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潮流萨维斯成就 科技创新引领低碳经济潮流



 专访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韩俊良

  华锐风电迅速崛起的密码是:依托有利的政策大环境,积极施行科技创新战略

  本/刊记者 杨海霞

  1月6日,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负责建设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正式获得国家能源局授牌,这是国家能源局授牌的首批16家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之一。

  仅1星期后,华锐风电投资15亿元的风电机组项目在江苏省盐城市开工,该工程专门致力于5兆瓦大型海上及潮间带风电机组的研制和规模化生产,这是华锐风电继实现3兆瓦风电机组规模化生产后,抢占风电行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又一个里程碑。

  2004年从1.5兆瓦风电机组起步,华锐风电依靠科技创新战略,在短短5年多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2008年华锐风电占据了国内新增装机容量的22.5%,国内排名第一,在全球十大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则排名第七。2009年,华锐风电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并成功跻身全球前5强。

  在这一过程中,华锐风电还创造了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多个第一和奇迹:第一家引进国际先进的兆瓦级风电机组技术,第一家实现国产化兆瓦级风电机组规模化生产,第一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兆瓦系列陆地海上以及潮间带风电机组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第一家进行5兆瓦风电机组研制。

  华锐风电的迅速崛起与中国风电发展的大环境分不开,随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战略不断推进,风电产业即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韩俊良向《中国投资》表示,“我们预计未来中国风电会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能源,发电量将占到总发电量的5%以上”。

  华锐风电的目标是:在3年内进入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前3甲,5年内挑战全球第一。

  

  

  政策应扶优扶强

  《中国投资》:有观点认为,中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减排目标主要应当靠水电和核电,那么您如何看待风电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韩俊良:我不同意这个看法。2009年10月16-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风电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也指出要大力发展风电。

  从发展目标来看,我国风电规划在2020年达到1.5-2亿千瓦,折合成7000小时满发容量,基本上与核电的发展目标接近。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因为核电是稳定的电源,但是,核电也有它的局限性,建设周期长而且也有区域限制,它需要在有水资源的地方建设。而中国风资源非常丰富,风电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预计未来风电会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能源,发电量将占到总发电量的5%以上。

  

  《中国投资》:中国应该如何制订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就风电而言,您有哪些建议?

  韩俊良:低碳经济首先是要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但是必须实际去做,我们从事风电行业就是在履行低碳经济,承担起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

  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已经有了强有力的措施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从政府各层面和主要领导的推动力看都是非常强有力的,从总书记到委员长到总理,都对发展低碳经济和可再生能源提出了具体建议,可以说,政府是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

  从行动上看,中国发展风能是全球领先的,2009年中国开发利用风电稳居全球第三,与第二名德国的差距也不大,从速度看,装机新增速度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这是实实在在的应对低碳经济挑战所采取的行动。

  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看,特别是在法律环境上,我国2006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年底修订案通过,都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采取的制度保障。这次修订,确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电网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等,都是在立法上强制性的推动。

  从政策上,目前国家对低碳科技研发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动,除了风电,还对太阳能发电、清洁煤技术、生物质能、沼气发电等制定了扶持政策。这些方面都是同步建设,每个层面大家都在积极地推动。

  要引领未来低碳经济,靠的是创新,科技创新不落后,低碳经济就不落后。我国对新能源创新非常重视,最近挂牌成立的16个国家能源研究中心中就有很大比例是在低碳领域,与风电有关的就有4个,如华锐风电承担的海上风电设备的研发,中科院的叶片检测、还有国网公司的智能电网、大型风电项目并网技术等。我们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也是高涨的。

  有政府推动、立法保障、科技创新、全民参与,这4个方面是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保证,即使在全球,我们的力度都是领先的。

  下一步,应当在电网的同步建设特别是风电、太阳能的保障性上网方面进行加强。过去水电的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已经做得很好,现在还要在风电方面进行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

  我认为,风电开发规模还是要上去,因为国际上还在发展,我们可以讨论,但是不能停步,不能犹豫,特别是像每年国家进行的这种500万千瓦、1000万千瓦的打捆招标集中开发,还应该坚持。分散开发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

  前段时期大家都在谈过剩问题,确实我们现在的装备产业多而散,有70-80家企业,这表明行业是很健康的,竞争也很激烈,但要避免重复建设。国家政策应该扶优扶强,鼓励好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支持他们成为国际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华锐风电也希望能一如既往地得到国家的支持。

  

  《中国投资》:您怎么看待当前风电行业实行的固定电价政策?最近国家取消了风电设备70%国产化的规定,您有何评价?

  韩俊良:过去风电特许权招标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上网电价,因为不能靠政府指令性定电价,这样定高定低都没有评价标准,所以我们国家2003年推出了特许权招标,经过5次招标最终基本确定了主要风资源区的电价标准,所以2009年才出来了4个风区的电价概念,当时我们也参与了讨论。之后的招标主要是设备招标、集中打捆和统筹,2009年还进行了一次打捆招标,我们也参与了内蒙、河北的设备招标。这是有利于风电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在海上风电电价体系还没有确定,可能还是会通过这种进行大规模招标的方式来避免恶性竞争。

  对于70%设备国产化的政策问题,战略性装备的国产化对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国家对这种大规模产业装备的主导技术不能掌握,那么就要被动挨打。过去我们很多产业在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

  庆幸的是,风电行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必须建立我国自己的产业体系,推动民族装备体系发展,推动设备的国产化,所以我认为,风电行业成为过去5年中最成功的产业,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促成了第一梯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现在我们自主品牌的设备占2009年国产设备的80%。这都归功于我们从发展初期就建立自己的国内工业体系和品牌的发展道路,不管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品牌,这是我们最成功的地方。

  2007、2008年以后,实际上外国的设备上也在买中国部件,他们的设备国产化率大部分也已经达到了70%,所以说这条政策影响他们的公平竞争是不对的,之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小是他们已经不适应中国的发展了,他们还将国外的低端产品、低兆瓦的机器销售给中国,还在卖850千瓦的产品,这能有竞争力吗?我认为他们在获取低端产品的剩余价值,那肯定没有竞争力。

 真正的竞争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2009年行业竞争都已经白热化了,政府在投标方面从来没有排外,反而是西方大国对他们国内企业的支持比我们更大,比如美国、欧洲都提出我们在当地设厂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他们的保护比我们更多。

 引领潮流萨维斯成就 科技创新引领低碳经济潮流

  应对低碳经济,争做全球第一

  《中国投资》:华锐风电如何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韩俊良:我们的战略就是“三三五一”,也就是要在3年内进入全球前3甲,5年内挑战全球第一。我们以向全世界全人类奉献更加清洁的能源为己任,以技术创新、国产化、规模化、大型化、国际化为发展战略。

  首要战略就是科技创新。这是我们作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要牢牢把握的,科技创新才能引领企业长久发展站在制高点,这是成功的基本要素。除了本土的研发中心,我们已经在欧洲和北美建设研发中心,面向国际市场。

  第二个战略是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推动国产化,关键部件要靠国产化推动,产业链一定要有中国供应链支持,同时也要有国际的补充,这样才能稳步发展。

  第三个战略是规模化。没有规模化,就没有生存空间,对产业就没有话语权。

  第四个战略是国际化。这是企业真正成为国际领先企业的前提,也是一个标杆。一般而言,设备打市场有两种路线,一种是先在国外开发风电场进行小规模的测试应用,还有一种就是将成熟设备直接推向国际,我们是后面那种。2009年起,华锐风电就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我们在印度的市场出售的1.5兆瓦的风电机组已经并网发电,目前正在进行美国、欧洲的制造中心建设和市场开发。我们力争在最快的时间做到国际市场营业额占到总营业额的30%左右。这是第一步目标。当然这是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以后会向40%、50%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打造全球一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第五个是人才信息战略。人才是支撑企业未来向更高、更快发展的核心,这是今年我们新加的战略。

  

  《中国投资》:华锐风电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为行业第一,并屡次率先推出自主知识产权新机型,这与华锐风电的科技创新战略是无法分开的。请您谈一下华锐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战略?

  韩俊良:华锐风电2006年成立北京总部,并成功推出中国第一台1.5兆瓦风电机组,2007年,华锐风电承接了国家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上海东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2008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3兆瓦风电机组,在2009年正式投入到上海东大桥示范项目中,并运行发电。

  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永恒的,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华锐风电从引入技术起步,在国内还没有人做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时候,就由1.5兆瓦风电机组起步。开始是引入技术,后来自主开发,迅速推出了3兆瓦机型,实现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先难后易,就3兆瓦风电机组而言,我们先从海上做起,再推广到陆地,现在率先发展5兆瓦风电机组。

  我们要求华锐风电必须走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最前沿。在新的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0年,华锐风电预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占销售收入的6%-7%。

  目前我们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中心:包括北京研发中心,主要以设计为主;江苏研发中心,以验证和测试为主;上海研发中心,主要研究并网和软件;目前正在建设的欧洲研发中心和北美研发中心,主要以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为主,主要针对当地风资源特点对风电机组提出的新要求进行研究。

  《中国投资》:您预计风电行业未来的市场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韩俊良:未来风电设备行业集中度会加强,不会像现在这样企业小,散,多,前3家的第一梯队将对产业有健康的支撑,当然第二、三梯队的企业也在发展,但是未来最终会形成2-3家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因为美国也就1家GE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德国也只3家公司,西班牙只有1家。所以我们的情况肯定也会改变。

  第二个趋势就是今后风电设备商将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这是下一步的重点。华锐风电国际化战略自2009年推进,2010将大规模实施。

  另一个趋势是科技创新。我们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还是引入国外图纸,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是能源科技装备已经进入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未来的竞争大多集中在技术领域。所以在技术上不断领先的企业才能在全球胜出。

  值得关注的是机型的大型化。大型化机型是体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管理更集成化发展的趋势,所以未来海上风电机组将从5兆瓦向更大型化的机型发展,而陆地风电机组也在从3兆瓦向规模化发展。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火电设备就是体现了这样一个趋势,我们从5万千瓦发展到现在100万千瓦的超临界机型,只是在短短的20年内发生的。因此现在领先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都在向大型化发展。华锐风电成立了国家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究中心,我们2010年一定要推出首台5兆瓦机型。

  再就是新的并网技术、提高可靠性方面的研究、传动技术的应用等领域也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6453.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工商学院何明珂:创新与低碳—物流供应链产业的未来

 北京工商学院何明珂:创新与低碳—物流供应链产业的未来东方财富网:何教授,感谢你接受我们东方财富网的专访。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多年了,国际贸易这几年也是蓬勃发展,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相比,我们都是呈现大幅度的顺差,那么随着国际贸

引领潮流萨维斯成就 王传祯:核能造就三强 创新引领潮流

   2011年6月13~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第16届国际辐射加工大会上,中国辐射加工技术专家王传祯荣获了该领域最高奖项“IMPR劳伦斯奖”,这是国际辐射加工大会首次将这一领域内的最高荣誉授予华人科学家,王传祯成为获得过该奖项的

低碳经济的特征不包括 低碳经济下政府职能的创新特征

发达国家纷纷立法,以使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基于低碳制度的低碳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已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这首先表现在立法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发达国家在贸易上

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制度创新是低碳企业的必需选择

    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低下,尤其是制造业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最低端,即国际产业链的价值谷底,因而,从国际分工和财富收入来看,我国的制造业一直在为发达国家的企业打工。虽然影响竞争力的因素是一个组合,也是基于历史缘由造成

能源 低碳 汽车 创新 凭什么用科技创新探寻“IT低碳经济”?

海啸、酸雨、雪灾、洪水、浓雾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让人难以接受;干旱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日益加剧;还有更多越来越多捉摸不定的自然灾害,正在惩罚着人类对于地球肆意破坏的行径……全球气候变

声明:《引领潮流萨维斯成就 科技创新引领低碳经济潮流》为网友深爱臭豆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