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总部的墙上,挂着几幅勒内·马格里特的油画《人子》的印刷品,画上是一张被绿苹果遮挡住的人脸,暗喻着数百万匿名网民。该公司负责产品的副总裁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说:“Facebook公司目前试图做的就是帮助人们拿开那个苹果。”
Facebook公司有着充足的理由来力促网民主动以实名在网上注册个人信息。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如果能够根据每位用户的特质来为其量身打造广告并进行产品定位,那么它将会赢取丰厚的利润。但是很多网民不愿在网上共享个人信息,他们尤其对将身份透露给诸如Facebook这样的公司心存顾虑,因为这些公司往往靠收集来的信息获利。互联网身份工作室(Internet Identity Workshop)倡导小组的联合创始人卡利亚·哈姆林(Kaliya Hamlin)认为:“归根结底,Facebook是一家盈利性企业,其目的是利用自己的网站赚取网民的钱。” 无论你是利用谷歌网站进行搜索,还是登录亚马逊网站购买商品,几乎所有的在线行为都会留下你身份的踪迹。然而到目前为止,在线身份认证还不像驾驶执照和美国社会保险号那样有着广泛认同的标准。Facebook公司希望能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创建一张数字名片,使网民不管置身网络何处,都可用它来认证身份。为了使这项计划得以实施,Facebook公司于2009年8月份聘请了一位在线身份认证的元老级人物——戴维·雷科尔顿(David Recordon)。雷特尔尔顿与人联合创立了OpenID基金会(OpenID Foundation),这是一家非盈利性组织,它创建了一套互联网身份认证的开放性标准。雷科尔顿计划将该基金会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原则应用到Facebook网站。这家社交网站已经允许新用户通过谷歌公司提供的Gmail邮件服务来注册其名字和密码,雷科尔顿还透露,该网站与其他公司的类似合作也正在协商当中。23岁的雷科尔顿说:“标准是互联网的基石,要想成功就必须实现免费共享。” Facebook公司辩称如果对用户信息了解得愈多,其大部分的互联网服务就会变得愈发有用。早先的一个例子是Facebook Connect软件,用户在注册个人信息后可以利用该软件与8万多家网站上的Facebook网友进行互动。当网民用Facebook Connect软件登录到YouTube网站上时,这家视频网站会标亮他们朋友间共享的视频文件夹。在转播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的就职典礼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允许在线观众使用Facebook Connect软件与在线观看典礼的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在Facebook Connect软件推出后的一年时间里,在这家社交网站的3.5亿用户中,约有6000万人已经在它上面进行了注册。Facebook Connect软件还可以集成嵌入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设备上,其中包括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和微软公司的Xbox游戏控制台。这项技术可以让朋友们在远离个人电脑时也能够玩游戏,并能联网对战。随着各种各样连接互联网的设备越来越多,Facebook公司预计广大用户会从中受益更多。例如,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坐进汽车后,可以命令GPS导航仪引导你去见某个人,而不只是去往一个地点。从事Facebook Connect技术研发的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说:“这种颠覆性的变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种变革也可以帮助各家企业利用Facebook公司的数据获利。2009年12月2日,雅虎公司宣布与Facebook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得这家社交网站的用户可以在雅虎网站上进行自我身份认证,并能和朋友共享文章、照片及其他内容。据一位了解这一计划的知情者透露,在部分未被公开的协议条款中,雅虎公司打算充分利用Facebook公司的用户数据,在其自己的网页上针对个体人群投放显示广告。从理论上说,如果用户能在雅虎网站上共享使用其Facebook证书,这就意味着广告客户可以付钱在雅虎网站上将广告定向投放给特定人群,例如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女性群体。 诸如此类的交易使得隐私保护主义者和不少网民愤怒不已。Facebook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大企业,2009年的营业收入估计约为5亿美元,而且由于它正在计划公开上市,其财务压力可能会激增。Facebook公司2月对其用户个人信息设置规则作了一系列的改动,其中包括取消用户隐藏自己个人信息的选项、任何人都可以浏览到用户姓名、性别、人像以及地址等这些私密信息,这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它还允许Facebook Connect软件的合作伙伴也能够获取同样的信息。非盈利机构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师凯文·班克斯顿(Kevin Bankston)说:“这些改动千方百计削弱了用户对他们个人隐私的控制力度以及灵活性。” 雷科尔顿在OpenID基金会里的老朋友们对此也提出了忠告。该非盈利性组织的董事会成员克里斯·梅西纳(Chris Messina)承认,其机构的技术易用性不如Facebook的,但考虑到Facebook也许更重利润而轻隐私,因此他认为互联网站企业应该继续支持OpenID技术。他说:“把互联网身份认证技术的未来维系在Facebook公司身上还为时尚早。” Facebook公司宣称自己无意垄断身份认证技术的研发。雷科尔顿认为来自像谷歌这样的公司的竞争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在线共享身份获益,而且还能促使大家寻求更多保护隐私的途径。他说:“目前一切还为时尚早,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道格拉斯·麦克米伦(Douglas MacMillan) 翻译: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