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寸管理权威指南 张新民-权威式管理如何自处



 在高校管理中,学术带头人型管理者在业内的学术地位对于院校管理工作是否有益? 对此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张新民说:“高校管理者未必是杰出的学者,因为杰出的学者不一定能做好院长校长。他可以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但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有统一协调的能力。”

  “学术带头人型”管理者的优劣势

  在张新民看来,学术带头人型的院长校长们,既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先天的劣势。如果管理者在学术上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本人只有自上而下的行政领导权,则不能很好地管理教师和学者—这是学术带头人型管理者的先天优势;学术带头人型管理者的先天劣势则是,对学院中各学科的平衡发展不利。

  各方面协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院工作中各学科方向的均衡发展,同样体现在学校各部门配合。协调能力是学术型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担任十年院长后,又任副校长的张新民对此问题有发言权。

  “任国际商学院院长期间,能够最大限度协调学院资源,进行资源优化;任对外经贸副校长后,要更加注意各学科的齐头并进。”

  张新民现在负责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部分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配合。若协调能力不强,工作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在你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因为你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所以推进此领域的学科建设、科技研究较容易;而对于其他学科,更多的是因为你是副校长,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协调力推进工作。”

  张新民坦言,日常工作中自己很少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更多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各部门协调。

  协调性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在组织结构中,各部门在承担不同角色的同时,也要注重各部门的配合。这也是局部优化和整体优化的矛盾问题。例如,学科建设中强调学术研究能力,大量引入海归学者,鼓励学者进行学术创新。如果不注重各部门协调,最终可能会导致科学研究上去了,教学质量被忽略了。当高校提供的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时,最终也会出问题。

  权力VS权威

  在张新民看来,管理者和领导者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领导者的概念更广一些。领导者既可以是在一个组织里通过行政管理来领导这个组织,也可以通过其言论、思想、理念的传递来引领一些东西。

  第一种概念是以权力来领导,即管理者在组织中以管理的方式来组织、领导这个单位,此时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一致的。第二种概念就是以权威来领导,即通过社会地位、社会形象慢慢积累起来的。

  在张新民看来,成功的管理者是把自己领导力上的东西融合到自己的管理中,此时的管理才具有方向性。否则仅以权力这种行政力量来领导,最终可能会引起非常强烈的组织不和谐。所以,好的管理应该是权力和权威的有机结合。

  在一个组织中,较好的管理者一定要有思想,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就会沦为执行制度的管理机器,所以管理者更多的是通过他的管理艺术实现管理。领导者则是通过其权威的积淀所形成的领导力,与有效的管理艺术相结合。

  实际上,领导力的大小不尽然是影响力的大小,权威的领导力既包括对本组织的影响、对行业的影响、在公众心里和社会上的影响。同时,在组织管理和执行中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很重要。

  张新民认为,管理艺术就是对人的各种行为的协调,这种协调只有标准,没有答案。比如说两个教授有矛盾,该如何调解?对一些在潜规则中很明显,但是制度里又不能突破的东西,如何处理?这就如帕累托次优理论般,只有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最优解。管理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在实践中,永远没有最好的、最成功的管理实践,只有有效的管理实践。

  学校=企业,学生=产品

  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颇有相通之处,张新民认为,两者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很多。“企业和高校都是通过管理者进行协调的组织,这种协调,对于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可以探讨的很多,在激励和管理方面有相通的地方。”

  企业需要满足消费者市场的需求,高校同样如此,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体系优化方面,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市场的变化,“实际上,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学生最终的就业能力如何就是产品在市场上的反馈”。

 头寸管理权威指南 张新民-权威式管理如何自处
  另外,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高校管理都强调系统化的资源整合,学校也要尽量减少不良资产的存在,对于学校来说,师资结构不能满足学校教育要求,就是不良资产,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能力来避免。

  “最根本的一点不同是,企业可以唯利是图,学校不行。”

  学术创作与管理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很多学术创作灵感来自于管理实践,没有实践的话,学术研究也很难有所突破。例如,财务管理中有预算控制,做管理工作的同时,在刚性预算与弹性预算之间寻找平衡,试图通过平衡来节约一些东西,同时又不伤害组织的整体利益,维护国家财务,此过程中的心得积累,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通过研究不断提升个人领导力的权威性、被信服的程度,“我认为一个学者型的领导者,当他放弃学术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通过所处的行政职位进行管理,成为一个纯官员,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远了”。

  学术研究:由发散到专注

  张新民谈到目前工作情况时,对相关的青年学者学术研究趋势谈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青年学者未必一定要马上聚焦到某一领域,最初时的发散型研究也有优势。

  “35岁之前的青年学者正处于探索过程中,此时兴趣较广,原创的东西不多,整合的东西很多,个人对很多问题都有所探索,只是没有深入。但此时的发散研究对他知识面的扩大非常有好处,然后才能在年纪渐长时找到自己最终的兴趣所在。所以我不主张一开始就专注,我建议一开始可以发散一些。”

  张新民也经历了在发散中学习再到专注的过程。1989年来到对外经贸大学后,与会计有关的包括财务管理、审计、分析等学科都讲,在会计专业积累很广,此情形持续到1995年,偶然的一次机会,教授经理班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然后开始聚焦此领域研究至今。

  专注的基础是发散。如果开始聚焦于某方面研究,未来的学术研究可能越走越窄。实际上,各学科交叉融合后得出更优于单一学科的东西,在发散型的研究中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此时如果过于专注某一方面的研究,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对某项研究专注到某一程度后,可能就遇到‘关卡’过不去了,如果开始涉猎的广一点,可能通过其他方面的思索解决”。

  张新民认为,青年教师的发散型研究是可以理解的,这不能代表这个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前期的发散可以为后期的专注研究打基础。青年学者一定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和悟性,这两点才是成为优秀学者的必备要素。

  对外经贸大学对学者的研究方向,更倾向学者做一些有中国特色支撑的学术研究,此句包涵两方面意义。首先,探索国外引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否适合中国企业;其次,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实践,原创一些适合中国企业的研究,如加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动力问题等。既包括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环境,企业管理治理环境,也包括我们的特色理论创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4108.html

更多阅读

笔记本抽风式散热器如何使用 笔记本抽风散热器缺点

笔记本抽风式散热器如何使用——简介所谓的抽风式散热是指在笔记本出风口加装一个抽风器,主动向外抽取笔记本的热量,形成笔记本内部的空气循环,相比托架式散热器,笔记本抽风式散热器具有更好的效果,以笔者的使用经验而言,抽风式散热根本上

声明:《头寸管理权威指南 张新民-权威式管理如何自处》为网友对半感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