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向社会开放资源,改革才能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否则,无论是对既得利益还是非既得利益者来说,均非最优选择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中国内部改革的成功在于其开放,开放就是向社会的各个群体开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过程。中国改革采用渐进模式,先把经济逐渐开放给体制外的社会群体,在体制外先进行改革,产生新的利益体,从而对体制内的利益集团产生压力,得以进行体制内的改革。 那么,为什么今天中国改革变得困难了呢?已故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Mancur Olson)认为,一个社会如果稳定得久了,就会产生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从现存体制中取得最大的自我利益,反对和阻碍进一步改革。奥尔森认为,这样的既得利益集团很难克服,往往通过革命和激进方式才能得到解决。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的利益集团,这些新利益集团在克服改革的阻力、推进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现在,这些新利益集团本身已成为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反而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了。 在经济层面,应当说现在的改革局面要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好得多。改革需要成本,现在中央政府已经积聚了相当的财力,有能力进行改革。但为什么就是改不动?在很多年里,社会改革(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环保、劳动保障等等)一直被视为是改革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也都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并立志改革。然而,改革进展并不理想。社会改革需要很大的财力,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钱用不到社会改革上去。为什么?一句话,既得利益主导改革,他们不想把钱用到有利于社会大多数,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上去。 再如经济结构改革。谁都知道中国的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包括出口和内需之间、生产型投资和社会性投资之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城乡之间、过度消费群体和消费不足群体之间等等。如果不解决这些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就会成为大问题,而且也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为什么改不动?既得利益不想改。本来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可以克服既得利益,从而使中国改革得到一个新机遇。但是,既得利益有效地利用了这次危机的机会来巩固他们本身的利益。很显然,政府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部分流向了大型的国有企业和生产型投资。既得利益获得了一次机会,但改革则失去了一次机会。 中国似乎已经形成了“马太效应”,即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从经验层面看,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这种社会结构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强人政治”时代,领导人一方面能够克服既得利益,另一方面也有有效的策略获取新的利益。但现在则不然。在不能节制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国家的改革就会受到太多的制约。 要推动进一步的改革,逻辑只有一个,就是向社会再开放。只有一个开放社会才能克服既得利益的阻力。一个持续开放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如果不开放,无论是对既得利益还是非既得利益来说,都不是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