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四条”“国十一条”等调控政策之后,国土资源部又出台了19条土地调控新政。然而到目前为止,房价并没有出现调整,甚至还在继续上涨。中国楼市如何才能走出迷局?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其对资源的配置也会产生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房地产市场上的失灵。政府调控房地产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土地供给市场,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防止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房地产调控制度建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购房者,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房地产基础制度,是让其形成稳定预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问题,实行国有和集体所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再次,改革土地出让金使用制度,减弱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通过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通过开征物业税等办法,确保地方政府稳定的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建设,防止商业银行被房地产绑架。在公积金的使用途径上,进一步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发挥公积金制度在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中的作用。最后,还要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的范围,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 房地产具有开发周期长的属性,对于各种调控政策的灵敏度不及其他行业,因此政策制定后首先要认真贯彻,耐心等待效果,不可操之过急。只要政府持之以恒,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就一定会走出楼市迷局。 北京 张志前 电影业融资坚冰消融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国楼市如何走出迷局](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125086203606.jpeg)
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瓶颈。调查发现,中国影视产业的融资来源大约有90%是自有资金,7%来自于政府投入,而社会资金投入只占2%。显然社会资金比例非常低,而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了内容制作的不足,拖住了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后腿”。 中国电影经历了计划式单一投资阶段、过渡时期无序圈钱的混乱时代,如今正逐渐引入国际流行的“风险投资模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电影的盈利风险难以操控,金融机构对电影的投资较为谨慎,更多的中国电影无法获取风险投资的关注。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其核心内容是在未来5年内,中国电影产业将列入政府重点支持的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电影企业的发展,从适合电影发展的角度出发,找出与其配套的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 对于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的电影企业来说,重组上市是应潮流而上。《指导意见》倡导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也可利用各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来支持电影风险投资,或者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投资,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更可以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培育更多的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电影产业虽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如果不能解决人才、版权保护、产业整合3大关键问题,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就很难完成。中国电影产业如果能够在3-5年内,解决或基本解决这3大困境,光明前途可期。 广州 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