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8226;沃尔夫 2010-03-30
德国说“不”。这是从欧元区经济政策辩论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德国政府的意思是,欧元区必须成为一个“大德国”。但这项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德国国务秘书兼政府发言人乌尔里奇8226;维尔海姆(Ulrich Wilhelm)最近致英国《金融时报》的信函,以及我的朋友、欧洲央行(ECB)前理事奥特马尔8226;伊辛(Otmar Issing)近期的文章都有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们说了些什么,还在于他们没说什么。 他们提出的要点是,德国不会冒险损害自身的竞争力。而他们未承认的要点是,全球经济面临一场艰难的调整,而欧元区和德国都需要为此做出贡献。 关于第一点,伊辛说得相当清楚:“多年来许多国家在单位劳动力成本方面呈现分化,而竞争力下降,对此,有一种观点正在抬头:拥有最大盈余的德国,应当为那些赤字国和整个欧元区着想,提升工资。”与之相反,他坚持认为,考虑到失业率高企,德国工资水平仍太高了。 我发现很难在这一点上提出异议。许多国家在加入欧元区时,并未意识到劳动力市场会受到的影响。他们没有推行欧元成员国身份所要求的改革,而是享受着一生仅有一次的派对。现在派对结束了。鉴于德国单位劳动力成本陷入停滞,而欧元仍很坚挺,欧洲边缘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必须大幅下降。在这个它们自己决定加入的货币联盟内,这些国家别无选择。 不过,关于第二点,维尔海姆作了一段令人不安的评述:“纠正欧元区失衡、恢复财政稳定的关键在于,提高整个欧洲的竞争力。经常账户赤字国家在增强自身竞争力方面做得越多,它们就越容易缩减财政赤字和外贸逆差。德国如果实行不那么注重稳定性的政策,将损及整个欧元区。” 我发现很难赞同这一点。这些话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们丝毫未提及需求。维尔海姆正邀请各国进入一个信奉“以邻为壑”政策的零和世界,其中每一个国家都试图从其它国家抢夺市场份额。在全球陷入低迷之际,无论是对欧元区,还是对全球,这个建议都站不住脚。 更准确地说,德国希望看到的是欧元区各国大幅缩减财政赤字。随着财政赤字的缩减,产出走弱,各国的出路只能是逐渐降低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净出口。如果如愿以偿,这将通过增加欧元区的净出口顺差,将每个国家的经济疲软转移给其它欧元区国家,或者(更有可能的是)给全世界。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今年欧元区政府财政赤字总额将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假定这一比例迅速削减至3%,而私人部门盈余仍接近GDP的7%(正如目前隐含预测的)。那么,欧元区经常账户就需要实现相当于GDP 4%左右的改善。这就是约6000亿美元,仅略低于全球GDP的1%。 在德国看来,这么大的外部赤字应该转移到哪里?这一政策必然会导致传统的赤字国(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在危机后计划进行的调整行不通。开放的全球经济还能生存下去吗? 对于设想中的财政紧缩对需求会产生的影响,也许我的想法太悲观了。或许在一些国家,提升财政状况的可信度会刺激私人支出。但总的说来,欧元区很可能在内部再次遭遇需求疲软,或者向外部输出这种疲软。 那么积极的货币政策能有用吗?在危机期间,欧洲央行在维持狭义货币的快速增长方面做的很成功,实际上比美联储(Fed)和英国央行(BoE)更成功。但广义货币的增长一塌糊涂。此外,积极的货币政策未能阻止名义GDP的大幅下降——在截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一年内,欧元区名义GDP收缩了2%。 不幸的是,货币政策似乎是使不出力的“推绳子”。它让银行有利可图,让银行家更富有,对实体经济的益处却有限。而这种情况不可能很快改变。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帮助世界消化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更大出超。没错,如果流入新兴国家的净资本不增加,就无法设想摆脱当前困境的可持续退出策略。这也似乎正是全球过剩储蓄应有的出路。但若想实现这一点,需要时间和大量改革。让我来明确一下,对于德国在欧元区、以及欧元区在全球的角色,我的看法是什么,不是什么。 我并不是说,德国生产一流的工业产品是错误的。这是一项值得敬佩的成就。我也没有说德国应该让本国工人失去竞争力,或者接受高得多的通胀。 我说的是,德国的盈余是建立在其它国家的赤字上的,因此,德国的稳定是建立在其它国家的不稳定上的。我说的是,德国的净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错觉,是由过度借债支撑的——常常由德国人自己提供融资。我说的是,如果欧洲边缘国家要改善其外部账户,那就必须要么由德国抵消一部分盈余,要么让欧元区的经常账户自身转向盈余,而这将对脆弱的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简言之,经济政策不仅关乎竞争力。在全球试图摆脱深度衰退之际,需求也是很重要的。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和欧元区的核心,德国在全球需求的再平衡中需要扮演一个角色。我理解这是项艰难的挑战。但德国仍必须面对这一挑战。 译者/陈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