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的领导性市场地位就好了。金控下面我们还有很重要的子公司,包括做创业投资,就是风险投资。我们也有做证券投资顾问。我们的金控创投现在在台湾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事业,比如电视购物,我们开台一年就达到损益平衡,这破了世界纪录。 我想我们跟其它的金融机构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的资产配置是比较分散的,我们获利也是比较分散的。资产最大的当然还是银行,包括台北富邦银行和香港富邦银行。我们总资产是新台币差不多3万亿,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是6000亿人民币。 从台湾封闭期到开放期到现在,富邦所采取的,我归纳为六大策略创新。一是金融百货策略;二是整合营销策略;三是策略联盟;四是并购加速成长;五是事业群架管理策略;六是迂回布局大陆市场。 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大概是一个封闭的时代,我们是不讲究效率的。 1961年我们短暂开放过保险市场。我们在台湾可以说是第一家的民营保险公司。 走到后面就是所谓的开放期,所谓台湾的解严,经济上也开始推行一连串所谓自由化的措施。从1980年开始我们就开放了美国保险公司的分公司,到1988年整个证券公司开放,到了1992年所谓商业银行,还有基金管理公司也开放了。到1993年整个保险市场都充分开放,到1995年金融业也开放了,1998年期货也开放了,1999年工业银行也开放了。 开放的结果当然是服务质量的提升,因为以前的金融机构都是公营的,所以服务品质当然是提升了,另外产品加速创新,因为竞争,新进入市场的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我怎么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其实所谓吸引国际人才,跟现在大陆很像,不是真正说外国人来加入本地的金融市场,而是把外商中有服务经验的台湾人吸引回本地的行业,因为他们过去在外商那有一些经验,现在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有一个很大的舞台让他发挥。 当然负面的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下子市场开放,因为封闭太久,当时大家认为只要拿了一个牌就是暴利。所以当然一定造成市场分散,因为过度竞争。所以过度竞争之下报酬肯定偏低,所以一定会泡沫化。在2000年的时候台湾有53家银行,证券公司有142家,而且这是开放初期,从400家一直下降到142家;产物保险29家,人寿保险有31家。 我们看到刚才说的过度竞争,ROE(净资产回报率)是非常低的。我记得花旗银行在不可一世的时候,它的ROE是25%,台湾的银行业在2000年的时候它的ROE不到10%,证券业更可怜,只有1.7%,所以这是非常低的投资报酬率。 在开放期,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只要发牌我们都想办法拿牌,所以不管你是银行开放也好,保险开放也好,资产管理公司开放也好,我们都进去。所以我们主要事业是从1988年证券市场开放以后陆陆续续成立。所以,我们就成为了台湾可以说产品线最完整的一个金融机构。这就是我们创新策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所谓的“金融百货”。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所谓的“一次购足”,一个客户到了富邦,他可以一次购足他所有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所以我们当时也从分业经营走向跨业经营。 一直到2001年,台湾有了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法,所以我们就把所有的富邦公司全部自己透过内部的整合,把它往上成立一个上一层的控股公司。我们所谓金融百货的策略开始被所有台湾的金融公司模仿。 我们采取的第二个创新策略就是所谓的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其实就是“交叉销售”。我们当时比较引以为傲的,例如富邦银行在发行白金卡时,我们去我们自己的数据库里面,把名贵车,有房屋的,这些都是有产阶级的,有可能变成我们白金阶级的,我们就把他捞出来,他只要签名,同意成为我们信用卡的持卡人就已经完成发卡的手续。一般我想一百个能有十个响应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我们有50%的响应率,当时在台湾造成了一个轰动,这个我想也成为了一个世界纪录。 当时台湾在1998年有一个本土性的风暴,台湾很多上市公司也因过度杆杠化而倒闭,我们富邦银行是一个中小银行,也是受伤很惨重,我们当时想是否拉一个公司来做伙伴,因此有了跟花旗银行的结盟。问题是花旗为什么会选择富邦,当时富邦还没有走出台湾,而且也是没有什么知名度的金融机构。其实就是因为花旗当时的策略跟我们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发展成为一个金融百货的金融机构。
当然我们的收获就是知名度的提升,大家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巨人做你的策略联盟的伙伴,我们在地雷引爆以后被人家说摇摇欲坠,然后很快就恢复了。后来在2004年我们与花旗解除策略联盟。
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所谓的整并期。刚才我说的过度竞争,就是希望说是否让金融业可以减少,恶性竞争可以降低。那也是配合2000年整并的趋势,当时全球都在做规模扩大,当时有好多个银行通过合并把规模扩大。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法,表示金融业的政策重心从自由化已经转向整并,当时我们提出来一个观念:成立金控公司,希望达到三个“C”效益,一是Cost Savings,二是Cross Selling,三就是Capital Efficiency。金控公司已经成为台湾金融业扩大规模和跨业经营重要的平台。
从2000年以后台湾金融业进入一个整并期,合并的一些案子很多。我们觉得除了靠自己成长,最重要的是透过并购。
我们认为并购当然不能乱来,并购一定要有纪律,“方向正确、价格合理”。例如思考之一是为了经济规模,达到比较大的经济规模。我们并购是为了要取得一个战略的地位,比如说我们到香港去并购港基银行,就是为了取得一个能够参股大陆银行的机会,所以这种并购就属于一个战略地位的考虑。
当然要选择好的时点,不过有时候天时是最难控制的,你自己觉得都已经准备好了,老天爷也不见得会帮助。我们是运气比较好,我们被人家认为我们是危机入市。我们在香港并购港基银行,后来改名为富邦银行(香港),刚好是SARS结束的时候。当然去年我们最出名的就是买了台湾的ING安泰人寿,这个也是因为金融海啸。我们的规模,从1999年的股票市值大概30亿美元一直成长到现在接近100亿美元的市值。
我们第五个策略创新,就是事业群架构管理。打破原本以子公司为主的运作模式,重新依据客户导向原则,成立事业群。
我们刚才讲说变成一个客户导向的管理模式,最主要就是在产品面、通路面跟客户管理要整合营业。例如我们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里面有四成都是来自我们内部的通路,所谓内部通路包括银行、包括产险公司,包括证券公司帮人寿保险公司卖,所以我们跨售比例是非常大的。我们从原来的每位客户有2.77个产品往来,现在已经达到了11个产品往来,不是只有一种产品的关系,是有多种产品往来的关系。
下面我要讲一下我对台湾金融市场的看法,经过了我刚才讲的整并期,现在台湾还有38家银行,还有29家人寿保险公司,还有93家的证券公司,以台湾的市场来看这个数目都太大了。所以我们认为继续整并这是台湾金融业必须要走的路。
但是这个整并最大的困难,台湾的银行业有50%还是在公股银行的手里面。过去公股银行民营化的时候,过程有一些不被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所以现在台湾新的政权和新领导人,他们倒过来认为说这个公股银行不能继续推动民营化。所以公股银行必须要留在国家的手里面,这对银行整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整并的效率当然是不会达到我们想像的成果。
我们采取第六个创新的策略,就是迂回布局大陆市场。我们在2004年并购了香港的港基银行,并更名为富邦银行(香港)。所以在我们台湾金融业都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你怎么有办法参股大陆银行?所以我们想办法就绕到了香港。
谈到两岸金融发展契机,当然大陆市场吸引力非常大。我们应该追随我们客户的脚步,能够延伸服务大陆台商客户,我们很多客户他们的工厂都搬到大陆上,所以他在台湾现在没有资金的需求,过去因为台资银行没有办法登陆,所以他们也会产生融资困难。刚才我也在一个场合提到说,台湾的经济大家都知道以中小企业为主,相对众多的台商在台湾都是中小企业,大陆的银行是缺少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更何况服务台湾的中小企业。因为现在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济发展上面有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我觉得以后我们台资的银行能够登陆,怎么协助台资企业能够壮大,我想这对大陆经济的发展也会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当然,大家看到大陆现在经济飞跃成长,也希望开发新客户,就是大陆本地的市场,“开创金融事业的第二春”,但我们有些同行对于大陆市场可能太过于乐观。我只说我们是精壮,不是精瘦,虽然小但是我们肌肉练得还是蛮发达的,现在台湾金融市场的佼佼者应该也有一两把刷子,也不见得到大陆来就完全不堪一击。我们希望从小做起,我觉得一级战区都不要考虑,所以我们的目标可以考虑从二线城市,在那里我们台湾金融机构应该还有机会。
最后我想提供金融海啸以后对新的金融商业模式我的一些浅见。最近美国的国会,已经通过大型金融机构分拆草案,他认为有必要的话他要分拆和降低资产的规模。
在花旗集团成立的时候,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准许银行跟证券混业经营。现在有一些说法是,应该要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太大了。因为金融海啸以后,其实金融市场碰到所谓的去杠杆化。所以,投行就要去投靠大型的商业银行,因为商业银行有存款,就会带来庞大的资产。
我想未来真正大型的投行可以独资生存,其它的大概都要走所谓的小型化,变成个精品式的经营,没有办法再去追求规模和大型化了。
分拆到底是趋势还是不是趋势呢?我觉得各有优点。如果可以在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可以自己选择,金融业应该要有这种选择的空间。当然监管机关要知道说,他不要这个业务复杂到他自己没有办法选择。
我的结论是,当然创新永远都是企业不断成长的引擎,而且竞争力也会透过更多的整并来提升。未来我们也希望能提升两岸金融业合作,发展具竞争力之经营模式,建立一个两岸三地的区域金融中心。这个目标也需要两岸的金融业来吸收和达成。
未来金融业到底分业还是混业,什么是最佳的经营模式,我想还在继续演变,这就是我的结语。
(本文根据作者11月20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整理,经本人审定。因篇幅原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