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落地 经济增加值考核“落地”中国



  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在10多年前已进入中国,国内的一些企业曾经请国外的咨询公司提出过方案,也有一些企业进行过阶段性的、局部的贯彻实施,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对经济增加值考核既非常关注也非常慎重,2003年就审议通过了运用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基本思路,历经7年多的酝酿,进行了5年的试点,“三上三下”征求中央企业的意见,终于在2009年12月31日颁布了第22号令,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引入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指标。

  在对中央企业实行第三个任期业绩考核之际,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确定了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基本内容和计分细则。这意味着经济增加值考核开始在中国实质性地推进,而且具有中国特色,我将其称之为“CEVA”。“CEVA”从政策上“落地”,就是指将经济增加值作为国资委对中央企业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这将有利于引导中央企业更加注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本的回报;“CEVA”制度上“落地”就是100多家中央企业都将建立适应经济增加值考核的考核制度,这将有利于激励企业将目标管理、价值管理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CEVA”从文化上“落地”,就是通过培训、宣传将经济增加值的理念贯传于企业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建立“CEVA”的企业文化。经济增加值“落地”中国,有利于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有利于更精准地落实出资人的职责。 

  “CEVA”考核目标“落地”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具体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显而易见,我们对企业的价值衡量和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量,在利润的基础上增加了资本成本、研发费用、非经常性收益等事项,而且需要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综合进行分析。这一价值理念的变化,是政策发挥作用的核心。

  7年来,目标考核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有目共睹。新的《考核办法》中,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考核的基本考核指标,而且权重是40%,这比利润总额的权重(30%)还要高。这足以说明国资委对推进经济增加值考核的政策力度非常大。经济增加值考核将引导企业在关注盈利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关注资本的成本,关注优化资本的结构,关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回报。

  经济增加值的计分细则上,考核、打分、定级、排名、激励等管理手段,虽然总是不能让所有人都如意,但却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经济增加值也跟其他的考核指标一样,只要在政策中明确考核的目标值确定原则和计分细则,考核者、被考核者都会“分分计较”考核的结果。

  新的《考核办法》中,明确经济增加值的目标值为上年实际完成值和前三年实际完成值平均值中的较低值,基本分为40分,超过目标值(绝对值)按规定加分,最多加8分,而且对目标值低于、不低于基准值的分别设置了2%、3%的加分幅度,激励企业自树目标、自加压力地多创造价值。对低于目标值的扣分,最多扣8分,约束企业完成最起码的资本回报。较为优惠的一条是,如果经济增加值这一项指标不能完成,不会像其它指标完不成那样而降为D级,这是因为刚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政策制定需要一定的“宽容度”。要说明的是,有关要求在《考核办法》中有更详细的解释(对其他具体事项的所有解释以国务院国资委的解释为准)。 

  “CEVA”资本成本率“落地”  

  “CEVA”的资本成本率“落地”,将引导企业建立资本管理体系。资本成本的最低要求是不低于银行的贷款利率。经济增加值主要依据是财务数据,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当然是围绕资本的成本、资本的运行、资本的结构、资本的价值等要素,其中资本的成本是资本价值考核的核心。按照经济增加值的理论上讲,资本成本的概念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应该按照不同行业来确定资本成本率,而实际上,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没有合理的依据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资本成本率。

 考核落地 经济增加值考核“落地”中国
  《考核办法》采用统一的资本成本率只是权宜之计,选择5.5%的资本成本率是按照长期贷款利率来计算的,也只是对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提出了不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而已。其实,无论资本成本的高低是否合理,只要设了“资本成本率”的概念,都会促使企业关注资本的成本和资本的结构。

  简单区别不同行业的资本成本体现了中国特色。《考核办法》尽可能地区别对待不同的企业特点,对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使企业都能建立“蹦一蹦,够得着”的管理目标。

  浮动的资本成本,引导企业控制风险、稳健经营。《考核办法》对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引导企业控制风险,尽可能地稳健经营。

  资本成本率三年不变,保障了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考核办法》明确了中央企业的资本成本率三年保持不变,这就给衡量、考核、评价中央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的改善值提供了必要的计算基准。

  “CEVA”会计调整“落地”

  “CEVA”会计调整“落地”鼓励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做强主业。“CEVA”对研发给予了持续的政策性支持。《考核办法》明确,研发费用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而且,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后,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也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这些都是从制度上支持研发的创新,改善了原会计制度中将研究和开发作为费用影响当期业绩的情况,也不必每年对研发费用“一事一批”,而是按照原则形成制度,鼓励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多投入研发,多开展创新。

  将“CEVA”对非经常性收益的调整,引导企业注重长远、做强主业。《考核办法》明确,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其他非经常性收益、减持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等都要做调整,这将会使企业减缓盲目扩张、过度操作的冲动,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做强主业,制定长期战略。

  “CEVA”对不创造价值的资本进行调整,将体现企业创造的价值。比如,对无息流动负债的调整,体现特殊资本的属性;又如对在建工程的调整,就是对还没有创造价值能力资本的剔除,也是对没有创造价值能力资产的认可;再如,对那些由于重大政策变化、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企业重组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以及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对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产生重大影响的调整,都是力求把会计记录中不符合企业创造价值的部分显现出来,把利润中扭曲、粉饰的业绩进行调整,真正衡量企业创造的价值。

  直面“CEVA”

  从2010年起,中央企业都要引入经济经济值考核,他们都在积极开展“CEVA”的研究,对历史数据进行大量的测算分析,希望上报“最合算”的目标值,通过培训贯彻“CEVA”的理念,着手研究集团内部的考核体系建设方案。各地方国资委也在研究经济增加值推进步伐。在此,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CEVA”考核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二是“CEVA”的考核绝对不是简单地对财务结果的调整和计算;三是“CEVA”考核体系的运行一定要借助ERP、平衡计分卡(BSC)等管理工具;四是“CEVA”考核需要逐步建立基础数据库;五是“CEVA”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可能一蹴而就;六是“CEVA”需要建立以资本成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596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数据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引言

      本书旨在解读中国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政策,分析中国领导人要维持经济增长所面对的挑战。中国决策者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他们公布了重大经济刺激计划,以抵消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对中国经济

制定标准奖励办法 如何制定企业集团经济增加值奖励办法

为更加科学的衡量和评价企业集团下属各企业经营人员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实现对企业经营者更加客观公正的激励,需要制定相应的经济增加值奖励办法。一、经济增加值奖励按照的原则先易后难:推行初期按照集团公司的经济增加值核算公式及

城满财富 解读正确 如何正确解读经济增加值

随着国资委《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相应的正式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这意味着国资委将在2010年开始央企第三任期中全面引入新的考核方法。笔者认为,作为集团企业,如何正确解读EVA,以下十个步骤,至关重要。一

谈集团企业经济增加值:业绩衡量

随着国资委《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相应的正式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这意味着国资委将在2010年开始央企第三任期中全面引入新的考核方法。笔者认为,随着央企的全面推广EVA,集团企业建立以EVA为目标业绩衡量

声明:《考核落地 经济增加值考核“落地”中国》为网友情場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