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tona欧洲之星 “欧洲之星”抛锚折射欧洲交通危机



  文/本刊记者  胡 珊

  “欧洲之星”总算是拿出了一点诚意。圣诞节是欧洲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但偏偏在这个节日的前夕,“欧洲之星”竟然有5列列车瘫在了海底隧道中。接着是让乘客听起来非常费解的各种含糊不清的“解释”,让曾有的各种美誉化为灰烬。倒是在1月19日决定向列车停运期间受到影响的乘客提供1000万英镑的补偿,才初步显示出了几分公司的诚意。

  欧洲的天气似乎没有在1月迅速走出恶劣,“欧洲之星”依旧往返于英吉利与欧洲大陆之间,公司所说的那些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不知哪天还会让列车停在海底隧道中。缺少对事故原因的认真分析,将大大损伤“欧洲之星”的信誉。欧洲的严厉舆论,可能比让“欧洲之星”瘫痪在海底隧道的恶劣天气更加严酷几分。

  “事情发生后,大人和孩子

  一样害怕”

  2009年入冬以来,欧洲特大寒潮让人感受到了几分意外。不过,和经常晚点的欧洲其他列车不同,基本上还算正点的“欧洲之星”,连续几次瘫痪在海底隧道中,让欧洲感到了更多的意外。

  12月18日,由于天气暴冷,“欧洲之星”的4列列车几乎同时在英吉利海峡隧道因动力系统故障而停驶,2000多名旅客被困海底隧道达10小时以上,数万旅客行程被耽误。19日又有两列列车在隧道抛锚,随后公司宣布停运。负责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运营的欧洲隧道集团的一名发言人19日说,4列列车同时被困海底隧道的情况极其罕见,海底隧道运营15年来首次发生此类事故。

  没有亲身经历事故,只是从电视画面上看新闻的人,不会有切身感受。一名带着两个孩子回家的英国女子说:“事情发生后,大人和孩子一样害怕。有些人惊慌失措,还有些人哮喘发作。有的孩子开始呕吐,有些孩子则尿湿了裤子。”

  不过,处理事故的人,经验是否充足暂且不提,英国女子看到的情形是:“在整个令人揪心的过程中,列车工作人员根本不闻不问,不传递外界消息,没有安抚性的举动和话语,没有让乘客自我保护的建议。”

  并不是女人胆小,爱抱怨。一名年轻的男乘客说:“到了半夜水忽然没有了,而食品也不是每人能够分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早晨6点。在此期间乘务人员公布的消息混乱不堪,一开始说,两小时后隧道就能重新开通,不一会又说隧道全部关闭,搞得人心惶惶。”

  前车之鉴,视若无睹

 fotona欧洲之星 “欧洲之星”抛锚折射欧洲交通危机
  显然事故发生后公司处置不力,使旅客感到愤怒和不满。公司需要在安抚乘客的同时,给出一个原因分析结果来。

  对于事故原因,“欧洲之星”的英国总裁理查德·布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为欧洲气温骤降,并持续降雪,导致一些细微的雪粉冲进了列车的发动机中。而当“欧洲之星”从低于零摄氏度的法国北部平原驶入英吉利海底隧道24摄氏度的环境后,雪粉带来的湿气凝为水滴后渗入了发动机内部的电路之中,导致列车电力和能源系统出现故障。

  这种分析外行听起来有几分说服力。2003年1月31日,一列“欧洲之星”列车从寒冷的户外驶进温暖的隧道后,因水气进入电子系统而抛锚。

  不过,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解释。法国籍欧盟议会议员多米尼克·鲍迪斯也是被困者之一,被救出隧道后他就发表声明:“作为一名欧洲议员,我要求欧盟交通部委员成立特别调查团,严查这一严重事故。在隧道内同时出现多辆抛锚列车,这是‘欧洲之星’的懒散所致,让人愤慨。”其实从2003年到2009年,6年时间公司竟然未对如此大的事故进行分析。光从“懒散”方面谴责之,是因为议员先生不太想刨根问底罢了。

  在“欧洲之星”的官方网站和Twitter上,人们普遍认为“欧洲之星”公司正在遭受一场公关危机,他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将信息提供给受困乘客,同时救援行动显得相当缓慢。

  在救援上的相互推诿

  技术上的分析人们还可能因为专业的不同,听不明白,但是出了事没有快速的救援体制,这是有目共睹的。

  对此,“欧洲之星”公司媒体部负责人莱斯利·丽塔莱克表示,“欧洲之星”有自己的苦衷:“由于事故发生在隧道内,救援被困列车是隧道所有者欧洲隧道公司的责任,我们无能为力。”丽塔莱克推脱说,“欧洲之星”只是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运营商“欧洲隧道集团”的客户,根据两者约定,隧道内的救援行动由隧道公司负责,这就让“欧洲之星”的拯救行动变得相对复杂。

  很快,欧洲隧道公司的新闻发言人约翰·基弗反驳了丽塔莱克:“在整个事件中,欧洲隧道公司是唯一的救援者,是我们拯救了被困海底隧道中的人们,让他们再次回到英国的土地之上。”

  12月21日,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召见“欧洲之星”公司主席兼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主席纪尧姆·佩皮。萨科齐说,停运事件“对乘客来说不可接受,不能再发生”。而当天法国政府与“欧洲之星”公司均宣布,对列车停运事件展开独立调查。

  事故依旧接二连三

  在独立调查结果出来之前,12月22日上午8时,一趟搭载着750名乘客的“欧洲之星”高速列车再次驶出巴黎车站。停运3天后,“欧洲之星”部分恢复了运营。但这场由“欧洲之星”引发的欧洲交通危机并没有就此平复。

  2010年1月8日,“欧洲之星”列车再次受到寒潮影响而无法正常运行。“欧洲之星”客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当天表示,往返于巴黎和伦敦之间的一半列车都被取消。这位发言人当天对媒体说,由于天气情况十分复杂,气温始终徘徊在零下9到零下15摄氏度之间,因此公司决定从即日起对列车的流量进行限制,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本月10日。8日当天,有一半的“欧洲之星”列车都被取消。该发言人还建议没有要事的乘客推迟或取消行程,并表示公司将全额退还票款;而对于那些坚持出行的旅客,公司将尽量把他们安置在下一班次的“欧洲之星”列车上。

  何时能够让“欧洲之星”平安放心地穿梭于欧洲大陆与英伦三岛之间?欧洲人在问。但在地球气候越发紊乱的今天,在还没有拿到事故分析报告的时候,似乎谁也不能给出答案。

  “欧洲之星”高速列车(Euro Star)是欧洲首列国际列车,它的设计是针对一项著名的工程:英吉利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底隧道从1987年7月动工,历经7年时间,终于在1994年5月正式通车)。它穿越英吉利海底隧道并把伦敦、巴黎和布鲁塞尔三个首都连接起来,欧洲人首次可以从英国搭乘火车快速到达欧洲大陆。设计者们更大限度地提高了“欧洲之星”的载客量,使一列“欧洲之星”可以达到2架大型波音客机的载客量,而且旅途舒适便捷,使乘客不用再忍受搭乘飞机的诸多不便。

  “欧洲之星”的平均时速可达到300公里/小时。乘客从伦敦的圣潘克拉斯(St Pancras)火车站搭乘“欧洲之星”到达巴黎的北站(Gare duNord)只需要2小时15分钟,到达布鲁塞尔中心站只需要2小时。

  每天有9~15班“欧洲之星”往返于伦敦至巴黎及伦敦至布鲁塞尔之间。由于营运公司以最短旅途时间为吸引乘客的卖点,每天至少有一班直达列车往返于三城之间。其余班次在往返巴黎及布鲁塞尔时,列车会在里尔、加莱弗和丹站-法国北部(Calais-Fréthun)及阿萨福德国际火车站-英国(Ashford International)三站稍作停留。除了连接伦敦、巴黎和布鲁塞尔三城之间的班次外,还有往返伦敦至巴黎迪士尼乐园的列车及到法国南部的季节性列车。夏季有一班列车往返伦敦至Ashford-Avignon Centre;冬季,有两班伦敦至阿尔卑斯山Bourg Saint Maurice的列车。这两班车适合滑雪爱好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5908.html

更多阅读

《旅游法》误读之十二:公共交通包含包机、专列等交通工具

《旅游法》误读之十二:公共交通包含包机、专列等交通工具黄恢月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到《旅游法》,对于旅行社民事责任的承担都做出了相应划分,减轻了旅行社部分责任,其中对于公共交通的免责即为--一例。有些旅行社想当然地认为,

声明:《fotona欧洲之星 “欧洲之星”抛锚折射欧洲交通危机》为网友依旧高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