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舒 被誉为“乐器之后”的小提琴,靠其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情感深受演奏家和听众的欢迎。作为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颇受瞩目的艺术投资品。 古提琴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实用性。不管是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还是拍出2.3亿元天价的元青花罐“鬼谷下山”,其最大的实用价值不过是摆放在室内供人欣赏。古提琴的情况则截然相反,它们的最佳归宿在演奏家手中。这些古提琴与演奏家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中国古玉文化中的“玉养人,人养玉”。由于古提琴价格昂贵,目前出现了“共同出资再租给演奏家”的投资方式,古提琴基金应运而生。 共同出资 分享收益 共同出资方式在过去20年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专门为投资人和演奏家牵线搭桥的机构,同时瞄准古提琴的基金也已经现身。小提琴交易商弗洛里安·莱昂哈特在2007年打造了一只古提琴基金,募集5000万美元收购了近50把大师级名琴,然后将其中的30把出租给由基金管理董事会挑选出的30位演奏家。按照他的说法,古提琴基金的年回报保守估计可以达到8%-12%。尽管现在仍无从验证其回报是否可以实现,但不容否定的一点是,基金乃至专业机构的不断涌现,不仅惠及投资人、演奏家和提琴本身三方,同时对整个提琴投资市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在专业机构的推波助澜之下,古提琴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演奏家所能负担的范围,而高昂的价格也足以把许多一般的个人藏家和投资者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业余小提琴演奏家的英国人奈吉尔·布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践“集资购买”的方法,降低了投资人的进入门槛。 布朗将古董提琴的“股权”分成若干份,出售给不同的投资者,然后把众人集资购买的提琴出租给演奏家使用。演奏家可以选择是否出资成为共同拥有者,但一般情况下,每年相当于提琴总价值0.2%的保险和管理费用则由演奏家来承担;并且演奏家可以按事先商定好的价格,每年购入一定份额的提琴“股权”,逐步成为提琴真正的拥有者。 出生于英国的小提琴怪杰奈吉尔·肯尼迪就是依靠这一方法收获了自己的斯特拉地瓦里提琴。而对出资人而言,他们以较小的本金投入分享了日后出售提琴的收益,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提琴被盗或火灾等事故,保险金也足以保证他们不会遭受任何损失。金钱收益以外,根据惯例,使用该古提琴的演奏家还会每年为所有共同出资人进行一两场的专场演出,让他们充分享受精神和听觉上的双重愉悦。 “历久弥珍” 价值提升 1650-1750年是公认的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小提琴的投资价值开始显山露水。制琴大师斯特拉地瓦里和瓜内里所制作的提琴由于音质出众而广受欢迎,皇室成员争相购买。此后,随着提琴的制作中心从意大利向法国转移,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提琴的投资价值随其艺术价值一起在欧洲各国的提琴演奏家和古典音乐爱好者中散播开来。 出自斯特拉地瓦里和瓜内里之手的提琴是市场上无可争议的头牌,从18世纪末开始就保持着高价位。上世纪20年代,两位大师所制作的提琴售价就已达到2.5-5万美元,并在60年代末首次突破10万美元大关。此后,随着古典音乐在西方的盛行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普遍引入西洋音乐,提琴的售价也随之看涨。1971年,一把名为“布朗特夫人”的斯特拉地瓦里提琴在拍卖行以20万美元成交。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两位大师制作的提琴价格平均上扬超过10倍,远优于同时代其他琴师的作品以及意大利现代提琴和法国提琴的价格。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琴价格突破百万美元关口后,依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保存状态,如今斯特拉地瓦里和瓜内里所制作的代表提琴售价多半高居250-800万美元之间。
![链家价值观案例分享 如何分享一把古琴的价值](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82220614324.jpeg)
细分来看,斯特拉地瓦里制作的提琴中1700年以后的最为珍贵,尤以1715年的作品为甚,不管是在拍卖行还是民间交易中都屡创新高。上世纪70年代,大师制作的名琴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