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受众调查:投资者需要什么信息?(1)](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45082236963.jpeg)
及时、有效的年报信息披露可以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资产运营情况、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等影响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帮助投资者识别和发掘公司的真实价值。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vitt(1998)所说的那样,“高质量的信息是健康市场的血液,没有它,市场流动性将会干涸,公平有效率的市场也不复存在”。而及时了解投资者对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信息需求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制度环境、经营环境和外部风险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投资者的构成和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分别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年报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 个人投资者也称普通投资者,由于资金和专业能力的限制,使得个人投资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和渠道较为单一,公司年报成为个人投资者的主要信息来源。此外,个人投资者多为获取短期收益的投资者,他们对年报信息的需求和决策变量有别于机构投资者。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了20年,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分析能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存在人数众多、层次复杂、短期行为严重的特点,因而在信息上处于劣势。从维护市场公平的角度出发,改善年报信息披露应以这些信息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新形势下年报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个人投资者展开调查研究。 目前,国际上对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界定。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是指专门投资证券业并积极管理证券投资组合的金融中介结构,主要包括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是规模化、专业化运作,在获取、整理和分析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对投资信息的需求更为理性和独立。为了反映不同资本市场环境下信息需求的变化,我们分别对国内市场和香港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调查。 香港是大多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一步选择,也是当前情况下境外投资者接触中国资产的最便捷途径,因此香港金融市场上的专业机构的意见,不仅能够反映国际市场对中国公司资产的质量评价,而且在行业预测、财务分析、公司治理各方面有相对更为精确和主流的看法。 个人投资者年报需求调查 对中国股票市场而言,2007年和2008年是两个非常特殊的年份。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到2008年末2000点以下,股市跌幅达78%。这段时间的非理性繁荣和泡沫的迅速破裂,为调查和分析年报受众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人投资者者甚众,样本容易获得;二是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他们对自己投资行为可能会进行理性反思,比较容易获得高质量的调查反馈;三是市场低迷的时候活跃投资者有较强动机阅读年报,以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填写调查问卷的个人投资者中,约70%是活跃投资者,20%为非活跃投资者。活跃投资者的问卷主要通过证券公司向其客户发放,回收比例高达70%以上;非活跃投资者的问卷主要通过偶遇样本发放,随机选择容易接触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并注意到了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锁定的人群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能够理解年报信息的人群。为了了解个人投资者对年报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和反应程度,我们在问卷中涉及了年报信息依赖度、市场指标、行业指标、财务指标、公司治理指标、经济与社会环境指标。 个人投资者决策独立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