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2010年的无线产业和IT产业的关键词,“智能本”开始高频度的出现。 随着智能本产品1月6日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首次正式亮相,一个全新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能本是什么? 与上网本相比,智能本具备全天使用的超低功耗,通过3G和WiFi保持“时刻连接、永远在线”,内置GPS的位置感知能力,还可以做到轻于2磅(1磅=0.9斤)并小于20毫米的厚度;其电池寿命接近于智能手机,支持全天使用且能待机一周。 除此之外,智能本在设计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极具弹性,在不改变主板设计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外接4英寸到10英寸的各种显示屏。得益于ARM核心处理器的低功耗,智能本在结构上基本不需要考虑散热因素,从而可以提供更为简单和轻薄的设计方案,并消除了在传统上网本制造中经常遇到的因散热设计不佳而导致的性能不稳定问题。
![横空出世 下载 智能本横空出世 上网本难逃厄运](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70692028692.jpeg)
智能本的诞生或许是上网本的不幸。 智能本的价格有望低于上网本,其目前的最低售价约为250美元。多数智能本将内置通信模块,因此很有可能会得到运营商的补贴,并与数据套餐捆绑销售。就目前市场的上网本而言,上网卡的内置并没比一般的笔记本外插上网卡的组合显示出多大优势,而上网本不到2个小时的待机时间更缩短了与笔记本的距离,甚至就重量而言,上网本也并没有轻多少。 而这些正是智能本将要征服的空间。 2010年,智能本推出,上网本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增长最快的地位将面临挑战。 联想找“乐” 早些时候,飞思卡尔、NVIDIA、TI和高通等都已经推出了基于ARM内核的智能本解决方案。在2009年6月举行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华硕、东芝等厂商已经展出了基于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的解决方案。 而联想则是四大PC巨头中最早公布移动互联网战略的。 去年,柳传志在上海表示,2010年联想将发生“大动作”。1月6日上午,在全球消费电子盛事美国拉斯维加斯年度CES上,联想公布了酝酿多时的移动互联网战略,组合推出三款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本和双模笔记本。三款产品比联想以往产品更加侧重互联网功能体验,4月份,它们将被正式推向市场。 联想智能本的核心,正是侧重通讯功能而非笔记本。比如,智能本不会使用英特尔或是AND的X86处理器,也不会搭配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智能本将运行由英国ARM公司设计的微处理器,类似于大多数手机使用的芯片。 深圳上网本企业大量倒闭,已经证明上网本是一个过渡性产品。而在上网本上晚了半步的联想,未在上面投入重兵,反而成了幸事。 从上网本到智能本,背后正是手机阵营与PC阵营的斗争。ARM为首的手机阵营,终于在智能本概念中寻到了大反击的机会。 完胜抑或重蹈覆辙? 智能本最大的支持者都是希望拓展业务领域的手机芯片厂商,包括高通、Nvidia、飞思卡尔和Marvell Technology,这些企业都使用ARM的芯片架构并将其与自己的技术相融合。 采用ARM架构的芯片比X86芯片能耗更低,价格也更低,再加上成本较低的操作系统,智能本的支持者认为,这类产品能够为生产商带来更高的利润率。 智能本的另一个潜力市场来自3G运营商的订单。尽管首批运营商定制的上网本已经上市,但其较高的补贴额度让运营商负担颇重,而ARM内核的智能本成本更低,对于运营商也更具吸引力。 市场研究机构IDC认为,智能本将有望在2013年达到16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智能本的出现,可能会让占主导地位的硬件和软件厂商英特尔和微软陷入被动。微软目前没有可供新机器运行的操作系统,而在英特尔,虽然其Atom芯片迄今在上网本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不是智能本领域的竞争者。 就在市场预期一片光明时,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却是:如果智能本非常接近手机,那么消费者是否有必要同时拿着两个功能十分接近的上网终端?也许智能本上网更加便利,但未来的智能手机也会朝此方向发展。如果是这样,运营商是否有动力去接受和发展智能本? 消费电子的快速更新换代,让消费者目不暇接的同时也拥有了更便利丰富的选择与体验,但如果不能提供独特的功用或者足够的卖点,智能本恐怕也难逃上网本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