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Windows 7推出时的万众期待相比,11月18日,Google正式推出的Chrome OS在产业界的实际影响短期内几可忽略不计,但其意义却极为深远。事实上,它标志着IT产业一出波澜壮阔的商战大戏序幕正式拉开——谁将主导云计算时代?
相似的竞争,要追溯到30年前。IBM、苹果、微软三巨头对PC产业控制权的争夺,Windows最终胜出,成为软件之王。但在云计算时代,Google并不清楚最开放的企业是否会像微软一样最终获胜,尽管它在该领域具备领先优势,但许多新业务尚未起飞。 微软是终端之王,已掌握了PC、智能手机以及其它客户端设备上的软件,更容易实现云计算时代的无缝连接。Windows 7注定将取得成功,经历过令人失望的Vista之后,人们有强烈的升级需求。虽然Chrome OS成功吸引了世人的关注,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不可能对微软形成实质意义的威胁,Google尚无心、也无力在操作系统层面与微软全面开战。Chrome OS只是Google的种子业务。 Chrome OS是一个为上网本设计的轻量级开源操作系统,其本质是终端以浏览器为中心,一切计算和应用则放在数据中心的云上。它是Google对云计算时代设想的体现,厚“云”薄“端”,所设想的应用环境是网络无处不在且稳定可靠,可以理解为一个在开放云计算中心下的哑终端平台,但一旦网络不稳定,哑终端就很可能变成死终端。 Google的收入主要来自网络广告,只要有更多的人上网,就能增加Google的营收。因此,Chrome OS是一种有力的支持,它瞄准的是上网本、智能手机之类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应用的系统,对企业级市场和家庭市场无力涉足。而微软对上网本的重视只是为了不让竞争对手占领该市场,避免用户习惯使用Windows之外的操作系统。 Chrome OS真正的意义是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多年以来,微软成功营造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但自Android出现后,Google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大联盟模式开始对其形成冲击。Google让参与者从客户变成合作伙伴,让操作系统由一种软件更多的成为大规模合作的催化剂。 换言之,Google在动摇微软的根基。大联盟模式的本质是重组产业利益格局,通过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同盟军的力量,逐步瓦解旧的以软件产品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可以想见,各大OEM厂商出于竞争的考虑,也会对Chrome OS一定的扶持,以制衡微软,就像扶持AMD制衡英特尔一样。 但挑战在于,用户是否能真正接受Chrome OS的理念(所有应用都变为Web应用)?这也是Google跟微软的最大分歧。微软认为桌面在云计算世界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更倾向于直接为桌面应用提供服务而不是通过Web浏览器。微软所理解的云计算中,云和端是并重的,是“云-端计算”。 而且,尽管计算能力在重新向集中化发展,但在某些方面却在更进一步分散化。云计算时代,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中心和网络服务上,也体现在外围设备市场的主导权上。以上网本为例,也正在发生由“人们的第二台笔记本”向“新兴市场的第一台价廉物美的笔记本”的转变,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移动设备,这让Chrome OS的未来更增添了变数。因此,就连Google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都曾公开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Android和Chrome将发展成为同一款操作系统。” Chrome OS成功的关键,几乎完全取决于Web应用会多大程度上代替传统软件。Google依然在试探虚实,其与微软的正面大规模对决,可能还要等上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