大。发明了一种中英文并置的字体,鼓动“老外”们参与他的“书法课”。这种现场互动式的行为使参与者趋之若鹜,欲罢不能。蔡国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对火药烟花情有独钟,且活学活用乐此不疲。其作品所反映出的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境界。

      中国当代艺术应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表现在社会对艺术家创作自由的宽容和大众媒体对当代前卫艺术的关注,表现在一般民众对前卫艺术相当程度的理解。官方半官方举办的许多重要的展览,也往往吸纳了一定实验艺术家的作品,“国、油、版、雕”加装置影像,每逢大展济济一堂,其乐也融融。

      Adobe是世界著名的软件开发公司,它开发的软件中,有一种就叫“Painter”(画家)。这是一个完全用计算机摹仿人类绘画手工技艺的软件,油画、水粉、水彩、版画、素描、甚至水墨,具有令人着迷的强大艺术表现效果。如今的画家不需要再爬上脚手架,手工绘制巨大的户外广告牌,取而代劳的是先进快捷的电脑喷绘。但是美术学院并不会就此关张大吉,夸大现代科学技术对手工技艺的破坏是言过其实的。结论是,重要的不再是Painter(油漆匠,画家)或是Artist(美术家,艺术家),而在于艺术里的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7305.html

更多阅读

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 历史的足迹

七/1-1大境从民办到重点的历史足迹62年―――79年(17年)1962年3月 大境建校,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建校背景:国家适逢经济困难,又值中、小学入学高峰,为此中央提出“两条腿走路,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学方针,南市区新办12所民办中学,除大境外

声明:《两个油漆匠 从“油漆匠”到“艺术家”的变迁》为网友沦落成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