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当然不甘示弱,干脆早早在上海建物流中心,在对手出拳暴露胸口的时候,将匕首刺向敌人心脏。刘强东在第三轮融资宣布后也对外讲过,未来将把融来的一部分钱用在“赔钱”让利给消费者方面。比谁能留更多的“血”,这显然是说给“新蛋网”等对手听的。
除此之外,京东还在成都买了地,在北京通州、广州都签订了不亚于上海面积的仓储中心建设计划。其实京东买地买的就是中国城市消费的未来,东部的京沪广深、西部的成都、中部的武汉等大城市周边的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刘强东说,“单体超过10万平米的库房,跑遍北京、上海,单单说面积符合要求的土地都很难找到了。”京东一投进去,未来就是成本领先者,挤出那些后来进入者,几乎等于确立它在B2C模式中的垄断地位。如同一位投资人士曾比喻的,在未来中产阶层“消费流”的必经之途上筑起一道坝,让钱源源不断的流进来,这就是京东要做的事。 从京东和新蛋背后的资本意志看,商业路径就更加清晰了。买土地、盖仓库,当然离不开资本力量的支持。今日资本投资人徐新回忆2007年A轮注资京东时说:“我当时和刘强东说,‘你现在没尝到钱带来的威力,你会觉得200万元是远远不够的。果然被我们说中了,后来是五加五。’刘强东很快就感觉到徐新投来的1000万美元的威力,之后随着B轮、C轮融资,京东的弹药库和粮仓不断加高,给后来者筑起强大壁垒。此时,比较低调的刘强东也开始通过媒体抛出“中国综合性B2C电子商务公司5年后最多只剩1-3家”等有点吓人和刺眼的观点,背后资本角力之激烈可见一斑。 零售本质 几千万元,甚至未来上亿元的钱投到仓储上,刘强东却自称,并不记得上海库房的具体位置,其因为他没去过几次,只需知道仓库距离上海市区几分钟车程。这并不是玩笑,刘强东算的是一笔未来的账。京东有两大成本,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配送费用是变动成本,取决于油价和运输距离,很难控制,尤其当规模很大以后,配送管理不好,费用就可能急剧增加,导致一夜之间崩盘。刘强东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在每一个大区域中建一个仓储中心,覆盖这一区域,超出范围的不送,这样可以把配送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仓库建设和买地的一次性投入是沉没成本,分摊到未来150亿元,甚至300亿元销售额上微乎其微。 在美国,亚马逊并不自建仓储,因为美国有成熟的仓储建设和管理公司;国内的制造业企业,像海尔、TCL都有巨大的仓储中心,但不适合用于B2C企业,也不会开放给早期规模还小的京东。因此从某种程度讲,京东自建仓储也是被逼出来的。 先进国家的商业模式移植到中国,适应环境发生变异历来有之。比如互联网领域,CDN(内容分发网络或者俗称网络加速),在国外是很成熟的外包行业,但国内土豆、新浪等都是自建CDN,因为前者兴起的时候网宿科技、世纪互联这样的公司还未成熟;携程当年建立呼叫中心,是因为国内信用卡支付不成熟;红孩子自建物流配送队,是因为当天就能送达的快递公司不多;垂直B2C领域里的乐友,就从纯网络销售变成目录、网络和地面连锁店“三位一体”,也是因为一直到2004年母婴用品专营连锁店在国内还是个空白市场,外商也未进来。再回到京东的例子,刘强东没有大量投资自建的物流配送队伍,是看到越来越多用户开始习惯网上支付,不需要货到付款。这些演变告诉我们,在中国做电子商务太超前不好,但要意识到环境进步比较快,与时俱进和谨慎超前同样重要。富基融通的创始人之一邹红军由于服务过许多传统零售企业,对B2C正在由“轻”变“重”有更系统的认识。他认为,B2C变“重”一方面是用户需求和商业配套环境决定的,这些变量可以解答仓储、物流、呼叫中心等是否需要自建;另一方面是销售额和订单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管理上需要它变“重”,比如库存准确率,财务管理,订单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等。邹红军认为,没有做过大型零售行业的业外企业家,将一家B2C公司带向每日订单2000单时,很可能遇到一些同样的难题,比如知道卖了多少,但不知道赚了多少钱,账目混乱;或者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和供应商关系产生变化,如何讨价还等。在美国成熟的渠道体系中,价格都已经是透明的,没有中国的推广费、进场费等分批次讨价还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无形中困扰着B2C从业者,最终逼迫他们增加人力和物资投入。
业内慢慢形成共识,一家综合性B2C企业的本质和零售企业是一样的,仓储管理是零售商的核心价值之一。有人用水桶理论比喻,认为B2C水桶如果有8块木板, 1.网站域名没什么价值;2.网页设计和维护也不困难;3.供应商关系管理和传统零售一样;而4、5、6、7、8,分别是订单系统,仓储管理、物流系统、客服系统和评价系统都比较重要。做得越大,其中仓储管理越是一个核心价值。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公司不是DHL或者联邦快递,而是沃尔玛,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此。当达到100亿的规模,仓储可能就不是一块木板了,而是整个水桶的底座,决定水桶的底面积。 赢在百亿 B2C同行好乐买的创始人鲁明说,“京东是世界上最苦的生意。”京东真的就是搬运工吗,规模再大都难以盈利?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特点, 百货零售业通常要在上到百亿元以后产生规模经济。值得借鉴的例子有沃尔玛,亚马逊和国内的国美、苏宁。我们必须回到这些千亿美元企业的早期:沃尔玛在1962年到1970年的8年期间,只开了38家店,1970年到1979年,扩张到276家店,实际上早期的8年都是在搭建基础,培养人才。亚马逊1995年创立,到2003年实现历史性的年度盈利1.25亿美元,也隐忍了8年。 国内的国美、苏宁,每天都在打价格战。但看国美财报,会惊讶地发现,国美的毛利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国美的销售毛利率达到9.8%,含其它收入(主要是进店费、推广费等)毛利率达到16.5%,扣去13.2%的经营费用,税前纯利润率大约是3.3%。这13.2%的经营费用中, 包括6%的房租水电。根据国美2009年上半年报,销售收入为204.6亿元,税前利润为7.5亿元。这个纯利润水平,比同期百度还略高。而苏宁同期实现销售收入273.3亿元,税前利润17亿元。 历史总是在技术、经济或社会的因素支配下不断重演,由于人性总是喜新厌旧的,所以在消费领域总是存在变革机会。 当一家零售规模突破一定水平时,会出现两个直接结果:一是渠道话语权,二是规模经济性。第一个结果,对于综合B2C来说就意味着利润逐渐从供应商向渠道商转移;第二个结果有助于综合运营成本的不断降低。 实际上,京东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盈亏平衡,预计2010年可以盈利;在这个基础上,受到渠道主流化和运营规模效应的影响,利润率会逐渐提高。把京东放在百亿元销售额的坐标上看,京东面对的竞争对手其实是国美、苏宁,甚至是百货卖场,再往上就是沃尔玛。未来京东和这些对手的交锋一定会上演。那个时候,京东的业态也会和现在不完全一样。比如京东可能会开设自己的体验店或者旗舰店。 实际上,苏宁也在尝试让部分店变得更年轻、时尚,但苏宁不可能改变所有的数百家店。京东已经收购千寻网,也将在未来把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品类的扩张,京东会从3C专营B2C过渡到家电、数码B2C,再升级为综合性百货B2C,增加服装等品类。京东的用户会也逐渐从专业的数码爱好者,慢慢变成非专业的普通女性、老人、儿童等顾客,2009年女性顾客的比例已经从8%扩大到30%以上。再加上京东很早地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未来它的仓储成本要会低于苏宁、国美,更低于百货公司,因为连锁卖场等于是将货物存放在租金更高的场地,百货公司的租金更贵。 以上还是从公司运营的角度说的。从顾客的角度看,新一代消费者会更喜爱体验式的购物,就像美国的GAP,还有苹果体验店一样。苹果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体验店在2008年创造了4.4亿美元的单店销售神话,每平方英尺创造的年营业额达到4032美元,百思买是971美元。顾客在店里可以用iPhone拨打国内电话,这里也是产品维修中心和学习中心。苹果在美国已经不是小众产品,如果它的例子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GAP是很大众的服饰零售店。GAP店内设计简洁、人性化,“买手”的引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C2B模式,上千名“买手”相当于掌握流行趋势的设计师兼采购员,他们挑选的服饰符合新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这一模式可能会在快速消费品领域逐渐成为趋势,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这种变化已经慢慢开始。而京东凭借渠道话语权其实可以进行这种C2B探索。 总之,从几大方面来看,京东未来的成本会领先于苏宁、国美,而慢慢向沃尔玛这种级别的大卖场看齐。而中国的实体综合性零售渠道依然存在许多空白,可以允许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零售商来攻城掠地。当然,目前的京东还只是处于1960年代沃尔玛的水平,它的真正爆发可能要等到它在港交所IPO以后。 京东的投资人徐新经常和她的先生争论“海归”厉害。还是“土鳖”厉害,徐新得出的结论是,“海归”的缺点在于见好就收。而很有可能徐新看中刘强东这个本土企业家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见好就收者,而是具备足够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