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戎 如果说2009年什么领域最赚钱,那无疑是房地产。正因2009年可观的收入,房地产成为电信、钢铁、纺织、电器等非地产行业企业眼中不可多得的“唐僧肉”。中国电信、华菱钢铁、ST春兰、深华发、上海申达纺织等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表示要进军房地产。 不惧新政进军房地产 中国电信,不就是那个提供电话、宽带的公司吗?不过,假如您认为中国电信还只是原来的那家电信运营商,恐怕还真是有些过时了。不久前,中国电信旗下的“中卫脉通”的主营业务已经从电信运营转向了酒店管理和房地产开发。 2009年11月13日,国资委将中国卫星通信所持中卫国脉50.02%的股份划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表示,资产重组后,中卫国脉将由以通信类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变为中国电信旗下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资源整合的业务平台,直接参与房地产业务。 这一重组方案引起多方关注,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国电信是否要借此进入房地产领域,成为关注的焦点。 虽然,中国电信集团否认要进军房地产市场,但同时不否认将“计划用酒店、存续的土地资源,支持中卫国脉的重组。”这一矛盾的说法,依然明确显示了中卫国脉的地产化趋势。 中卫国脉的地产化路径,在双方的计划中,早已明确。中国电信与中卫国脉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安排,“在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将以中卫国脉作为中国电信待开发土地资源整合、房地产开发业务经营管理的平台,通过向中卫国脉注入土地、进行合作开发等方式,发展中卫国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促使中卫国脉酒店运营与房地产开发业务协同发展。” “连中国电信都要做房地产,这不是成了‘各行皆房地产’了吗?”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也对电信行业大佬的举动表示了惊奇。 中国电信的举动,似乎代表着一股正在形成的潮流。房地产的繁荣,对纺织、钢铁、电信、电器等行业的公司充满了诱惑。 “跳槽”成了一股风潮 其实,此前一些非建筑类大型国企,比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鲁能集团早已在房地产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而且还有很多大型国企也跃跃欲试,准备进军房地产。 从2008年开始,多家保险公司就在蠢蠢欲动了。而2009年10月1日,新《保险法》正式实施后,保险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的禁令被解除了。以中国保险业的投资规模来看,其可用于房地产业的投资额即便是保守估计,也相当于万科5年的总销售额了。 而在一批贴上房产商标签的国企名单中,海航集团的名字也烁烁生辉。2009年11月中旬,海航地产从复地等大牌地产商手里抢得了位于陆家嘴的浦发银行大厦办公楼,代价是14.75亿。一个多月后,海航集团又高调亮相,用20.02亿人民币的高价收下了复地集团在天津的一处知名烂尾楼。 11月13日,重新回到A股的ST春兰表示,将进军房地产行业,同时不放弃家电业务。 11月25日,深华发A发布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9亿元,募集资金将投向房地产项目。 12月9日,华菱钢铁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出资2000万元成立全资房地产公司。 12月10日,申达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与控股股东上海申达集团进行总金额约2.66亿元的资产置换。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彻底退出传统纺织制造业务,向房地产行业进军。 除此之外,2009年下半年以来,通信、航空、家电等行业均有企业涉足房地产。 “房产热”过度

华东师范大学亚欧中心研究员余南平指出,房地产对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动经济的时候,过度的“房产热”值得关注。“我们不清楚央企频繁踏入房地产业的并购和重组为何能顺利经过批准,但现在这些央企们所做的无异于火上浇油,把各个领域的国有资产与房地产业挂钩,只能使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性越变越高。”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国企担当绝对主角的电力、通信、石油、保险等行业,在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并限制其他类型的企业进入;另一方面,对完全放开的经营性行业,却又不限制国有企业的进入,让这些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的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展开不公平竞争。 李荣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现在我们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说实话,媒体也感到挺茫然的。国资委曾经反复要求,中央企业必须突出主业、发展主业、做强主业,但从央企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国资委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落实。 专家认为,这是这些企业在为它们的闲置资金找寻出路,而房地产高利润是这些大型企业积极入场的原因。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4年内利润暴涨近3倍。目前房地产行业年平均利润达到70%,而就某一个具体的地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