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岳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74689333060.jpeg)
说到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很多人可能误以为是职业教育,或者就认为是孩子不爱家长不喜的中专大专教育。但我今天要说的“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是指基于职业需要的教育。 在台湾参加海外华人企业家峰会期间,听到台湾元智大学许士军教授的见解,他主张MBA教育的改革应该从简单分科、分专业的教育,变成管理职业的学程教育,基本上是根据管理职业的需要来配置各类需要学习的学科,而不是简单分隔按系科来分门别类的教育模式,这大致与我说的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意义相近了。不只MBA要这样,其实其他领域的教育也需要做这样的考虑。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职业、探索真实的职业兴趣、教授有意义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提供职业见习机会为教育的基本模式。除了研究型大学外,大部分中国的大学均应考虑尝试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 我们大部分人都以从事的职业为依归,而不是以大学学的专业为选择,让一个大学生理解职业爱好要比理解专业爱好要容易得多,因为职业图景比较具体,而且有可参照的实际岗位。我们有大约7000多种职业岗位,普通大学生大致明白与知道的职业也就20种左右,很多人是在对于职业基本无知的情况下进行职业选择的。与专业知识与考试比较,如果一个学生较早有一些对于各类职业的了解与掌握,较早获得一些对于各类职业的实际见习经验,那么就可能让他对于在学校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在哪方面自己比较有长项获得了解,而不是像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那样,到毕业时还对自己到底该选择什么职业稀里糊涂。 我们今天其实很少有人专门把会计、咨询、软件设计师、经理人、律师、人力资源管理、编辑、主持人等等丰富多彩的职业,用简单、通俗、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大家介绍,启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与接触热情,最后达到发掘与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形成职业爱好的目的。这个工作非常有价值,也非常需要各级学校的配合,学校应把这样的工作列为教学内容,在教育项目设计上进行调整,规划出专门的职业实习时间。在我看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最理想的是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其次可以是让学生有较多基础职业信息与见习机会的通科教育,而专业研究式的教育可以提供给有明确研究兴趣的学生去学习,如此调整,或可增强学校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能力。也许有人说,这不是让我们的大学都降为大专、中专了吗?坦率地说,大家别以为现在扩招了,我们真的有多少个有研究型潜力的大学了,我们的扩招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很多家庭与青年人上大学的需要,但要是扩招完了依然不是有技能附加值的人才,说明我们的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严重偏差。 今天大学投入建设动辄多少亿元,中国的教育部连个对于全国企事业用人需求的基本信息与数据都没有,那么大学建设的扩招与培养计划不盲目才怪,分配不困难才怪。弄明白了职业需求底数,再辅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则人才供应的供需平衡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改善。说到底,以中国现在的产业特点与人才需求特点,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贴着大学标签的专科职业人才”,这样我们让学习者与家长文凭上有面子,而在找工作上有里子,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