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景武 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正在由单级增长向多元、多点、多级增长格局转变。有利的机遇和条件给河北省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北省金融产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发展期,面临由传统金融到现代金融,由封闭金融向开放金融的转变,健康发展的主基调已形成,正步入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如何“保增长” 009年,河北省金融业呈现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基本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影响,有力地支持了河北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信贷投放的良好形势,得益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窗口指导。

为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2007年我们成立了“河北省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委员会”和“河北省环保金融专业委员会”;2009年又成立了“河北省商业汇票工作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房地产金融工作专业委员会”。我们多次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贷款工作调度会,请副省长、省长助理到会指导,分析形势,剖析问题,与政府、银行和企业等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得到加强,确保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在各部门和各环节得以顺利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信贷的快速、有效投放和结构优化调整。 与此同时,加强分析监测,创新宣传手段。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建立了“河北省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旬报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进度、投向变化及结构调整情况,按旬分析河北省信贷投放的特点和趋势。通过《河北日报》创办了《金融周刊》,每周二定期向社会公布金融信息、宣传经济金融政策。创编了《河北金融统计信息快报》,按月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和省政协报告河北省存贷款变化情况,并通过驻冀各大媒体向社会进行公布。按季汇总各金融机构和各设区市的贷款相关指标完成情况,由省政府发文按季在河北省进行通报。以上形式打造了一个推动货币政策有效执行的通道,促使各市、各金融机构主动研究信贷形势,积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大好局面。 其次是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 一是建立河北省绿色信贷工作机制。加强金融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扎实推进河北省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促进经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与河北省环保厅、河北银监局、河北环保联合会等四部门于2007年6月成立了“河北环保联合会环保金融工作委员会”。同时,开创了全国首个以“环保与金融”为议题的专业论坛,率先提出绿色信贷、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态等内容,全面启动河北省绿色信贷工作。河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绿色信贷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结合实际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入。截至2009年12月末,河北省2009年新增贷款3669亿元,同比增长38.83%,创河北省历史最高水平,积极有效地支持了河北省风电太阳能利用、城市污水处理、河道治理、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以及“三年大变样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要求,2006年1月,研究制订了《关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2007年9月,与省金融办联合研究制订了《河北省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对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安排部署,提出了2007-2010年全省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建立了地方政府组织领导、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推动、相关部门配合、各金融机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2008年,我们与省金融办在邢台、唐山和石家庄联合召开了三次推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督导各金融机构完成支农工作目标,推动各市支农特色项目开展;研究制订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在全省开展了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2009年上半年,派出4个工作组联合进行督导调研,进一步增强了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支农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全省金融支农的工作水平。在全省各级政府、农工办、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09年12月末,县域贷款余额452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4.5%,比年初增加1198亿元,增长36%。截至2009年12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3980.6亿元,比年初增加820.2亿元,增长25.95%。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55.3亿元,比年初增加148.04亿元,增长17.31%。 三是金融支持“三年大变样”工作。2008年初,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这是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河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河北省金融系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把支持“三年大变样”作为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实现了金融业自身实力的壮大和效益的提升。据调查统计,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河北省金融机构共投放支持“三年大变样”相关贷款2766亿元,占期间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增量的六成左右。 四是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引导河北省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改善和提高金融服务等项措施,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意见,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09年12月末,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147亿元,比2009年初增加了118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1.6%,新增额占比达到32.3%。 五是金融支持外经贸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外汇管理对外经贸发展的助推作用,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放在外汇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给我省涉外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们先后制定印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支持河北省外经贸发展工作的通知》,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手段,为涉外经济主体解决实际困难,降低办事成本,缓解融资难题。在2009年外贸和利用外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河北省境外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境内投资者境外协议投资额1.42万亿美元,比2008年多增7528万美元。截至2009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国内外汇贷款余额2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0.19%。其中,进出口贸易融资15.81亿美元,增长580.71%,比年初增长13.48亿美元,同比多增15.72亿美元。 再次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投放。 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也是我们保增长、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从2008年开始,我们陆续印发了4批优先办理“贴现好再贴现”企业名单,涉及企业253家,重点支持企业由最初的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逐步扩大到省内的支柱型企业,大力促进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发展。截至2009年12月末,全省累计办理贴现4879亿元,同比增加1745亿元。其中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915亿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4756亿元;累计签发商业承兑汇票105亿元,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123亿元。全省累计办理再贴现43亿元,同比增加42亿元。 最后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加强金融机构创新,通过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以来,我们多次配合政府部门组织银企洽谈会、项目对接会、与各家银行总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证银行贷款的及时跟进;两次组织大型金融市场工作培训和推介会,到2009年12月末,累计增加直接融资270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累计发行220亿元。2009年以来共发行短期融资券92亿元,河北钢铁集团发行中期票据50亿元,实现了河北省中期票据发行零的突破。 如何防控风险 2009年,河北省的金融形势比较乐观,金融机构贷款增量和增速都创了历史新高。截至2009年12月末,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24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3669亿元,同比增长38.83%,比上年同期提高21.86个百分点。2009年,河北省存量存贷比为58.69%,比上年末提高5.29个百分点,增量存贷比78.85%,比上年末提高36.3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11月末,河北省贷款新增额占全国的比重达3.86%,比上年末提高0.96个百分点,比前五年平均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