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最怕的是千里荒野人相食,治世最怕的是骄奢过度而一朝自溃 当年读书的时候,印度同学因为语言的优势而对中国学生的表现不以为然。然而,当这个标榜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国民在莲花山环顾深圳的高楼时,不得不为中国的表现而惊诧不已。无论是新、旧德里还是班加罗尔,很难与这么一座高楼耸立的现代化城市竞争。 自纽约的帝国大厦奠定了现代高层建筑的典范之后,便成为新兴国家积极效仿的对象。20世纪初,拥有最多高楼的美国将陈旧的欧洲甩到了身后;20世纪末,除日本以外(日本的高楼每日都会面临火山与地震的威胁,所以才考虑把楼建在地理与生活方式均接近的上海)的亚洲新兴国家纷纷建起更高的楼,力图将美国也一并甩到身后;而到了21世纪,西亚新兴的国家也在迪拜建起最具幻想力的高楼,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一方面,大家努力地把楼往高处建,免得太矮了让人以为是个传达室;另一方面,高楼大厦向来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代言人。所以,建高楼由国家、地区主导,演变成了以企业或财团为核心。 近来,听说国内某个村里也具备建高楼了。其高度直入中国Top 10,世界Top 30。该村负责人说:“最初计划主楼建50层,在2011年为建村50年献礼,后来考虑到去年是建国60周年,改成了60层。”之后又说:“花20多个亿建一座楼,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仿佛当年有人在珠海建巨人大厦时也是说的这么类似的两句话。于是乎,风起云涌的批评、指责不绝于耳。 首先且看看这么高的楼有没有必要建。村里这个楼显然不是农民用来屯放粮食或术士用来观测天象的。据说如果提供给村民入住,则可以减少占地。城市中建高楼,是因为城市地少人多。那样的一个村,人不多地也不少,放着别墅不住跑去住公寓,感觉似乎与《甲方乙方》中的那位想吃苦的大款有着同样的心理。但人家富起来的村民们就是要忆苦思甜,想感受一下城里人的苦难生活。这总没话说吧?
![高楼轶事 国语版 高楼轶事](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65433535244.jpeg)
其次再看看这个楼造不造得起来。该楼与巨人大厦最大的不同是建设资金的来源。巨人的钱是借来的,而这村里的钱是自己花不完剩下的。钱多了没地儿花,建个把楼眺望眺望田原风光、让老有所养的人们重阳节有个好去处,岂不快哉?不过,笔者认为似乎建个塔更符合经济效用:省钱、简单、实用,又不失轰动效应。 村民们造得起房子,那么让他们造去吧。虽然对于无关之人无甚益处,但至少也无甚坏处。凡事只要把握住了度便好。 乱世最怕的是千里荒野人相食,治世最怕的是骄奢过度而一朝自溃。罗马帝国之败、西晋之亡,便是源自罗马贵族之骄奢、石崇之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秦王符坚之败的原因时,引用了战国时期的一段君臣对话: 魏文侯问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君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谨以上述这几句话赠与该村以及所有其它领域的成功人士。 曾有一本书讨论过人们的思维定式:人们面对超过自己购买力的商品时,常常想的是“我买不起”,而不是去想“怎样我才能买得起。”希望这个楼可以成为一块鼓舞他人的丰碑,在大家清谈式的批评之后能更多地去反思为什么自己做不到。 魔镜魔镜,告诉我哪一座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