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晓艳 在12月19日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举办的金融家大讲堂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指出,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汇改,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其后,中国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人民币汇率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人民币汇率逐步向均衡调整。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成全球金融海啸为分水岭,人民币汇率调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至2008年8、9月,在3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升值幅度超过20%,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超过12%;第二阶段至今,作为应对危机之策,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基本稳定,波动幅度在1%以内,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美元先升后贬。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认为,一国经济在快速发展阶段,其真实汇率呈升值趋势;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以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计算,人民币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3.45。丁志杰认为,在较长时期内,人民币将表现为具有升值趋势的强势货币。 比较2009年前两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并提倡“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便利国内机构境外投资,稳步扩大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积极推动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益,努力实现保值增值”。 丁志杰分析,从短期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的取向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将依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从另一角度,考虑到当前保持对美元稳定的汇率政策带来了诸如国际压力、潜在的新的经济失衡风险以及中断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一系列弊端,在适当的时候,人民币汇率有必要退出保持对美元基本稳定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
![汇率风险管理 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汇率风险增大](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72573389416.jpeg)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汇率风险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丁志杰特别指出,2009年,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其汇率风险问题更应引起关注。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高,货币经常面临贬值,人民币处于强势时代,导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汇率风险问题更为突出。 从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角度,丁志杰一方面建议政府机构采取各种措施,营造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环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要以客户利益为中心。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拓展业务不能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真正地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和情况提供合适的外汇产品,实现银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