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hft58 中国楼市调控恐被“架空”



 被视作中国新一轮楼市调控高潮的、上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十条”,周二迎来了它的第一张成绩单。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7.3%,涨幅创下纪录,其中,90平米及以下的新建商品住宅(因为符合“适度住房消费”而最受官方鼓励),价格上涨幅度更是达到22.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和“国十条”出台后市场一片看跌背道而驰的是,上述两个数字与3月份比较,不仅未跌,反而分别上涨约1.5%。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数据,还是中国国家统计局以现有的“和谐数据统计法”计算出来的。而就在几天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南开大学就坦然承认,现行的房价数据统计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掩盖了房价的差异性、波动性,国家统计局考虑在这两方面进行改进”。

  即便撇开其可信度不谈,最新的房价数据还是会让中国的决策者们感到甚为尴尬。究竟是什么使得中国这些大中城市的房价在如此严厉的调控中不降反升?

  关键的原因,是最高层力推的这一轮调控,正在遭遇地方政府、甚至包括像住房建设部这样的主要执行部门的“软磨硬抗”。人们期望中的与“国十条”配套的实施细则,甚至是一些基本的界定标准,至今还“如抱琵琶半遮面”。

  比方说,5月7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称,住建部和央行、银监会“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二套房”这个关键概念尚未有清晰界定,针对它的整治措施自然难以落实。同样,“国十条”要求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采取一系列打压措施。但该部门至今没有给出“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界定标准,也没有公布哪些城市出现“过高过快”,应属于被打击地区。

 楼市调控hft58 中国楼市调控恐被“架空”
  再者,“国十条”规定,“对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问题严重的要取消经营资格”,但对什么是“哄抬房价、捂盘惜售”,也未有清晰界定标准,而人们至今也没有看见住建部对任何一个开发商动过真刀真枪。

  “国十条”中普遍被视作打击炒房者最有效的一条——“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也就是房地产特别税和收益税),至今不见踪影。“国十条”对开发商最有效的制约手段——对后者进行土地增值税的“重点清算和稽查”,也停留在一句口号。

  而比中央政府部门更暧昧的,则是地方政府。对于许多因超大规模基建而背上巨额债务的地方政府而言,房价下跌预期可能导致房市成交量剧烈下降,从而影响当地的总体经济增长,而高度依赖土地的地方财政更可能因为新政而入不敷出。因此,许多地方政府迟迟不肯出台配合“国十条”的实施细则,在观望中等待着这股调控之风风力减弱。

  比如,几天前,深圳的楼市新政在出台前临时变卦,开发商最担心的“一户一房”限购令在最后一刻被取消。南京市政府则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为出台更温和的实施细则造势,宣称调控已初显效果,4月下半月“新开楼盘实际成交价格出现10%至20%降幅”。而国家统计局周二的数据表明,南京市新建90平方米及以下商品住房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5.1%。

  综上所述,此轮调控尚未跳出雷声大、雨点小的“空调”旧窋,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就已经开始上演利益博弈。若不想继续失信于民,中央政府的矛头恐怕就应当不仅仅是指向开发商们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377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曾两次被彻底灭国 小蟑螂怎么彻底消灭

没有元朝,只有蒙古殖民的一百年,清是中国被征服和殖民的亡国时期,并非中国的朝代 世界史学界嘲笑当今中国歪曲历史。蒙古帝国席卷欧亚大陆,元朝仅仅是其殖民地之一 。至于说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满清,蒙古史是世界级的历

在华日企中国员工为何容易被“策反” 和而泰员工面试容易不

《面试两万人》之三:日企中国员工为何容易被“策反”文/迈客1979我面试过不少日本在华企业的中国员工,全国各地的都有。而每次只要是我看中的候选人,不出一个小时,我都有九成的把握把他们争取过来投奔我的客户,尤其是那些不仅仅在意工

声明:《楼市调控hft58 中国楼市调控恐被“架空”》为网友绝非偶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