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林正冠提供的资料显示,其麾下共有20大类,多达1300多种产品,绝大多数都面向大众消费者。更夸张的是两个40%——过去2年来,林正冠带领他的部门淘汰了40%的旧产品;与此同时,这个部门近40%销售收入来自过去5年里开发的新产品。
尽管有余俊雄在前面为3M品牌呐喊助威,但林正冠依然面临挑战——“3M有太多产品和品牌,不可能有这么多资源同时去推广所有产品和品牌”,所以必须“选择对的产品组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思高、Scotch、Command、报事贴将会成为率先被推广出去的品牌,林正冠希望这些品牌和产品可以帮助塑造出3M产品“值得信任、创新和品质好”的品牌特性。
林正冠选择的这几个品牌除了市场销售很好以外,更重要的是,符合3M在零售市场上力图塑造的“品类制造者”形象——虽然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不乏竞争者,但3M的产品都有其特定的无可替代的特性。举例来说,Command无痕挂钩,虽然从来都是被安放在所有挂钩产品一起陈列,但唯有这个挂钩产品是挂的牢,并且取下时可以做到不损伤墙面不残留胶底;再比如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便条纸,但唯有3M的报事贴有产品即能装在笔上又能装在一个精致的塑料盒子里被交替抽拉的。
2010年,将迎来3M在中国历史上最大幅度的电视广告投放年度。林正冠相信,“已经到了合适时候”。广告打出去,但是消费者买不到产品,或者是产品铺货不够好,都会对品牌形象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次,林正冠做好了准备。
当然,广告更需要体现出林正冠对3M产品“值得信任、创新和品质好”的定位。这位同样销售出身,在台湾市场曾经力挽狂澜的事业部总经理有办法——在广告创意上,要求80分的产品只宣传出60分的好处,让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有“惊喜”,从而将首次购买的消费者转变成忠诚的3M品牌拥趸。这个决定基于前期市场调研的结果,公司提供的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熟悉3M品牌后有很多人愿意尝试购买其产品,而且用后对3M产品的忠诚度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这些子品牌和产品的广告,中国消费者也许将会接收到铺天盖地的3M品牌,从而有一天会像了解宝洁一样了解3M。据了解,在这些广告中必须要有3M的品牌背书,每个广告的结尾都要出现3M的LOGO和旁白“Three M”,此外“3M的红色LOGO要占据屏幕宽度的1/3,并且以白色为背景,以便达到最大的可读性”。
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渠道,将成为另一个推销3M的战场。
对于3M这样执着的以创新为灵魂的企业来说,研发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这就是为何余俊雄每两个星期一定会去一次3M研发中心的理由,现在,他还会光顾零售大卖场,很多货架上都摆放着3M的产品,余俊雄会亲自查看甚至亲自指导价格牌的书写方式。
不过到目前为止,余俊雄常去的零售渠道还仅限于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和大润发在内的全球零售商。这与3M产品的价格有很大关系,这些品牌和产品大多定位在高端,用林正冠的话说,就是“金字塔顶端”。
好消息是,林正冠的目光所及,已经从这些全球零售商逐渐向本土零售商甚至是夫妻老婆店的零售渠道拓展,但,这需要3M开发出性价比更高,更为适销对路的产品。他以思高百洁布举例来说,目前这款产品的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高不少,但是根据3M公司的内部测试,其清洁性能是同类产品的9倍,寿命是同类产品的3倍。也许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没这么高,只需要清洁力是同类产品3倍的百洁布,这样价格就可以降下来,但并不影响3M品牌产品的质量。为了留住那些原有的忠诚客户,林正冠正在考虑不仅在品牌上,而且在区域和渠道上,对这些不同定位的产品进行区分。
推出更多适合更广大中国消费群体的产品,是2010年最为重要的工作。林正冠说。
除了上文已经提到的广告促销以外,3M将更多地采用整合营销的手段,在渠道进行多种促销的尝试,尤其是注重现场促销员和现场演示,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近距离接触3M产品。林正冠相信,这种促销方式将更好地帮助消费者了解3M公司,了解3M的产品,增加成为忠诚客户的可能。
最为有益的尝试,正在上海的大润发卖场进行中。这一次,消费者也许终于有机会窥得3M公司最为齐全的消费类产品。3M公司在卖场专门劈出了一个空间,陈列全部3M的产品,这些产品原本分布在卖场的几乎各个角落,而且和竞争对手们摆在一起,如果不强调其性能,就很难区分开来。这种全新的陈列方式,将有利于解惑“3M到底有哪些产品”,更利于3M销售人员在卖场的促销,更有利于忠诚客户的选购——也许这里面还会有3M工业产品的用户,他们本身也是大众消费者。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3M公司最引以为傲的研发创新,此刻将帮助林正冠实现这个目标。要知道,“3M公司将每年销售收入的6%投入相关技术领域和产品应用的研发”,更重要的是,在3M公司创新的每一个产品,都可能来自任何人的创意,可能是研发、市场、销售、甚至是制造;但不管创意来自何人,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这就使得新产品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为市场需求创造适销对路的思路去的。
研发创新的市场动因
说起3M的研发创新,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每个员工都有15%的时间可以用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和计划上,不管这个项目是否能够马上带来直接效益”。这让人们常常对3M公司的研发创新环境之宽松产生无限遐想,但也会疑惑于创新和收益之间平衡点如何把握。事实上,在3M内部有一句话更为深入人心——“创新,是将知识变成产品”。
这才是3M公司研发创新的根本准则。
熊海锟是3M中国研发中心的技术经理,他主管的中央实验室和3M的7个事业部实验室一起,构成了3M中国研发中心的核心架构。技术出身的他理解作为一个研发创新工程师“热衷技术先进性,向往独步天下”的雄心,但他坚信,一个3M公司工程师的意义在于,研究的成果能否为公司产生利润。这也是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向他麾下的工程师们宣传的3M核心价值观。
每一个3M工程师进入公司接受入职培训时,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样的技术是对3M公司有用的”,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天马行空”的创新也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很少有公司如此礼遇工程师,入职培训就要请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前来宣讲,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比如财务知识中的成本分摊;新产品研发的成本是如何计算的;甚至会告诉工程师们给他们加工资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制造部门运作的费用是怎么算,生产效率如何保证等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这些“技术狂人”们知道,什么是赔钱的买卖,什么样的技术能够真正转变成为公司带来利润的新产品。
这才只是开始。和我们对研发人员热衷纯技术埋头纯研发的传统理解完全不同,3M的工程师不仅需要是技术狂人,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必须是“沟通超人”。熊海锟自己就是这样的典型,很少有工程师会像他一样将纯技术都说得趣味横生。这位已经在3M工作了15年的工程师,曾经是3M中国研发中心成立时最年轻的成员,他在3M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技术服务工程师,就是面向客户的工程师,做的是客户现场支持的工作。
在3M,技术服务工程师还有一项最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其他研发人员收集市场的声音。用3M公司的官方语言说,叫VOC和VOM——消费者的声音和市场的声音,还记得我们上文提到3M公司创新的新产品大多来自市场的需求么?事实上,技术部门的工程师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用熊海锟的话说,3M特别鼓励研发人员去和客户做面对面的沟通。
最近刚刚在广州“3M创新日”巡展上亮相一款新产品,正是对3M公司这种研发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完美体现。最初的市场需求就是来自一位技术服务工程师,在为一家笔记本电脑龙头代工商做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工厂常常需要为上网本的液晶显示屏返工,而这些显示屏通常是用胶带将塑料外壳,玻璃屏幕,液晶屏等粘合在一起的。分开它们常常会损坏液晶屏,造成巨大的损失,要知道液晶屏几乎是笔记本屏成本的60%。
这个市场需求被迅速反馈到3M公司研发中心的点子库,中心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灵光乍现,觉得无痕胶带的技术也许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无痕胶带就是通过拉伸改变胶带的分子结构而使其粘性消失,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在拉伸的过程中,保持用力的均匀和水平——3M的软件机械系统集成实验室帮助设计出了一个摇柄以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从最初的市场需求到最终新产品上市,不过短短8个月的时间。
但这不是最短的,熊海锟透露说,在3M研发的历史上曾经有从创意到新产品上市只经历短短8天的历史。最重要的是,有效的技术能转变成销售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