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际大片《阿凡达》以无与伦比的视觉效果和震撼人心的想象力席卷全球票房市场,也给中国的文化市场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场电影而冒着严寒去排队了。不可否认,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眼花缭乱的3D特技,但导演精心导入的环境主题契合当下深入人心的全球气候问题也是影片获得广泛共鸣的原因。在《阿凡达》之前,西方国家通过文化形式传达环保与和谐理念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而这种由社会效益所激发出来的经济效益让人们意识到,只有社会对绿色环保形成了广泛共识,人们的生活方式才能彻底转变,进而改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气候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的成功与政府资金的扶持和推动是否到位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赖于民众的理念和意识。政府资金只能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如果政府资金完全配置在“硬”的低碳技术、设备升级和替代能源上,而忽视了在绿色文化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培育和传播,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缺乏长久的动力。 日本是一个被公认为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典范。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开展与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合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实施方案和长期合作计划。日本在绿色经济上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是和日本民间的环保意识分不开的。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一系列作品,如《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都是这种环境意识的艺术体现。在民间自发的环保行动中,日本民众的热情也让人唏嘘: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可以自费到中国西部沙漠开荒植树20年。而在日本国内,更是随处可见保护公共空间、珍惜环境资源的微小举动,如老人们利用休息时间在沙滩、公园义务收拾垃圾、废物,老师们上课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垃圾袋。有人说,中国很有可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成为世界强国,理由是: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投入方面,我们在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电方面的发展与欧美国家基本同步,有些指标甚至还超过了它们。这样的观点非常鼓舞人心,但我们还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从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和泡沫现象可以看到,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本身就不是低碳的,我们似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要素驱动的恶性循环中:大量企业不经过市场调研,仅仅为了得到便宜的资金迅速进入已经过剩的行业,利用低碳概念赚快钱、钻政策空子。这样的“低碳经济”最后可能又会演变成浪费惊人的产业垃圾。 技术和效率的提升最直接的激励来自资金投入,而最持久的动力来自则来自自觉创新的精神和文化。中国在气候经济的机遇中能否抢得最大份额的蛋糕,关键还要看企业在这一轮的绿色经济革命是否培育起具有国际视野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上一轮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驱动,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等要素为中国赢得了“制造业大国”的美名,但也人为抑制了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的竞争力长期被锁定在低价的恶性循环中而无法提高。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中国要避免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要重视绿色文化和环保理念的广泛深入的普及和影响,提高企业主动节能减排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抵御获取短期暴利冲动,探索可持续的绿色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