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企业里聚集了各种不同背景的人才,因此技术人员之间、管理层之间仍需要就同一概念统一认识
石田宏树 FreeBit公司董事长兼CEO 大学时代恩师曾经介绍过管子《权修》中的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开始创业后,这句话成为了我的信念。 我创立的FreeBit公司数年前就开始致力于人才的教育培养。首先是寻找负责教育的人才,这个人需要充分认同“教育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企业理念的‘手段’”,不仅需要掌握教育理论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认同FreeBit的企业理念。寻找这样的人才犹如大海捞针,直到今年(2009年)我才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远在万里之外的荷兰,其时距我向员工承诺“充实教育”已经过去三年。 在寻找负责教育的人才的同时,FreeBit也开始着手员工培养教育中力所能及的部分。这就是构筑公司内部的“标准话”。创业型企业聚集了各种不同背景的人才,即使都使用同一术语,但对其含义的理解也会有较大差异。“因特网是什么?”“电子商务是什么?”为统一大家对上述概念的认识,我们开发了相应的课题图书和讲义,教育成果非常显著。 完成基础教育课题之后,我们开始构筑管理层的“标准话”。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即使对于“战略”这个词,管理层成员各自的理解也完全不同。难怪各部门制定年度战略目标时总是各说各话。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酒井穰的《新战略的教科书》,用于员工教育后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在日本著名的商务杂志《日经商务》上发表这次教育实践的效果和心得之后,远在荷兰的酒井穰读到了我的文章,在博客中记录了对FreeBit的感想。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交流。2009年4月,酒井穰为创造“全日本员工成长No.1的企业”,离开居住多年的荷兰,加入了FreeBit。 酒井穰加入公司后,FreeBit逐步走上了真正的员工教育之路,迅速制定了100项以上的HCDP(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Program:人力资本开发计划)。 HCDP的理论根据是学习水平按照“感触>语言化>与其他心得的相互关联”的公式而逐步深化,它的重点在于学习如何“主动地”深化这一过程。 例如,HCDP的一个项目是“道真公的爱”——阅读补助制度,鼓励员工阅读书籍后写评论,在公司内部的SNS上投稿(道真公指菅原道真。日本平安时代的学者、汉诗作家、政治家,现在被尊称为日本的学问之神)。通过投稿把读书中的“感触”“语言化”,进而通过别人的评论实现“与其他心得的相互关联”。购书补助每月打到员工账户上,工资明细单中会有“道真公的爱”这一项,如果本月没有读书则这项数字显示为“0”,从而激发员工“下个月一定要读书”的竞争意识。 另外一个项目是引进微博Twitter的公司专用版,集团公司所有成员可以自由地“唠叨”,打破了上下级、地域的界限,形成了产生集体智慧的基础。集团内部的交流沟通逐渐超越了物理边界,东京涩谷员工提出的问题由北京的员工解答,成为理所当然。 所有这些教育项目的目的都在于实现“拓展互联网,贡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在BPO(业务流程外包)愈加常见的现代市场中,企业唯一不能外包的是企业理念和战略,以及独特的员工培养体系。正如松下幸之助先生所说,“企业即人”,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只有不断树“人”才是企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