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手机上网吗?不管你用还是不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手机网民已突破1.81亿! 变化的还不只是数字。从手机网民的具体职业细分状况看,学生占比下降,其他各类职业的手机网民比例均比2008年有所增长。其中,白领人群增长显著,取代学生群体成为手机网民最大的职业阶层(如表1所示)。
![电脑用手机流量上网 取代学生一族白领爱用手机上网](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83821081482.jpeg)
艾瑞咨询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手机网民的潜在消费能力正在形成,对运营商来说,推出有针对性的付费产品,大势所趋的环境已经成熟。 18~30岁年轻用户是手机网民的主流群体 艾瑞调研数据显示,从2009年中国手机网民年龄分布特征看:一方面,手机网民整体偏年轻化:年龄在18~24岁的消费者依然为第一大使用主体,其占比达50.7%,这和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另一方面,手机网民构成趋向成熟化:25岁以上用户群较2008年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25~30岁的占比由2008年的16.9%提高到24.4%;25岁以上的用户占比由2008年的26.5%提高到43.8%(如表2所示),显示出移动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手机网民从年轻用户快速向成熟群体扩展。 移动互联网以男性为主体,性别比例差距将逐渐缩小 艾瑞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手机网民性别比例依然是男性居高。手机网民男性比例为82.2%,女性占比仅为17.8%,与2008年基本持平,女性占比较2008年增长了约1个百分点。根据CNNIC历年的统计调查显示,互联网男女用户性别比例由2000年的3:1发展到2009年接近1:1,女性用户比例逐年上升,这是由于互联网宽带化促进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改变了互联网用户男女比例构成。遵循传统互联网发展历程,结合移动互联网所处阶段特征,艾瑞预计随着3G商用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带宽增长、手机功能增强、上网资费下降、用户认知度提高,将促进手机网民性别比例逐步均衡发展。 手机网民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分布正在趋向分散 艾瑞调研数据发现,手机网民集中在中国三大经济中心:华南、华北和华东,三个地区的手机网民占比达到69.3%(如表3所示)。从手机网民的地区分布情况看,2009年手机网民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华南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2.5%,华北、华东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为21.7%和15.1%,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同比2008年研究发现,受广东手机网民大幅下降影响,华南地区的手机网民占比整体下降13.9个百分点,而华东地区的分布比例则从11.3%增长到了15.1%,手机网民在其他地区占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地域分布趋向分散的态势已经逐步显现。 艾瑞咨询认为,手机网民规模的地域性分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电信运营商的推广力度有关:一方面,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聚集了中国较高学历和较高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这类人群对手机上网等新业务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电信运营商下调手机上网资费及开展规模促销,加大数据业务推广力度,推动了地方手机网民规模迅速增长。 1000~3000元月收入群体占主体,高学历群体增加明显 调研数据显示,手机网民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之间,整体占比51.7%。收入高于2000元的中高收入手机网民群体占比从2008年的15.1%增长到28.0%。与2008年相比,高收入群体明显增加,而低收入人群下降显著。3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由4.8%增长到2009年的10.6%,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由52.9%下降到2009年的37.8%(如表4所示)。 从学历层次看,手机网民用户学历主要分布在高中及高中以上,占比70.3%;与2008年相比,大学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网民的占比由17.0%增长到20.8%,高中学历网民占比由37.7%降低至31.6%。由此可以看出,在手机网民快速增长初期,手机上网逐渐在吸引高学历人群。艾瑞咨询预计,未来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在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的情况下,高学历人群仍将保持较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